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秋,把床角下那个装着笔墨的盒子拿过来。“
“好的,哥!“床上的一脸稚气的小少年翻身掀开铺盖一角,拿出精致的木身铜锁盒子,“哥,你又打算拿家里的物件换吃的了?“他双手捧着木盒递给床边稍长的人,眼角微弯,嘴角微翘。
床边有这剑眉的稍长的人嘴角抽搐了一下,双手接住木盒:“哪有,只是想看看罢了,怀念一下嘛...“不知不觉脸已微红,眼睛四处乱瞟,打开盒子用手指反复摩挲边缘。见弈秋不为所动,又补了句:“只是想念当年在关中的生活,每次看到这些笔墨,总能想起我们一起舞文弄墨的日子...“
床上的人静默注视,至于是哭丧着脸还是微笑不得而知,毕竟床边的人始终不敢抬头对视。僵持片刻,床边的人终是叹气:“最近确实不好找活计,农时未到需要过渡,往后会好起来的!“他仍低着头,毕竟被白帝城首富王家解雇的事,已让这座城再无他的生计。
床上的少年从枕下摸出玉佩,赫然刻着“弈秋“二字。
“哥,不如将玉佩赠予城南张公子。他痴迷此道,得玉佩后定会宣扬战胜国手,届时必会接济我们对弈。“弈秋跪在床沿,左手撑床,右手托着玉佩看向弈芳。
弈芳再坐不住,放好木盒上前握住弟弟手腕:“你自幼体弱,只剩围棋诗文相伴,我岂能用你半壁江山换粗米粮!“
弈秋缩回床上紧握玉佩,连点着头微笑:“谢谢哥哥!“
次日天未亮,弈芳摸着弟弟头顶轻叹,掖好被子。环视屋内《胡人南下图》《讨胡歌》等字画,空着手走出门去。
青衣江畔,弈芳从黎明守到正午,却见鱼儿只在江心嬉戏。腹中空空的他不禁自嘲活得不如游鱼,忽觉眼前发黑栽倒在地。
再醒来时已躺在岸边树林,刚要动弹便听人声:“别动,当心又晕。“弈芳撑地欲起,被来人扶上树桩。“稍等鱼汤便好。“那人搅动着锅中热气,“吾名凌洛,自巴楚之地来。“说着盛碗鱼汤递来。
弈芳匆匆道谢便饮,凌洛忽然问道:“不知岸边无鱼么?“见弈芳摇头,笑道:“看来不是渔樵人家,想必是关中贵胄?“
弈芳抬头怔然,点头道:“关中弈氏弈芳,年十八,有弟弈秋十五。两位堂弟弈任、弈醇南迁时失散,都怨胡人!“
待又添了碗汤,凌洛问:“给你弟弟带些?“
弈芳惊讶,连忙接过新盛好的鱼汤,放在一旁,然后抱拳哽咽:“多谢恩公相助,不知如何报答!“
凌洛扶他起身:“见得你也是怨恨胡人不已,也知天下大乱皆胡人所为,可愿共谋讨胡?“
弈芳紧握其手:“求之不得!只是官吏阻道...“
“你如果不嫌弃的话,明早还是这里相见。”凌洛说。
弈芳点头,随即带着食物回去。两人当晚就开始收拾家里的各种字画,书籍,笔墨,还有床褥,衣物,接着就往青衣江畔赶去。等天微微亮的时候,两人来到了青衣江畔。薄雾中的凌云山若隐若现,江面氤氲着水汽。弈芳揽着弈秋静待,忽见晨光破雾,金辉洒江时雾气骤散。弈秋晃了一下身子,抬手指了一下,顺着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叶扁舟,在金波见荡漾,待小舟乘着金浪驶近,兄弟二人登船行至江心。鸥鸟伴着游鱼随舟前行,弈秋枕着船板沉沉睡去。弈芳伸手欲抚弟弟额发,指尖却凝在半空,望着江天交接处渐亮的曙光,那一刻,他明白了何谓自由,何谓无拘无束。
直到深夜,三人才到凌云山半山腰的大寨里。弈芳和弈秋正吃着饭,忽然后来一阵脚步声,门忽地打开,三人一齐看向门口,门口两人看了下弈秋,又看了眼凌洛。
“新人。”凌洛说,门口二人这才进来,禀道:“志敏他们那边粮饷还差三船,江州一带也还缺了些粮草兵器。”
凌洛转过身去,在背后的地图上比划两下,说:“东边港口新到了两船粮草,志敏先把这些运到成都,再过两个时辰南岸会到一批武器,贝尹把这些送到江州,再立刻返回,白帝城这边还需要你。”
两人一点头,又出了大门。
弈芳问道:“那我们要做什么?”
凌洛走了下来,微笑一下,捏了一下弈秋的胳膊,说道:“先把自己养好。这么瘦,怎么受得住劳苦啊?”
二人默不作声。
再晚点,贝尹带着兵器到了对岸,而山上弈芳和弈秋也才灭灯。
“哥,什么时候能回到长安啊?”
“我俩如果能被委以重任,那就不远了。”
在朦胧的月光下,凌云山终于进入了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