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7 18:13:08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序
绪论 “国际人文主义”的双重跨文化构想——重估学衡派研究
第一节 从“守旧”到“保守主义”——学衡派的历史评价
第二节 保守主义、古典主义、人文主义——学理上的学衡派研究
第三节 学衡派与中国语境下的“人文主义”
第四节 “国际人文主义”构想的提出——白璧德与学衡派的双重跨文化实践
第一章 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
第一节 “国际人文主义”生成的文化空间
第二节 “国际人文主义”的思想线索
第三节 “国际人文主义”生成的思想背景
第四节 “国际人文主义”的双面视界
第五节 “国际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内核
第二章 学衡派“国际人文主义”实践史溯源
第一节 梅光迪
第二节 吴宓
第三节 胡先骕
第三章 汉译中的人文儒学
第一节 吴宓之译文示例
第二节 胡先骕之译文示例
第四章 中国的“国际人文主义”实践史
第一节 学衡派“国际人文主义”实践群的形成
第二节 学衡派“国际人文主义”译介活动
第三节 学衡派“国际人文主义”的教学活动
第四节 学衡派“国际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承
第五节 学衡派的异路同向人——梁实秋建构“国际人文主义”的另一新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