![中道](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65/53274265/b_53274265.jpg)
二、安有各种不同状态
安有不同状态。
(一)依程度而分,安有“小安”和“大安”的区别。
有“小安”才有“大安”,如果没有“小安”,哪里来的“大安”?所以,“让少数人先富起来”就是“小安”。可是永远只是少数人富起来,社会就会乱的,所以要让大多数人也可以过上富足的生活,这才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可是没有“小安”,就不可能一下子“大安”。但是也不要固定在“小安”上,要推到“中安”,再推到“大安”。这就是推己及人。
(二)按范围的广狭,安可分为“寡安”和“众安”。
“寡安”就是少数人安,“众安”就是多数人安。我们一定先把部属安顿好,部属才有办法去安顿员工。如果只是部属很好,员工一定会不安的。所以,如果董事长、总经理开的车子太豪华,经理人心里就不平,他就想把你取而代之,你就会感觉受到威胁。所以,少数人安时,我们要考虑到多数人会有什么感想。
我们由“小安”推到“大安”,由“寡安”推到“众安”,要慢慢地去推,把差距逐渐缩小。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家都穷也没有什么,可是有人太富裕,有人太穷了,社会就不安定了。
(三)从维持的时间长短来看,安有“暂安”,也有“久安”。
(四)从效果的虚实来判断,安又有“虚安”和“实安”的不同。
有的安是虚的,是经不起考验的。“虚安”会带来更大的不安。最近有一个女歌手很有名,但她无论走到哪里,只要身边没有保镖,一定会挨揍,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她年纪轻轻的,却离不开保镖,后半辈子的日子是很难过的。但是很多人都崇拜她,认为她了不起,其实从效果来看,她得到的就是一个“虚安”,不是实在的安。
管理要“安内攘外”,这是中国一个很古老的思想,但是在今天同样很实用。我们不能过分强调内部竞争。对内怎么可以竞争呢?内部一有竞争,大家就开始笑里藏刀,然后就是完全不帮对方的忙,本位主义色彩就会越来越浓厚,部门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团结。因此对外要竞争,对内一定要相互辅助。同业之间应采取什么态度?一句话,既联合又竞争。我们不能同业之间完全竞争,到最后你死我活,“同归于尽”。但是完全联合就是垄断市场。所以我们要两边兼顾,既联合又竞争,那就没有错了。
企业的“安内攘外”,务必以“大安”“众安”“久安”“实安”为目的,切忌以“小安”“寡安”“暂安”和“虚安”为满足。管理者所有措施,应该以“大安”“众安”“久安”与“实安”为衡量的标准。
但是我们是没有办法一步做到“大安”“众安”“久安”与“实安”的。然而事实上,“小安”有时可以导致“大安”,“寡安”乃是“众安”的基础,“暂安”足以延伸成为“久安”,而“虚安”又是“实安”的一种手段。我们应由“小安”慢慢地变为“大安”,由“寡安”然后推到大家都安,但必须时时警惕,勿因“小安”而害“大安”、因“寡安”而害“众安”、耽于眼前的“暂安”而危害了长远的“久安”,或者误认“虚安”为“实安”,因而讳疾忌医、粉饰太平,一朝幻象消失,已经急救无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