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秋夕的文化展演与功能呈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本体研究:圣俗交错中的韩国秋夕

第一节 秋夕的起源和发展

一 秋夕的起源

关于秋夕的由来,韩国本土所留下来的史料比较匮乏。因此,除了韩国本土的文献资料外,我们可以借助于中国古代史书的相关记载以及相关的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知识进行考察。

韩国有关秋夕的最早记录是成书于1145年金富轼所创作的《三国史记》。该书“儒理尼师今(王)九年(32)”条记载:“王既定六部,中分为二,使王女二人,各率部内女子,分朋造党,自秋七月既望,每日早集大部之庭绩麻,乙夜而罢。至八月十五日,考其功之多少,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于时歌舞百戏皆作,谓之嘉俳。是时,负家一女子,起舞叹曰:‘会苏会苏!’其音哀雅,后人因其声而作歌,名会苏曲。”[1]公元24年到56年是新罗儒理王在位时期,这则史料也被后来的《洌阳岁时记》、《东国岁时记》等朝鲜岁时记所引用,以此证明韩国秋夕的来源。《三国史记》的记载清楚地表明,“绩麻”竞赛为整个新罗八月十五节日活动的中心。由此可以推断,最初的八月十五之节主要来自农业生活的集体劳作。早在新石器时期,朝鲜半岛的居民就开始用麻织布,棉布直到14世纪才有,三国时期与新罗时期种麻绩麻在民间应极为普及,可惜的是为绩麻竞赛助兴的《会苏曲》已经失传。金宗直(1431—1492)曾经沿用其题目创作了同名的《会苏曲》:“会苏曲,会苏曲,西风吹广庭,明月满华屋。王姬压坐理缫车,六部女儿多如簇。尔菖既盈我筐空,酾酒揶揄笑相谑。一妇叹,千室劝,坐令四方动杼柚。嘉俳纵失宫中仪,犹胜跋(拔)河声嗃嗃。”[2]虽然该诗流传甚广,但更多的是在表达作者自己的思古情怀。18世纪的朝鲜诗人洪良浩也曾作诗描述这一场景:“三月撒麻籽,七月收麻秆,捻线花五天,漂洗花十天,快手操飞梭,织成细麻布,细薄赛蝉翼,轻轻手中飘。”朝鲜半岛南海岸一首古老的关于秋夕织麻的歌谣传承至今:“金海锦山,麻秆好长,南海南山,松枝好长,炭火煮来(个)月夜熬,月初抽得(个)长麻线,直到月圆未织完。”[3]韩国学者任东权先生提出,尽管流传有很多关于秋夕的传说,但秋夕的习俗早于各种传说产生。在古代农耕社会里,因为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所以在收获季节需要互相帮助,各种美风良俗开始产生,在互帮互助的集体劳动中,八月十五便成了韩国的秋夕。[4]

有关新罗八月十五节日的记载也见于中国的古代文献之中。中国最早的有关史料记载于《隋书》,该书纪、传部分成书于唐朝贞观十年(636),《隋书·东夷·新罗》中记载:“新罗国,在高丽东南,居汉时乐浪之地,或称斯罗。魏将毌丘俭讨高丽,破之,奔沃沮。其后复归故国,留者遂为新罗焉。故其人杂有华夏、高丽、百济之属,兼有沃沮、不耐、韩獩之地……风俗、刑政、衣服,略与高丽、百济同。每年正月元旦相贺,王设宴会,班赉群官。其日拜日月神,至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入射,赏以马布。”[5]另外,成书于贞观十七年(643)的《北史》对此也有相似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布。”[6]《旧唐书·东夷·新罗》中也记载:“重元日,相庆贺宴飨,每以其日拜日月神。又重八月十五日,设乐饮宴,赉群臣,射其庭。”[7]《太平御览》卷781《新罗》载:“风俗刑政衣服略与高丽、百济同。每月旦相贺,王设宴会,班贵群官,其日拜日月神主。八月十五日设乐,令官人射,赏以马布。”[8]《文献通考》卷148《乐考》记载:“新罗,每岁八月十五日设乐,令群官射,赏以马布。”[9]由此可见,在唐贞观年间,新罗人过八月十五之节,已为中国所知,其主要活动就是饮宴作乐及射箭游戏。

