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国风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速杞之役:第二次伐随之战

季梁长叹一声,但此时既然楚随两国正式开战,作为随国重臣,他必须把全部心思用于这场战役了。

季梁登高眺望楚军部署,见楚军分左右两军,心中顿时有了主意。

季梁对随侯道:“主公,臣观楚军分左右两军,楚子亲征,斗伯比、斗缗、斗廉、观丁父等为将,均为当世名将。

楚军兵力不亚我军,不可小觑。若正面对抗,我军无任何优势,须出奇兵才行。”

随侯道:“依大夫看,寡人该如何布阵?”

季梁道:“按楚国习俗,左大右小,臣以为楚子必在左军,其左军必然为精锐,应避其锋芒。

如果我军以右军牵制楚子所在的左军,主力尽数部署于左军,可先击溃其右军。

楚右军一败,则士气必散,并冲撞楚子所在的左军,可获胜矣。”

随侯大喜,正待依计行事,少师却道:“主公万万不可。季大夫所言实乃误国矣。

想我随国,本就汉阳堂堂诸侯之长,各诸侯都眼睁睁看着我们随国。

但这几年来,我们随国总是碰到楚国便认怂。上次本是狠狠打击楚国的机会,季大夫偏偏建议放跑了楚军。

现在机会来了,却认为楚子在左军而不敢与之拼杀。这实在是有损大国颜面,令将士沮丧,以后主公还有什么底气面对汉阳诸侯?

正因为楚子在左军,我军更要以精锐之师冲杀其左军!唯有将楚子亲率的左军击溃,方可令楚国以后不敢再轻看我大随!

否则,哪怕以诡计取胜,楚子定是不服,今后将不停袭扰我大随,这才是我大随之祸患啊。”

随侯听少师这样一说,顿时觉得少师才是真正的忠臣,于是采纳少师之策,将精锐部署于右军。

公元前704年,楚国、随国这两个汉江流域的大国爆发了战争,史称速杞之战。

速杞,今天湖北广水西,当时在随国境内。战役原因,楚国主动挑起,以随国不参加由楚国发起的沈鹿会盟为理由,举重兵侵入随国。随国奋起反抗,战争爆发。

战役打响了,一切按当时最符合周礼的样子进行着。

打个仗还要有什么样子么?

是的,这里我们要讲讲春秋时期,如随国这样的传统诸侯应该如何打仗的,这也叫战礼。

根据规定,两国交战,先下战书,约定双方正式开战的时间和地点,然后双方相对而列阵。

一军对一军,两军对两军,三军呢?那便是三军对三军。

待战鼓擂响,双方使劲向对方冲杀。这个时候,往往是战车冲在前面,步卒随后,双方混战在一起,直至一方顶不住了撤退。撤退方即战败方。

那战胜方呢?

有明确规定,战胜方可以追击,但不能追击过分,只能追击一段时间。

可以抓俘虏,但不能杀俘虏。

可以在战场上杀死敌人,但如果敌人是白发老人或者是嘴上无毛的少年,则不能杀之。

如果敌方士兵已经受伤了,也不得再次伤害。

此外,还有不阻敌人于险隘中取胜,不主动攻击尚未列好阵的敌人等等。

这样的规定,居然是以前古战场的样子?

是的,你可以不信,但那确实是事实。

那个年代,打仗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敌人,不是为了夺取土地,更不是灭亡对方国家,而是让对方服气!

只是到了春秋后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发生了根本变化,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从原来的让对方服输,变成了让对方去死!

战争,越到后来,其目的就成了尽可能地杀敌以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尽可能地占地以扩大自己的地盘,尽可能地灭亡对方以成就自己霸业!

所以,春秋前期的战争,是义战,是讲战争礼义的,夏商西周更是如此。

到春秋中后期,列国纷争越来越激烈,最终战争性质变了,导致“春秋无义战”。

速杞之战显然是一场义战。

楚随两军约定了具体的时间与地点,然后待双方列阵完毕,一切准备停当,只听战鼓擂响,双方将士呐喊着向对方冲杀过去。

此时的速杞战场上,楚军分左右两军,左军由国君熊通亲自为帅,世子屈瑕为副将,斗廉为左军司马。

楚右军由令尹斗伯比为帅,斗缗为副将,斗丹为军中司马。

随国亦布左右两军,国君亲自指挥右军,上卿少师为副将;上卿季梁率左军。

楚随双方车对车、君对君、将对将、卒对卒在速杞摆开阵势。

随军将领少师一车当先,这位历史上留下不好名声的随国大夫,却也算是一位忠臣,更是一员勇将。

只见随国大夫少师身先士卒,怒吼着兄弟们跟老子冲啊类似口号,率着随右军向楚左军冲杀过去。

楚左军,正是楚国国君熊通所在的部队。少师是英勇的,但楚军比他率领的随军,论起英勇不知高了几个档次!

首先是早已经出道的熊通之子屈瑕,正当英年,且已经被立为楚国世子,在若敖氏家族三大牛人斗缗、斗廉、斗丹的护卫下,迎向着随军冲杀在最前面的卿大夫少师。

少师急欲攻向熊通,但屈瑕、斗缗、斗廉、斗丹等人的战车已至。这几个都是楚军中战斗指数超一流的主,伐随这一役,卯足了劲,此时是人人争先,个个奋勇,谁人敢挡?

一直以为自己的随军才是汉阳诸侯最精锐之师的少师,这才知道什么叫勇者无敌,自己的这点勇根本不够人家看的。

斗廉等楚军一个冲锋上来,便将少师为首的随军给冲得七零八落,少师大惊。

但很快少师便不需要惊了,因为他的战车被冲翻了,然后在千军万马中,随国卿大夫少师战死沙场。

随军见少师战死,士气顿挫。冷兵器时代的战场,在对阵双方人数差不多的情况下,决定性的因素便是士气。

本来随军奋起抵抗侵略,少师等主战派又是慷慨激昂,国君亲自上阵,士气不可谓不强。

这才有了一开战,随军便奋勇冲杀向楚军的局面,两军混战,一时难解难分。

但强悍的楚军本就作足了准备,此次伐随更是志在必得,再加上屈瑕等人一出战便导致代表随军主战派的少师战死,随军最终败北。

不但是失败,而且是大败,具体表现形式便是溃散。

随侯见势不妙,早就想脱离战场了。但楚军哪里肯让随侯轻易撤出战场?

屈瑕等一彪战车紧紧缠住随侯。

这位称雄江汉平原数十载的汉阳诸姬之首随侯看来是要被俘了。季梁统率的随军左军却十分顽强,与楚右军混战一起,打得难解难分。

但很快消息传来,随右军大败,主将少师战死,国君身陷包围。

季梁大急,情知这场战役随军战败了。

听说国君危急,季梁带了一支精锐立即向右军随侯方向靠拢,总算是保着随侯撤出战场,急急如漏网之鱼逃回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