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 基于生涯理念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设计构想
5.3.1 课程总体设计思路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应该培养他们的生涯规划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学习与职业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在大学阶段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活动,以增强基本职业素质,形成良好的职业心态。把职业生涯理念贯穿于就业指导工作中,对大学生自身发展以及将来的择业、就业、事业发展等起到一定的指引与促进作用。
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指导、集体辅导,为有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辅导内容。
开展各种职业交流洽谈会,推荐学生就业,通过校园招聘会丰富学生就业经验,让学生在暑期参加各种实习和工作,进而积累学生的就业经验。
职业生涯路径如图5-1所示。

图5-1 职业生涯路径
(1)知己——自我探索
系统化的生涯规划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过程。因此,在做生涯规划时,先要认识自己,诚实地自问:
①我的兴趣是什么?兴趣是影响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的重要因素,是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兴趣探索练习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兴趣类型,以期达到个人职业与职业兴趣的匹配。
②我的性格是怎样的?性格是指人的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性格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他人、对事、对自己、对外在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致性回应方式,即是经常性的、习惯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性格与职业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了解、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找出自身性格中的优缺点,并且学会在工作中扬长避短,才能使自己在职业竞争中表现卓越。
③我会做什么?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求职者的能力。求职者最终的目的也是向用人单位证明、展示自己的能力,让用人单位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技能是撰写简历和求职面试时所使用的重要概念,正确认识技能的重要性对于个人摆脱对能力的狭隘认识、树立信心、在求职和工作中胜出具有重要意义。
④哪些东西是我生命中不能缺少的?我最看重什么?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做的的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价值观是一套自我激励机制,它指向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它可以通过你如何生活、工作等反映出来。在生涯决策中,价值观是自我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人来讲,价值观是一生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动力,是权衡得失取舍的“标尺”。
(2)知彼——探索工作世界
工作世界信息和自我信息是生涯规划中重要、基础的部分。对工作世界的了解具体包括: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工作世界的宏观发展趋势,具体职业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条件和待遇等,继续教育方面的选择。
(3)抉择——综合整理和评估信息
在决择时有可能因信息不全而重新回到前面两个步骤,具体内容包括:综合与评估信息;目标设立与计划;处理决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如生涯信念、障碍。
(4)目标——在对自我与外界探索和收集信息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5)行动——是将全部的探索和思考落实的阶段
任何规划都要通过行动来实现自己设立的工作目标。通常包括:为了实现职业目标制定的学业规划及其落实,具体的求职过程如制作简历、面试等。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当在实践中迈出生涯的重要一步,即进入工作世界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许会继续沿着过去的规划前进,也有可能发现过去的规划已不适合自己,或者发现过去的规划并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再次进行生涯探索,修正生涯规划。所以说,生涯规划是一种思维方式,将伴随人的一生。所有的规划和具体行动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机动空间。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规划的思路是为即将到来的“变化”做好准备。另外,实现职业目标的路径也是多样的,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同时,当其中某一环节出现阻滞时,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路线实现职业目标。
5.3.2 不同年级课程设置构想
基于生涯规划的视角,针对大学各个年级不同的学生开设不同的课程。
大学生活一般为四年八个学期,大一年级的第一、第二学期可以说是大学生的适应阶段,适应大学的新环境,包括生活方式、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在这一阶段,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开始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通过多种手段(网络、咨询、讲座等)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通过设置职业生涯课程教育,讲授职业生涯相关的理论知识,介绍目前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和职业生涯的一般规则。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工具进行相关测评,从得出的结果可以初步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和自己的性格特点,对自己的职业倾向有明确的认识。
大二年级的第三、第四学期,通过对学生整体素质进行综合测评,来评估大一一年的学习成长状况,针对个体改进学习生活习惯。通过职业指导讲座,介绍目前社会职业发展和需求变化,分析用人单位招聘条件标准的变化,进一步组织职业倾向和能力的测试。通过测试,制订提高自己职业能力的计划,根据社会需求,开始有目的地选修课程。
大三年级的第五、第六学期,应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组织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活动。此阶段学生开始考取一些职业技能证书和相关水平测试证书,学校应调查学生考研、就业动态,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适时调整其职业目标,确定其发展方向。
大四年级的第七、第八学期,通过对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等进行常规的就业指导。向学生介绍相关就业政策、签约流程的注意事项,了解学生的职业选择决策,指导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的指导和培训。
基于“生涯”理念的就业指导模式的核心是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关注。从入学开始,在每一年,就业指导都有阶段性的培养目的和培养任务,使就业指导系统化,为学生的终生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