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欧盟“再工业化”战略的内容与实施框架
欧盟“再工业化”战略设定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将欧盟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升至20%(2011年为15.6%)。需要强调的是,虽然这一目标带有明确的指标性,但是并非简单地基于现有产业结构提高制造业与工业比重,而是试图推动一批新兴产业诞生与发展,同时加强对已有产业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核心在于抓住新产业革命的机遇重构制造业与工业产业链。
要实现“再工业化”战略描绘的蓝图,致力于产业结构升级的源源不断的投资必不可少。鉴于此,欧盟委员会围绕在危机冲击后的低迷经济形势下“如何启动投资”、“如何将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做了大量研究,并据此为“再工业化”战略设计了一套较为全面系统的实施框架。这一实施框架可简要归纳为“四大支柱”与“六大优先领域”,以下逐一梳理分析。
一 四大支柱
欧盟委员会认为,商业信心、市场需求、资金来源与劳动者技能是决定工业投资的四个关键要素,并基于此为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设计了四大支柱,分别是鼓励新技术研发与创新、改善市场条件、增加融资机会、培育人力资本与技能转型,旨在形成合力,共同支撑起可持续的“投资通道”。
第一,大力鼓励新技术研发与创新。欧盟提出,在“再工业化”战略的框架下,研发与创新除发挥以往强调的提升产业竞争力与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之外,还肩负着保证欧盟在新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这一更重要的使命。经验表明,在一项重大新技术采用与扩散的最初阶段投资,往往会令投资的企业(或国家)获得技术“先行优势”,而这又会通过提高生产率、资源效率与市场份额促成产业优势。作为前几次产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主要发生地,欧盟国家对于“先行优势”的理解尤为深刻。基于此,除配合“欧洲2020战略”强调继续增加研发投入之外,欧盟“再工业化”战略还确定了未来若干年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六大优先领域,意在激发投资者参与新产业革命的热情,提振商业信心。后文将对这六大领域逐一梳理。
第二,改善内外部市场环境,鼓励创业与创新,培育对新技术及相关产品服务的需求。就内部而言,欧盟认为当务之急是推动新一轮的统一大市场深化。对此,着重从三个方面做出努力:(1)进一步促进产品市场统一,力图制定一个内部市场产品规则改革路线图,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新技术及相关产品上尽快协调成员国的技术规则,尽量避免造成需求方的认知混乱。(2)培育企业家精神,增进内部市场活力。针对欧洲中小企业的成长明显慢于美国的状况,欧盟提出了一个“培育企业家行动计划”(Entrepreneurship Action Plan),为企业创立、转让、初期运营提供制度便利,同时改进企业破产程序,以便于二次创业。另外,欧盟还致力于结合“单一数字市场”(Digital Single Market)的建设减少中小企业跨境电子运营的行政成本。(3)推进欧洲专利整合步伐,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最值得关注的进展是2012年达成的欧洲专利制度一揽子方案,该方案的落实将大大降低欧洲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成本。就外部而言,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被欧盟视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其行动主要在2010年出台的新贸易与投资框架下开展,[22]包括促进欧洲企业利用世界贸易组织《技术贸易壁垒协议》(WTO TBT)的通报程序扩大对第三国的市场准入,开展“原材料外交”,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23]推动第三国加强对欧盟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第三,改善融资环境,增加企业融资机会。欧洲的金融体系整体上由银行业主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去杠杆化”、债务重组等纠偏过程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放贷能力,企业融资环境异常艰难,中小企业尤甚。基于此,“再工业化”战略从公共资金支持与活跃资本市场两方面入手改善企业的融资条件。首先,通过三个重要渠道提供公共资金支持,以期带动私人投资:(1)除继续利用第七科技框架计划外,欧盟还在新一期多年度财政框架(2014~2020年)下通过“地平线2020计划”(Horizon 2020)[24]与“企业与中小企业竞争力项目”(简称COSME项目)为工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支持,以减少企业在技术研发与扩散初期承担的风险。(2)利用凝聚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尤其是在2014~2020年度财政框架下,欧盟的新凝聚政策工具强调“灵巧(智慧)专业化”(Smart Specialization),将向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与新产业革命潮流的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倾斜。