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迷茫3
在兴趣爱好方面,梁晓诺虽然有个喜欢读书的良好兴趣,但他并不喜欢读教科书,因为从教科书里面寻找些许快乐,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教科书就像是德高望重、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老人,总是让人产生敬畏之感敬而远之。闲书就不一样了,它仿佛是个娇艳欲滴的少女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读她时总是种快乐的享受,而读教材就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每逢读教材时,梁晓诺就祈祷全世界的人都变成笨蛋,因为那样他就会成为天下智者。毕竟从某一方面来说,一个人有没有知识文化不是取决了他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个世界大众人的知识水平高度。
聂飞自负才倾天下都不屑看书。他常借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话来形容自己,说天下才共有一旦,他聂飞独占九斗天下共分一斗。所以,他常找机会讽刺舍友们的无知,以彰显自己的有知。
他见梁晓诺平时阅读的书都是些《故事会》、《读者》、《青年文摘》等这类轻松的杂志,便讽刺梁晓诺,说那类杂志乃是中学生读物,堂堂一个大学生读它也不觉得害臊,无怪乎文笔止步中学生水平。
梁晓诺觉得这是敝帚自珍的事,何况他本来就高中刚毕业,便懒得跟聂飞斗嘴,就当有人在放屁。不幸没过几天,上英语课时讽刺再现,那英语老师自恃自己漂洋过海见过大世面,更看不起这类杂志,将它们贬为初中生读物。
梁晓诺连连被贬,而且越贬越低,气得怒火攻心,暗骂英语老师是叛国贼,对其恨得咬牙切齿,最后“恨屋及鹊”,对英语也厌恶得骂它是“英格拉屎”语,接着一连逃了两个星期的英语课,以抒厌恶之情。
后来梁晓诺细忖觉得不对,和小人斤斤计较自己吃亏是愚蠢的体现。他想如果自己大学毕不了业那百分百是英语没通过,为了顺利拿到“亚当夏娃遮羞包丑的那片树叶”,他只好放下身段好好学习英语。
学好英语的关键在于词汇量,梁晓诺只好从背单词开始。遗憾梁晓诺爱国情愫浓得化不开,对单词的记忆力好比徐志摩《再别康桥》一文结尾处的诗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记忆单词记了即忘,忘了再记,反反复复,联想记忆法词根记忆法通通派上用场都无济于事,最后在不懈努力下终于能在饭前默写如流,甚至连单词的出场顺序都记住了,而饭后探查记忆,发现只剩一点模糊的痕迹了;隔天再探,原本是想巩固加深,却痛彻地发现之前记忆过的单词全都变成了素未谋面的新词汇,新到只差没办法和它们打招呼说哈喽了。
即便这样,梁晓诺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反反复复地记觉得付出总会收获的,便坚持了近两个月。
在那两个月里他脑海里面全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谠言敲着警钟,可遗憾的是两个月后的大总结中,他却看不到进步的任何蛛丝马迹,这效果正合了那句“不是所有的付出(努力)都会有收获”。
没人会甘愿去做一件无意义的事,同样也没有人喜欢坚持着无收获的劳作。梁晓诺察觉到记忆单词是件徒劳无功之事,想这辈子是不适合学英语了,便很洒脱、果断的放弃了。毕竟有道理告诉他,有时候知难而勇退也是种明智之举。
梁晓诺潇潇洒洒地放弃记忆后,“abandon:抛弃放弃”倒是怪得,无论如何他都挥抹它不去。
之后,为推行无纸化新时代,学校自然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将一部分学习交与互网络教学。展望未来,开卷有益将会改为“开机有益”。
以前科技落后,所有人都抱怨搞科技的人食古不化不图进步。现在科技进步得飞快,人们体会到了跟不上时代的痛苦,心里开始默念它慢一点慢一点,不要太快了。
可是加速发展的时代从来都不会聆听部分人的心声,它只会乘胜追击,所以造就如今这般“玩命式”“假装式”的生活方式。
