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使用语言的艺术
使用语言的艺术
夏炎婷
现在的教育推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要加强学生的素质,教师素质的培养也是学校教育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强化师德教育则是教师素质培养的重中之重。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肩负着教育下一代人的任务,这是件严肃而艰难的任务,而体育学科和其他学科比较起来,有自己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动静结合,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教学。所以不仅要求教师有专业的知识和标准的动作去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更要用适当的言语去激励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以严格但不失爱心的态度维护起架起师生之间友谊的桥梁。
在实习期间我就遇到过这样几件事情。在某一节课前小游戏时,我说明了游戏规则后强调输的队要接受小惩罚。学生对于参加游戏的热情一下就减小了,怕自己得了最后一名。而小游戏结束后,输的那一个队很不情愿受惩罚小练习,有人甚至不做,因为觉得自己得了最后一名还要接受惩罚,在同伴面前很丢脸,课堂一度陷入尴尬,于是那节课就在不顺利的情况下开了场。课后我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我表达的不够完善,让学生们有了抵触的情绪。于是另外一节课我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练习的量并且说明表现好的学生可以减少练习的量,而不是进行小惩罚。从而把惩罚转变成奖励,马上提高了孩子们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奖励的学生也能将剩下的全部完成。只是转变了下语言,就能将被动的练习变为主动的练习,符合了体育教学“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基本理念。
还有一次排球垫球课的教学,由于是第一次教学,我按照备课的模式,将动作要领,重难点全部一次性讲完,而学生都觉得很枯燥。在练习的时候,由于一下子接受的信息量太大,总是忘了这个动作,忘了那个动作的,效果非常差,于是我又进行了思考,教学步骤都没有问题,怎么一到学生身上就不行了呢。一想,还是教学语言的问题,学生接受能力差,理解能力也不如成年人,一下讲完肯定接受不了。所以在另一个班我先让学生们自己练习,然后根据练习情况一步一步进行教学,边练边巩固,有反馈的练习,而不是我一个人在上课,真正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节课的效果也非常好,学生能够在玩中学习,又能学到新的技能。
所以经过这两个案例,我明白了教学中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既是传递知识的途径,又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如何进行教学语言的组织,能够让每一节课更为丰富多彩,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是我们每一个教师追求的目标。教学方法不能照着书本上的生搬硬套,这样的教学方式没有效果,这需要我们多思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采用活泼生动又不失道理的语言去表述每一个原理,让学生愿意去学,才能真正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