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蒋寅

累计创作0

作品粉丝2

完结作品(8)
会员

清代文学论稿

本书为有学丛书之一种,主要由16篇论文集结而成,分别为清代文学的特征、分期及历史地位,科举阴影中的明清文学生态,清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清代诗学史的分期,清代诗文集的类型、特征与文献价值,清诗话的写作方式及社会功能,清诗话与小说文献,清代诗学的研究方法,邹祗谟生平事迹辑考,叶燮行年考略,叶燮的文学史观等。
文学理论25.5万字
会员

清代文学论稿续编

本书为有学丛书之一种,为《清代文学论稿》续编,主要由14篇文章集结而成,分别为生活在别处——清代诗歌的写作困境及策略其应对,《楝亭图卷》考释、七律结构论的模式化及其消解,袁枚之出世,翁方纲宋诗批评的历史意义、乾隆时期诗歌声律学的精密化,法式善:乾嘉之际诗学转型的典型个案,乾嘉之际诗歌自我表现观念的极端化倾向——以张问陶的诗论为中心,性灵诗观在女性诗学中的回响、诗学、文章学话语的沟通与桐城派诗歌理论
文学理论27.2万字
会员

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本书是著名古典文学研究者蒋寅的自选集,以“中国诗学之路”概括了他几十年治学的主要方向,以“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表明他对中国诗学研究的基本认识和治学路径。作者的诗学研究主要包括三个范畴:诗歌理论、诗歌创作和诗歌史。基于此,本书分为四部分,《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人生意义的理解》等6篇从心态史角度考察诗学问题,《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等6篇以唐诗为对象做诗歌创作研究,《在中国发现批评史》等6篇从
文学理论50.2万字
会员

王渔洋事迹征略

本书在多年搜访清代诗学文献和传记资料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资料展现清初最著名的文学家王士禛毕生的仕履和文学活动,凡有关王氏家庭生活、仕宦经历、交游唱和、著述出版包括手稿流传的情况,有年月可系者均予列述,不仅使王士禛毕生的文学活动及业绩得以完整地呈现,同时还以王氏的交游为线索,串连起当时三百多位著名文学家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康熙朝诗歌编年史的意义。书中辑存了大量有关王渔洋生平和交游的资料,记载不惮
文学家44.2万字
会员

清代诗学史·第二卷:学问与性情(1736—1795)

本卷论述乾隆一朝诗学的流变,以诗坛对王渔洋神韵诗学的反拨与对叶燮诗学的接受为逻辑起点,按时序展开六十年间诗学思潮的更替和消长,依次论述了沈德潜新格调诗学、纪晓岚试帖诗学、袁枚性灵诗学、翁方纲学人诗学、桐城派诗学和高密派诗学的基本观念、理论创新、批评成就及其交互影响,在学问·性情的冲突、融合主题下辨认其主张的异同及对后来诗学的影响。全书秉持“进入过程”的学术理念,力求在历时性的观照中展开各派诗学的内
文学理论65.1万字
会员

清代诗学史(第一卷)

清代诗学依托于学术色彩浓厚的思想史背景,对整个古典诗学作了历史性的总结和梳理,是古典诗学的集大成和总结时期。本书作为《清代诗学史》的第一卷,内容包括鸟瞰整个清代诗学文化性格和历史特征的导言以及论述顺治、康熙、雍正三朝诗学的六章正文,既有历史进程的整体观照,也有具体诗论家的细致评析。相比前人以单一的观念史视角考察清代诗学的批评史、诗学史著作,本书的研究首先立足于诗学文献的细致梳理,融观念史、批评史、
文学理论69万字
会员

视角与方法:中国文学史探索

《视角与方法:中国文学史探索》是中国文学史著名学者蒋寅在还历之年回顾数十年学生历程、检阅自己学术成果的结集。全书以三十一个个案为基础,收入《古典文学的精神史意义及其研究》《吏隐:大历诗人对谢朓的接受》《杜甫与中国诗歌美学的老境》《陆游的沉寂与走红》《乾隆二十二年功令试诗对清代诗学的影响》等多篇代表作,内容涉及四个方面:一是有关中国文学史基本理论、基本观念的探讨,二是对具体文学史问题的分析,三是对个
文学理论52.6万字
会员

金陵生小语

有金陵生者,幼喜读书,长而学文,观书读史,手不释卷;喜听音乐,玩音响,收集唱片,于古典音乐,音响器材,如数家珍;喜饮食,无禁忌,多识四方饮馔、菜肴来历,薄能饮酒,精于品鉴,饫知古今酒人酒事;生性疏懒,少交际,寡游历,而多见学界前辈,稍谙学林掌故。每不揣文笔钝拙,即兴斐然。或考史论文,赏音校艺;或闻笛叹逝,黯然怀人;乃至一时兴来,游戏笔墨,雪泥鸿爪,具此一斑。
现当代随笔1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