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2渔村生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妥协

马国成的身子一僵,顺势拿起桌上的酒瓶咕咚咚灌了两口,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摆出了一副苦恼的模样说道:“你说我爹这是不是乱点鸳鸯谱?”

徐文彬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也不说话,心里却是直呼侥幸。

前世只是知道他们被抓了而已,报纸上也没有提及他们走的具体是什么。

索尼收音机、尼龙丝袜什么的还是上辈子通过看的那些电视剧才了解到。

没想到这家伙的事迹都成了电视剧的创意。

如果他进门说点好话,解释一下,把他爹惹出来的麻烦处理掉,徐文彬不是没考虑过就像先前对王老二那样提醒一下。

谁知道这小子还要试探一下,尤其是说许月衫不怎么漂亮!

那就别怪老子见死不救了!

看这彬子的模样,马国成也明白刚才说错了话,想不出点血怕是不太可能了,“我还不知道彬子也好这口儿,赶明儿给你送几条过来。”

这下换成徐文彬懵逼了,我怎么就好这口了?

送几条?这明显不是索尼收音机吧!

虽然他挺想要收音机的,但也知道不能逼人逼得太狠,万一马国成急了眼打算灭口,那不是得不偿失?

当然也不能什么都不要,这样也会引起马国成的疑心。

想到这,他一口应承下来:“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成哥还没吃晚饭呢吧?要不一起吃点儿?”

“我早就吃过了。”马国成也松了口气,只要有需求,那就不是怀着举报的心,干脆站起身说道:“你们哥俩吃,这天色也不早了,我还得赶紧回家收拾收拾。”

“那就不送了。”徐文彬也一同站起,陪着走到院门外,目送马国成那一道亮光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

等他回来时,熟透了的花蛤已经摆在了桌子上,坐在桌子北侧的徐父一边抽着旱烟,一边仔细打量着那瓶没开封的啤酒。

“这玩意有那么好喝?”

“应该还不错吧,”徐文彬敷衍了一句,他也没喝过这时候的啤酒,上辈子这时候也买不起。

“你跟娘吃饭了没?没吃的话也一起喝点儿。”

“咋的,吃了就不能喝了?”徐父一阵白眼,直接将徐文彬面前的海碗拉了过来,眼看着就要用牙咬开。

徐文彬眼疾手快地从他爹手里抢了过来。

开玩笑,这会儿的啤酒瓶盖可是锡铁皮,可不是后世那些铝盖子。

他还记得有一次他爹就是用牙咬的盖子,本来上了年纪的人牙齿就容易松动,结果那次直接掉了一个门牙,从那之后说话都漏风。

“爹,你开不了给我开呀,以后这种盖子不能用牙咬!”徐文彬拿起筷子一撑,只听“砰”地一声,木屑混着泡沫从绿色酒瓶中涌了出来。

给他爹的碗里倒了半碗,又给田远青的碗里倒了半碗,剩下一点酒根就成了他自己的。

看田远青还愣着,他催促道:“快吃吧快吃吧,我都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话罢,他嫌筷子麻烦,拿起碗里的花蛤,掰开就吃。

田远青也学着他的样子开吃,一边吃着一边问道:“彬子,那家伙都那样说了,你都不生气?!”

“说得我都特码想抽他了。”

“气啥气呀,就是试探,试探你懂不?”徐文彬咬了口玉米饼子,哧溜一声将蛤肉吸进嘴里,嚼吧两下咽进肚子,接着拿起酒瓶闷了一口。

“我当然知道,那就是试探你敢不敢抽他?”田远青还不依不饶地问着,让他有些无语。

“算了,你就吃吧,别说话了。”

……

当徐文彬被叫醒时,时间已经来到了第二天的凌晨三点。

青市这边的近海捕鱼船一般都是去胶州湾口外缘等距离较近的渔场作业,四到九月份又是鱼群洄游的旺季,这些以打鱼为生的渔民们利用日出前后鱼群上浮的特性,大都在三点半前出海赶到“抢风头”。

风头,也就是鱼群最密集的地方。

徐母早早做好了饭菜,地瓜窝头、咸鱼干还有昨晚剩的花蛤汤。

草草解决一顿,父子俩就带上了吃剩的窝头,又拿了两个咸菜疙瘩,背上一大壶茶水出了门。

月光下,不少男人从村子的各个方向朝着码头走,邻居家的李叔也不例外。

看到徐文彬也要一起上工,他开玩笑似的说道:“呦,二小也要上船啊?今儿太阳搁西边出来,肯定能捞不少大鱼啊。”

“借李叔吉言呐。”徐文彬也不恼,笑着回应了一句。

这李叔家里有两个闺女,一个儿子。其中大闺女嫁了隔壁村,二闺女前段时间也嫁给了外村的一个年轻人,三儿子比徐文彬小了三四岁,这会儿还在城里上高中。

也得亏是小了,要不然以他们两家这种近水楼台的关系,怕是这三儿也要跟着他一起混了。

上辈子听说是出息了,大学毕业直接将老两口接到城里住,从那之后也没见过他们家回来。

“这不家里添了条木船,先带他试试。”

“添了木船好啊,这下子可没偷懒的机会咯...”

在徐父和李叔的交谈声中,三个人也走到了码头。

恰好大哥也在,就是大哥这样子比较让人担心,头发乱糟糟的,还顶着俩大黑眼圈,一看昨晚就没少跟大嫂叨叨。

当瞄到站在大哥身边的二大爷的时候,徐文彬的眼睛不由得眯了眯。

他对这家伙的印象不怎么好,几个月前爷爷病逝时,三兄弟分家产。

由于大爷家里是最早发迹的,所以分得也少,大爷也实在,不跟两个兄弟抢。

本该剩下两家分的拖网船则是被这个二大爷霸占了,最后到他爹手里,也就给了三百块钱。

在这个事上,二大爷还美其名曰他爹跟大爷家分的一样多。

老太太看不过眼,想着徐父能跟着老大跑船,既然你老二家占了便宜,那干脆就让徐文林跟老二的船上跑,也算是给徐父这一家四口有个交代。

起初二大娘还不愿意,天天跑去老太太的老宅哭闹,后来徐父也不干了,就说把老爷子那条船卖掉,卖出去多少,三兄弟平分,谁也别占便宜。

这个提议自然也被大爷采纳,二大爷一家子凑一起合计那样更亏,这才同意徐文林去二大爷的船上,工资的话,别人的船工多少,他就多少。

说是跟别的船工一样,但大哥在船上也是处处受着二大爷那一家子排挤,啥脏活累活都要他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