梁晓诺他们为体验新时代下的网络教学模式,只好去图书馆求经。图书馆似乎藏存着一切精神不朽者的亡灵,能让有德之士产生敬畏之心。
梁晓诺每次进图书馆都是蹑手蹑脚的,生怕动静大了,把沉睡着的贤灵吵醒后,骂自己是不肖子孙。
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机少人多,供不应求,常常要靠抢方能占领一席之地,实乃真正效果上阐明了捷足先登的道理。
聂梁刘三人失手几次后,痛骂学校简陋也就算了,还搞先进主义,不考虑实际可行性。
骂完后听说学校有整整两栋楼的机房供学生上网,当即羞愧得自讼孤陋寡悉,对这个学校也刮目相看得立马赞叹它的富有先进。
随后三人便辗转去学校机房里探其究竟。去到后发现那里冷清至极,好奇再探究竟方知其根源——原来机房采用的是收费制。这也就不难解释,图书馆里的电子阅览室为什么会摩肩接踵,而机房却只是凄清萧条。
机房收了费,使用者的心理负担也就宽松了许多。它不比图书馆的免费提供制度,良心未泯者,使用时不干学习之事,心理都要滋生好几丝愧疚。
而在收费制度下,无论你费用收得再低,消费者也会在潜意识里觉得这是一次完全的钱权交易,便理直气壮对其有了全部的处决权。
因此学生们在机房里,都会从一开始的搞学习,转变成玩游戏看视屏娱乐。
聂梁两人有游戏癖好自然打游戏,可惜那电脑的配置仅够学习之用,打游戏就有点小孩子挑大梁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味道,那游戏界面常常不是卡死,就是像打了马赛克一样模糊一片,只见其形不见其貌。这反而诱大了他们的游戏瘾。
聂梁两人受不了心理上的折磨,只好往校外的网吧跑。
刘昊不打游戏,只是聊天看视频看电子书,那配置绰绰有余。而后的他,不愿跟上聂梁的步伐,去网吧花冤枉钱,只好脱离人民群众一个人在学校的机房里奋斗。
网络游戏唤醒了聂飞深处沉睡着的野虎猛兽后,他算了一笔账。他觉得外面的网吧收费太贵,经济开销太大,为长远考虑,不如自购一台电脑。
随后他便立马打电话骗家里要钱,说自己读的专业学校要求人手一台电脑。钱要来后,他马不停蹄买了台高配的台式电脑,从此宵衣旰食畅游游戏天下。聂飞矜夸的“艺术家”也由此彰显而出——打游戏打到人鬼不分的境界,何尝不是一种行为上艺术呢?
刘昊为了能够及时回复女朋友信息,平时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机上,没消息发入时就看小说消遣时光。久而久之,他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爱情里最大的笑话就是,好男人遇见了坏女人,而好姑娘迷恋的是坏男人。刘昊的对象不知珍重,常常在半夜三更打刘昊的电话,或无理取闹,或哭,或啼。
刘昊为她寝食难安,常常在半夜里顶着浓浓的睡意,用一腔沙哑的声音唱歌、或讲故事,哄她入睡。而梁晓诺他们宿舍,因此隔三差五就要上演一回午夜凶铃。
赵毅铭就更不用说了,在宿舍里压根就看不到他的身影。从学生“三点一线”的说法来看,他早就严重超标,估计只能用蜘蛛网来形容他的活动路线。他又好比织好网后,藏在暗处的蜘蛛,具体藏在哪里,只有在食物落网的时候才能知晓。
所有人似乎都有迳可循,走投无路者唯梁晓诺一人。他没有与聂飞为伍,一则是因为他觉得这种享乐主义是可耻的,良心不允许他享乐蹉跎。
二则是他理想中的电脑配置是——英特尔酷睿最强代cpu,加上英伟达极致发烧级独立显卡,焊接上黄金打造的主板,外加1PB固态硬盘,再配上两块23+NG显存,装上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另外再加上液氮散热冷却系统。
然而经济实力不允许他购置电脑,尤其是上述这种电脑。
他没与赵毅铭为伍,是因为他没有赵毅铭那种墨家“兼爱胸怀”与无穷动力。
没能与刘昊为伍,是因为他觉得看那类纯粹的时光消遣物看了还不如不看。
没有自创一派,是喜好不突出,爱博而情不专。他兴趣浓厚之事良心又不允许去做,而良心允许的有意义之事,又实在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去做。
“马哲”那个教授上课天天喊“人生要顺其自然,但不能任其自然”,梁晓诺刨根究底也搞不清什么是“顺其自然”,迷茫得不知道路在何方,标在何处,生活过得尤其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