(3)欧洲投资银行(EIB)的放贷目标也将适度向新产业革命倾斜,特别是将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提高资源效率的创新活动。[25]其次,欧盟提出将充分利用2011年12月出台的“中小企业融资便利化行动计划”,改善欧洲风险资本市场整体不活跃的现状,该计划包括创建真正的欧洲风险资本单一市场、创立欧洲社会企业家基金、效仿美国做法允许保险与养老基金直接为工业提供资金(不再以银行为中介)等重要内容。另外,其他融资方式如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资产融资(Asset-based Financing)、保理或发票贴现(Factoring or Invoice Discounting)、租赁、天使投资(Business Angels)、个人对个人借贷(Peer-to-peer Lending)等也受到支持。[26]
第四,培育人力资本与技能转型。为实现“再工业化”的目标,较为充分的就业与适应转型的劳动技能不可或缺。为此,欧盟将相关措施集中于两个方向上:其一,促进就业创造,以应对危机造成的失业压力。这方面将继续落实2012年4月欧盟委员会通过的就业一揽子措施,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主要是临时合同与永久合同间的市场分割)、妇女与青年就业、成员国间的劳动力流动、不同部门就业受危机影响的差异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27]其二,从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入手增加技能与培训投资,有预见性地推动劳动者的技能转型与升级。为此,欧盟相继成立了欧洲部门技能委员会(European Sector Skills Council)和部门技能联盟(Sectors Skills Alliances),旨在对未来若干年的劳动技能结构做出预估,促进不同行为体间以合作方式共同提高劳动技能。此外,还专门建立了培训生质量框架(Quality Framework for Traineeships),通过适当的资金支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对青年雇员的培训。[28]
二 六大优先领域
为配合“欧洲2020战略”与新产业革命的推进,欧盟“再工业化”战略明确提出了未来若干年的六大优先发展领域:清洁生产的先进制造技术、关键使能技术、生物基产品、可持续建筑材料与原材料、清洁车辆与船舶、智能电网。以下逐一对欧盟在各领域的发展状况做简要梳理。
1.清洁生产的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for Clean Production)
开发与应用可实现清洁生产的先进制造技术是欧盟版新产业革命的核心内容。根据欧盟的归纳,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以下领域:以3D打印为代表的新制造技术与工艺,旨在使制造过程更加智能、更加节能环保的先进控制与监控技术,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更高级的信息处理与传输手段,优化各类处理系统与产品设计的建模、模拟与预测方法,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的先进能源管理系统,等等。2007年,上述领域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3800亿欧元,据欧盟估计,到2020年将增至7650亿欧元。2012年,欧盟在这些领域拥有35%的全球市场份额和超过50%的全球专利份额,已具备较为明显的优势。[29]
2.关键使能技术(Key Enabling Technologies,KETs)
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关于“使能技术”的严格定义。一般而言,“使能技术”是指一项或一系列具有多学科特性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能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产业,并能协助现有科技实现重大进步。在2009年公布的一份通报中,欧盟将纳米技术、微纳米与纳米电子技术(包括半导体)、光电技术、先进材料、工业生物技术以及融合上述技术的先进制造系统等六大领域认定为“关键使能技术”。[30]2008年,上述技术的全球市场规模约为6400亿欧元。欧盟委员会预计,2015年将达到1万亿欧元,其中增长最为迅速的纳米技术的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可能会达到30%。整体上看,欧盟在这些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2012年,欧盟拥有25%的全球市场份额和约30%的全球专利份额。[31]
3.生物基产品(Bio-based Products)
生物基产品涵盖一系列中间产品与半成品,包括生物塑料、生物润滑油、生物溶剂、生物纺织纤维、生物表面活性剂,等等。生物基产品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生物技术与工艺。与传统产品相比,生物基产品的生产流程消耗能源更少,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更少,产生的有毒废物也更少,因此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环保绩效,是低碳导向的新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据估计,到2020年欧盟生物基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欧元,仅生物化学产业就能提供超过9万个工作岗位。[32]
