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管理有两个不同层次

任何管理思想,实际上都包含两个层次:一是它的形上基础,一是它的形下理论。前者系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形态(ideology),称为“管理哲学”(management philosophy)。后者为具体而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叫作“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管理哲学”是“虚”,“管理科学”是“实”。前者看不见、摸不着,后者却具体而明确。可是这具体而明确的“管理科学”,无法不受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管理哲学”的支配和控制,因为虚才能控实,谓之“以虚控实”。

管理哲学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它是无形的,你会感觉到它隐隐约约的存在。但它又是很具体的,好像你要一个人把他的人生理念、价值观、是非标准等说得很清楚,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但自己感觉得出来。所以我们慢慢地从这里可以了解到,中国人不太相信别人的话,只相信自己的感觉;西方人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他很相信别人的话。西方人比较相信看得见的对象,我们中国人好像比较相信那种看不见的东西,从这里去琢磨,我们可以更容易了解这一点。管理科学是实的,看得见,摸得着,它是有形的,是具体而明确的。

管理哲学形成管理者的“决策态度”,管理科学则形成管理者的“管理态度”,而“管理态度”乃是“决策态度”影响的结果。管理科学接受管理哲学的支配和控制,我们称之为“虚以控实”。因此,管理者所表现的“管理态度”,往往受制于他个人的意识形态,以致同样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方法,由于管理者的理念不同,而产生不一样的运作与效果。

你看一套制度,在这个工厂很有效,到了另一个工厂就变样。一位老总经营这家企业很有成效,把他调到另一家企业去,可能就不行了。所有制度没有变,产品没有变,组织没有变,人员没有变,只要换了老总,这家公司很快就不一样了。一个老总并没有做什么,机器不是他操作的,原料不是他采购的,产品也不是他包装的,但是他会发挥很大的影响力。这是很虚的东西。因此,有什么样的管理哲学,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管理效果。可见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我们要加以重视。

事实上,企业经营者凭着他的“管理意志”(the will to manage),决定一套“处理周遭事务的方法”,因而创造了“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美国有位管理学家,他告诉我们:“管理要跟文化相结合。”换一种说法就是,管理科学必须和管理哲学相结合,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