另一部有关八月十五节日早期记载的重要作品是《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这部书由日本僧人圆仁所作。圆仁和尚于唐文宗(827—840)时期入唐,记载了当时居住于山东一带新罗人的生活情况。山东是唐王朝与朝鲜半岛交往的重要口岸,也是新罗侨民的聚居地。圆仁所居住的赤山法华院是当时新罗侨民在中国设立的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周边的新罗侨民经常到法华院举行集会以及其他仪式和庆祝活动,并且保持着相当浓郁的新罗本土习俗。这部书和《马可波罗游记》、《大唐西域记》并称为“东方三大旅行记”,对于了解唐时东亚三国社会风貌极具史料价值。圆仁在这部书中详细记载了唐开成四年(839)新罗人在山东赤山法华院欢度八月十五节日的盛况。“十五日,寺家设馎饼饨食等,作八月十五日之节。斯节诸国未有,惟新罗国独有此节。老僧等语云:新罗国昔与渤海相战之时,以是日得胜矣,乃作节乐而喜舞,永代相续不息。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三个日便休。今此山院,追慕乡国,今日作节。其渤海为新罗罚,才有一千人向北逃去。向后却来,依旧为国。今唤渤海国之者是也。”[10]圆仁所记述的“设百种饮食,歌舞管弦以昼续夜”,与《三国史记》等典籍相一致。但他所提到的新罗八月十五之节是为纪念新罗击败渤海国而设则与上述典籍所载相异。圆仁所生活的唐文宗时代距离新罗儒理王时期已800余年,此时中国早知新罗有八月十五之节,《隋书》等记载都可以佐证。如此或许可以推测,八月十五之节不应是起源于此时,而应该是新罗作战胜利更加强化了这一节日的重要性。

虽然八月十五之节在朝鲜半岛历史久远,但“秋夕”的名称却出现得较晚,韩国有学者认为,“秋夕”源于中国。新罗时期大力引进中国唐朝文化,而中国人则称呼八月十五为“中秋”或者“月夕”,根据这种推测,新罗当时很可能是把这两种称呼合二为一,称八月十五之节为“秋夕”。[11]但依据笔者所接触到的材料来看,只是到了高丽时期才明确有“秋夕”的称呼。如郑麟趾所编撰的《高丽史》卷81《刑法志》“禁刑条”下,开列了高丽时期的“俗节”,有“元正、上元、寒食、上巳、端午、重九、冬至、八关、秋夕”[12],并且在秋夕,官员有一天的假日。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秋夕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月神崇祀有关。如上述有关史料中多次提及古代朝鲜半岛“拜日月神主”的习俗。按照一些学者如傅朗云的分析,“朝鲜”这一名称也和日月崇拜有关,他认为,在上古时期,朝鲜半岛上除了有过朝鲜国之外,还有朝族、朝那、朝云、正明国等小国,正明国又称“日月国”,这说明朝鲜半岛对日月及天的崇拜源远流长。据傅朗云分析,“朝”字蕴含有日月二神或者日月图腾的一个组合。[13]中国的一些古籍文献有记载,如《后汉书》:夫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是时断刑狱,解囚徒。有军事亦祭天,杀牛,以蹄占其吉凶”[14]。《后汉书·高句丽传》记载,高句丽“好祠鬼神、社稷、零星,以十月祭天大会,名曰‘东盟’”[15]。《后汉书·三韩传》还描述马韩“常以五月田竟祭鬼神,昼夜酒会,群聚歌舞……十月农耕毕,亦复如之。诸国城各以一人主祭天神”[16]。结合韩国秋夕节的诸多民俗游艺等节日活动,可以推测,远古时期,在收获季节的月圆之夜祭祀月神,感恩月亮之神对人类的赐予及祈求丰产,并伴以歌舞,这应是朝鲜半岛的人们不鲜见的行为,久而久之,便沿袭下来形成节日,即今天韩国极为重视的节日——秋夕。

二 秋夕的发展历程

由于在第二章将探讨官方与民间对秋夕的共同塑造,对官方力量与民间力量相互作用下的秋夕演变轨迹做详细的阐述,故本章仅就秋夕的发展历程做一粗勒勾画。

三国时期与统一新罗时代,尚未有“秋夕”之名,八月十五是和元日同等重要的节日。每年的八月十五,大王就会与群臣共同欢度一天。

高丽时代秋夕更加盛行,这一时期已有“秋夕”之名。其与元正(春节)、上元、上巳、寒食、端午、重九、八关、冬至等节日排在一起并称为“九大俗节”。

朝鲜时代之后,秋夕与春节、寒食、端午一起并称“四大名节”,而且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上面三个时期皆属古代,作为收获节日的秋夕在节日体系中一直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并且随着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秋夕的内容也不断得以丰富,比如受到儒家文明影响,其祖先崇拜的色彩越来越浓。

日本统治朝鲜时期,对秋夕的某些习俗严令禁止乃至取缔,致使秋夕的发展陷入一个低潮。

韩国光复之后,最初作为农业文明产物的秋夕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现代文明的挑战,在此阶段,其内涵和功能也出现了一些变化。这一部分的内容将在第四章详述,在此不做进一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