4.可持续建筑材料与原材料(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and Raw Materials)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研究,2011年,各类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和公共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占到欧盟总能源消耗的42%,是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大来源,占到欧盟总排放量的35%。[33]近年来,欧盟一直致力于降低建筑物能耗,尤其注重推广高能效的建筑材料,并将此作为推进新产业革命的重点方向。当前欧盟各国用于开发与推广提高能效的建筑材料的投资增长迅速,预计在2020年之前年均投资额将达到250亿至350亿欧元。[34]此外,欧盟还特别重视非能源、非农业原材料对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并希望通过促进创新开发先进萃取和加工方法,生产便于循环利用的高质量的原材料。
5.清洁车辆与船舶(Clean Vehicles and Vessels)
在清洁车辆领域,欧盟“再工业化”战略将汽车燃料多样化作为重要目标,并再次重申了《欧盟可再生能源条例》确立的到2020年实现10%的交通运输工具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标。[35]对于可再生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欧盟预计,2020年之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获得较快发展,2020年之后电池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将相继获得发展空间,至2025年时,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很可能将与电池电动汽车大致相当。清洁船舶的发展路线图与之类似。此外,欧盟还将在智能电网和跨欧洲运输网络的建设中升级换代充电/加油基础设施,以适应清洁车辆和船舶的快速发展。
6.智能电网(Smart Grids)
从基础设施升级的角度看,智能电网的建设能否跟上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步伐是欧盟版新产业革命的愿景能否真正实现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简言之,智能电网是一个可整合所有供电商和用户的所有行为的电力传输网络,能有效提供持续、经济和安全的电力。智能电网由很多部分组成,包括智能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智能变电站、智能配电网、智能电能表、智能交互终端、智能用电楼宇、智能家电,等等。根据欧盟委员会2011年发布的一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至2020年,欧盟相关投资将达到600亿欧元,2035年前将增至4800亿欧元。[36]
总结欧盟“再工业化”战略针对上述六大领域的发展规划,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第一,近年来上述领域都处于快速发展中,且欧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因此,相关投资既能为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做出贡献,也有助于为长期的可持续增长打好基础。第二,在实施上,欧盟在针对各领域分别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又通过四大支柱将其联系起来,协同推进。第三,鉴于这些领域的高度创新性与前沿性,欧盟尤其重视新标准与规则制定对未来竞争力的影响,因而不遗余力地开展内部市场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37]第四,鉴于研发投资的高风险性,欧盟特别强调启动一批示范项目的必要性,也即通过欧盟层面的相关预算和成员国的研发支持基金等,支持示范项目以引导与带动私人投资,适当降低后者的投资风险,进而向更大的范围推广。
总之,上述实施框架既着眼于长远,又与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盟对自身工业及宏观经济现状的认识密切相关。经历几年的危机冲击后,2012年,欧盟工业产出仅相当于2004年的水平,而从经济内部循环上看,工业部门投资难以恢复恰恰是整体经济复苏乏力的症结所在。因此,“再工业化”战略除从整体上向投资者释放积极信号以提振信心外,还通过上述实施框架从重点领域、市场、融资、人力资本等多方面入手,试图提供一个初始推动力,使工业投资重新进入良性轨道,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实现提升竞争力与经济持续增长的最终目标。作为总结,用图2-1大致表示欧盟“再工业化”战略的目标与实施框架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
图2-1 欧盟“再工业化”战略目标与实施框架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