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迷茫4

人之所以迷茫,大体上是因为知道得不够深广所致。从应试教育过渡到应付教育的210室四大文蠹,此时还在极力适应分数淘汰制度之上的能力淘汰制度。

不同的制度嵌套不同的生存法则,这群白面书生面对别开生面的制度因寻找、甄别于己共鸣的生存法则,而深陷迷茫的洪涝之中。这是一个脱胎换骨式的必然重塑历程,能否不被规则所淘汰,关键还是要看谁更根红苗正。

每个人都有自己道路要行走,210室这四颗苗种在教育这条路被层层淘选,虽已落脚一方栖息之地,但未来仍然面临着诸多次至死方休的淘选。而人生无非就是从一片天空挪往另一片天空的过程,这四颗正风雨漂泊寻找扎根之地的苗种,将来的他们会为自己心中的天空开辟出怎么一条道路现在不得而知,但就现在而言他们此时的走法似乎有些偏颇,因为他们没有遵循道家之“道”规律。

以梁晓诺为代表的210寝室是这样不遵循客观规律的。他们从唯分数论的世界来到主能力论的新世界时,果断、潇洒、极端至极地立马就摒弃了过往,对能力为首是瞻。

众所周知,从一个模式转变到另一个模式,少不了一个磨合过渡的过程——这也是道家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公认的哲学。

但210寝室人的做法与之违背,他们为追求极速直接省去了过渡环节,这种行为就好比是一个需要从楼顶走到楼底的人,不按正常逻辑循序渐进地从下楼梯开始,而是直接从楼顶天台纵身一跃……

这一跃产生的最大副产品就是迷茫。而迷茫往往只会让人处于精神内耗之中,使人混混沌沌。

此前,他们学习的内容仅限于教材,在中阶段,学生们每睁开眼,面对的就是铺天盖地的试卷,没有过多的精力去解读这个世界。

而到了大学之后,外界纷繁杂乱的知识文化开始入侵他们的生活,这时的他们不得不停下专注,重新论证之前的理论知识,故而迷茫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梁晓诺置身于迷茫困顿之中憋屈不断,想要放纵不羁却又于心不忍,想要奋发有为却又有心无力。

他想要规划一条平凡而不平庸的道路,让自己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但他始终没能找到那条称心如意的道路。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始终让梁晓诺感觉像是花着不义之财,花起来心里也不踏实;可所谓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对他来说却又是一个天大的问号。

他受池莉《家庭·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哲学情怀的影响,对“人生”的求知欲倒是如饥似渴得难以遏制。

而“人生”又是“人”与“生”的一场持久战役,并非一朝一夕间得以领悟,他所急于求知的答案即是他所找寻的过程,因此寻找这个没有答案的答案是徒然之举——这就好比剥洋葱,忍受着辛辣刺鼻熏眼的气味历尽千幸万苦剥到尽头才发现的确剥了一个洋葱,同时也发现自己干了一件白痴的事。

可是,不要忘了,一个渴求者求知的心情仿佛无理取闹的小孩子吵着要天上的星星月亮一样,只是迫切的想要。

梁晓诺有幸拜读到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境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他想按照王国维的境界论来说,自己逗留第一境界尚有时日,但不知为何第二境界却迟迟不肯到来。

他觉得要进入下一境,唯一的办法是主动去寻找,寻找那个能够衣带渐宽而不悔的“伊”。

至于“伊”为何物,他也一头雾水。他只好学医学上的解剖法,把伊化整为零画到人生伴侣,然后再细化到林诗语身上。

电影《中国合伙人》里说“男人的梦想最初都是从女人开始的”,这话的心理依据是异性效应,梁晓诺依此哲理,也激动想找个姑娘开始自己的梦想。

而后,他将蓝图画到林诗语时,也是一阵迷茫;初恋时不管对方瑕疵得斤两,只要初恋得对象有一面能够吸引自己的地方就能够奋不顾身地前往,随后发现那些瑕疵的威力大到可以摧毁一段恋情后,吃它一堑长它一智,待到再次恋爱时就会把合不合适看得尤其重要。

当然,恋爱也并非一厢情愿就能开花结果的,俗话说“女追男隔层纱,男追女隔座山”,梁晓诺的一切输出就好比棉花糖掉到了水里瞬间化为乌有。

他邀请她去图书馆学习,她说寝室里学习比较舒适;她说要去逛商场,他自告奋勇甘愿做搬运工陪行,她却说都是一群女孩子他去了众人会尴尬,不要他去;她说电脑网络配置出了问题连不上网,他一番简单的网络教学仍解决不了问题,他激动地想机会来了自告奉勇要上门服务,她却拒绝说舍友里有个电脑高手让她解决就行不麻烦他,可恨的是她室友还真把电脑修好了……

梁晓诺使出浑身解数都不敌林诗语的一句回聊!他暗想正面硬碰行不通那就迂回作战,便从林诗语的室友李锦萍入手,从她那打听林诗语的情感状况、作息表、兴趣爱好等等。

这招迂回包抄术不知如何落到了林诗语眼里。在林诗语看来这是一种潜在威胁。她为了除去这颗毒瘤想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和梁晓诺说要给他和锦萍牵线搭桥。

梁晓诺看到这消息十分生气,真有那么一瞬间想移情别恋,觉得或许那样子成功的概率会很高。

但怪就怪在林诗语先入为主了,虽然早已过了情窦初开一见倾心的年纪,但情根已生情车已发,中途跳车风险实在太大只能至始而终。

如果说一见钟情产生的是爱情信念,而日久生情产生的是爱情故事。那么在这个有着太多一面之缘错综复杂的社会,能够使两个人携手走下去靠的不是单纯的眼缘,而是彼此间的故事。

梁晓诺想假如时光真可以倒流,和自己从始至终发生故事的是李锦萍,那么现在自己眼里的西施就和林诗语没半点关系了。

他接着委屈地想,如果真要换个人,也许自己就没这么受气。人都会在没有发生的事情抱有极大的自信,这种现象被称之为虚假同感偏差效应。

总之两个人关系,虽比陌生人更近一大步,但离真正的朋友还有登天之步的距离。梁晓诺离林诗语、离梦想一切如故,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