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生育是人类繁衍的保障。目前,生育力下降已成为全人类将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我国,生育力的下降更是超出预期,尽管国家出台多项生育鼓励政策,包括二孩政策、三孩政策的陆续开放,但自2018年以来,我国新生儿出生率仍然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2年更是创下了几十年来新生儿出生人数的最低值,仅为956万人,较2021年减少106万人,标志着我国“人口警报”已然拉响。
人口下降除主动生育愿望降低外,不孕症和胚胎丢失发生率增高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目前的重大决策。怎样让生育年龄夫妇“想生能生、要生生好、优生优育”,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非常重要的一环。而与不孕相关科学知识的缺乏也影响着广大不孕症夫妇的心理健康。据统计,不孕症患者中有焦虑倾向者占25%~32%,有抑郁倾向者占25%~31%,这种心理的亚健康状态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皮质醇等神经递质直接影响妊娠成功率。基于此,《妇幼健康知识科普丛书——生殖助孕指导手册》(简称《手册》)通过普及不孕及辅助生殖相关健康知识,协助不孕症患者走出不良心理困扰,从而获得理想的妊娠结局。
科普工作是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在《手册》的撰写过程中,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坚持服务人民、科学准确的基本原则,力求为育龄群众,尤其是广大承受着不孕困扰的读者朋友,提供切实可靠的帮助。
《手册》内容框架的诞生源于对全国多个生殖中心就诊的不孕症夫妇展开的需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线上线下访谈,并结合生殖中心医务人员总结临床工作中实际遇到的患者需求,编委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形成编写纲要。同时,参与编写《手册》的编者均是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这也使得《手册》更加贴近患者,并具有科学性、可接受性和可操作性。《手册》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图文并茂的形式,科学严谨又不失生动活泼地向广大群众传递辅助生殖相关健康知识。《手册》作为“妇幼健康知识科普丛书”的分册之一,通过介绍精卵的发育及男性女性生殖系统结构,阐述不孕症的概念、成因,帮助读者进行不孕症的自我诊断和卵巢功能自我评估;通过介绍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简史、基本概念、具体流程以及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打破大众因未知而产生的对辅助生殖技术助孕的种种焦虑与恐惧;同时,对“生育力保存”等当下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手册》也可作为基层妇幼健康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胡丽娜
2023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