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医学教育思想
人类的医疗行为是为维护生命健康而自发产生的。据观察,许多野生动物都会用野生植物来为自己治病,比如热带森林中的狮子,得了怕冷、战栗的病,就会去啃咬金鸡纳树皮,因为这种树皮中含有金鸡纳霜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因此,人类的医疗行为是早在远古时期就实际存在和发生的,同时势必存在医疗经验的传承,但这种基于零散经验基础上的医疗行为还称不上医学,这种经验性的传授还称不上医学教育。只有经验性的医疗行为得到有效总结,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理论化,方能称得上医学。也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出现分工,专职医生队伍出现,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医学教育。
相传黄帝时期即出现了专职医生,比如岐伯、俞跗,而且医术高明,被后人敬仰,因无当时的史料予以明证,目前只能视为传说。历经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开始向文明进发,据现有考古资料,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在夏王朝的废墟之上商汤立国,因为甲骨文的发现,商成为中国第一个有文字可考的朝代,也成为中国信史的开端。据《诗·商颂·殷武》记载,新建的商朝“宽以治民”,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日益强盛,使天下归心,“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由此,众多的古国逐渐汇集成一体化的国家系统,华夏民族逐渐形成。在国力强盛、物资生活高度充裕的基础上,商朝的科学技术得到发展,在甲骨卜辞中已有日食、月食和星辰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的宝贵资料。医学的发展在商朝也留下了文字资料,商朝文字里记载了多种疾病,其中有关虫牙的记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牙病记录。根据出土文物分析,商朝医疗技术在当时达到了一定的水平。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村一座商朝墓葬中,发现了一个长方形漆盒,里面装有一件形似镰刀的工具。专家认为,这是当时的一种医用手术器械,是砭石的一种,即砭镰,主要用来切破痈脓,排出瘀血,这表明商朝的外科医生已经使用手术刀一类的器械。但商代巫鬼文化盛行,很长一段时期巫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教坛,当然也包括垄断、掌管医疗事务。医学附属于巫,还没有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大约在公元前1044年左右,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800多年,到公元前256年,才被秦国灭掉。周灭商后,通过宗法制和封建制,建立起一个以周天子为中心,各个诸侯国围绕的封建王朝,同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封建国家。周朝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它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医学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上社会分工进一步扩大,各行各业日益趋向专业化,医学开始从巫术中分离出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行医济世的专职医生。考之《周礼》,周代虽然巫术仍盛行,设有大卜、大祝、司巫等官职,但这个时期医巫已开始分离,专业医生出现。《周礼》把“巫祝”列入“春官宗伯”职官中,而医师则属于“天官冢宰”管辖,卜、祝、巫等神职人员失去对医药的控制,其地位下降,医学开始独立发展。周代建立有较为完整的医政组织,据《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周代已形成以医师为长官,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四科分治的医事制度,“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下设有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士负责医疗,府掌管药物、器具和会计业务,史掌管文书和医案,徒供役使并看护病人。食医设中士三人,主要职责是“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剂”。疾医设中士八人,主要职责是“掌养万民之疾病”。疡医设下士八人,主要职责是“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刮杀之剂”。兽医设下士四人,“掌疗兽病,疗兽疡”。各诸侯国的官制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当时已经出现一大批国家供养的专职医疗卫生队伍确是无疑。据《左传》“成公十年”和“昭公元年”载,秦国曾派医缓与和为晋侯诊病,也证明了诸侯国中官医的存在。这也就表明医学的教育传承与医生的选拔制度当时亦已建立,否则难以维持这种医疗卫生体制对人才的需要。周代医生考核制度相当严格,为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促进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据《周礼·天官》记载:“医师……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以诊治病人的疗效优劣将医生分为五个等级,并给予其相应的俸禄。这种岁终考核的实施与当时病历档案的建立密切相关。《周礼》载:“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这种制度的建立,对于积累原始病案资料,总结治疗经验和教训,无疑有其积极的意义,标志着周代医学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但连年征战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各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是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思想自由解放大潮的激荡下,哲学思想、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医疗卫生等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诸子百家在谈政治、论治国的时候,常以医为喻,表明当时对医疗卫生知识的深刻认识及其普及的广泛程度。由于社会的变革,贵族阶层解体,“学在官府”的文化传承体制被打破,民间出现了学问知识的私家传授,医学的师徒授受亦得以在民间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