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章 陨落的天灵根,杂役堂
【苏婉儿】
年龄:46岁
身份:云莱苏氏第二代族人,神道宫掌门亲传弟子
修为:筑基初期
简介:苏全年轻时于山间捡到的弃婴,后收为养女,赐名婉儿,第二代苏氏族人中天赋最高之人,于三十七岁筑基,后修习神道宫独门单传心法幻梦诀。
具现条件:1.容貌中上少女。2.每日向苏氏先祖牌位上香。
【特长】
鸾凤道体:因是鸾凤道体,媚骨天成,天生擅长神识修炼,神识往往比同阶修士更加强大。
阴阳破念咒:四品术法,自颠倒阴阳决修炼而来的神识攻击术,颠倒乱神术的进阶术法。
幻梦诀:神道宫筑基心法,可增强神识及幻术。
……
苏婉儿的修为果不其然进入到了筑基期,而且是步入筑基期足有九年了。
好在具现的要求并没有多大变化,筑基修士的寿命大致在两百多岁到三百岁之间,46岁对于筑基修士来说的确还算是小姑娘。
除了苏婉儿外,苏德武也到了38岁,除了修为提高到了炼气七层之外,其余的倒是没什么变化,也不知道是不是平日里保养的好,画卷之中的苏德武仍旧满满的少年感。
【苏德武】
年龄:38岁
身份:云莱苏氏第三代族人
修为:炼气七层
简介:苏全的第九个孙子,苏婉儿的侄子,金木火三灵根,自小喜爱杂书,对灵植妖兽颇有研究,后接触到丹道一脉,更是有所收获。
具现条件:1.体型匀称的青年。2.每日向苏氏先祖牌位上香。3.拥有云莱苏氏血脉。
【特长】
操火术:一品术法,控火诀内的基础术法,可以控制灵火,随意改变形态和方向。
初级丹道:对于炼丹一脉略懂一二,能完整的炼制出一些炼气期修士服用的丹药。
……
苏德武此时自然是会炼制一些丹药的,但具体是什么丹药,苏默迟些时日肯定要喊来问上一问。
除了更新的两个原模组外,苏默当然也没忘了新得到的两个模组。
分别是族人苏妙灵以及一座上古炼丹房。
【苏妙灵】
年龄:6岁
身份:云莱苏氏第五代族人
修为:炼气一层
简介:苏德武的小侄女,金系天灵根,天之骄女,年仅六岁踏道,但身患特殊道病。
具现条件:1.十岁以下小女孩。2.每日向苏氏先祖牌位上香。3.拥有云莱苏氏血脉。
【特长】
道病:因特殊道病影响,此女散失了50%的情感表达,情绪上几乎感受不到波动,但某种意义上来说,非常适合修炼大道。
……
【炼丹房】
简介:苏家族人炼丹取药的地方,是宗族强大的基础。
具现条件:1.占地不小于半亩的单独砖瓦建筑。2.建筑下需存在某种地火。
……
看完两个模组,苏默却是眉头紧锁起来。
这次的奖励似乎有些差啊。
炼丹房暂且不说,仅是地火就极难寻得。
可那苏妙灵为何能称的上是家族重要人物?
从最早的苏婉儿到后来的苏德武,但凡能被具现的族人基本都是对苏家有杰出贡献又或者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人物。
可苏妙灵算什么?
倒不是苏默瞧不起苏妙灵的意思,苏妙灵可以说是苏家千年内资质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个天灵根,可问题是,这个苏妙灵十八岁就因为道病发作陨落了。
要说她对苏家的贡献,那就只有一个,就是名气。
当时苏妙灵可是引起了许多大宗门抢人,毕竟天灵根,还情绪稳定,简直就是修炼天才。
连带着云莱苏氏都名声大作。
硬要说,提高名气好像也算杰出贡献?
可系统敢给,苏默也不敢具现啊。
目前来看,苏婉儿的道体都能被具现遗传,很难想象苏妙灵的道病会不会被具现遗传。
还是说,这个时间线没什么其他有名的族人了,所以就挑了个苏妙灵滥竽充数?
苏默有些把握不准系统的意思。
既然想不通,苏默也没再去钻牛角尖,总之对于苏妙灵的具现,苏默觉得自己该郑重,至少也要尊重被具现人的意愿。
……
往后几日,苏家族人纷纷在古宅周围营造住所和房屋,准备定居下来,而古宅周围渐渐有了些许村落的规模。
这其中倒是出现了一件苏默无比郁闷的事,他发现凡人只能提供一次性的香火。
也就是说,从第二天开始,这些苏家族人再去上香,也不会给苏默提供任何香火点数。
整个苏家能稳定持续提供香火的目前就只有白元珊和苏德武两人。
而下一次推荐时间线足足需要200点香火,之前推进后苏默还剩余108点香火,以每天2点算的话,他还要再等46天。
过惯了快节奏的苏默哪里忍受的了这种速度。
现在看来,召回以前的旁系这件事依然还要做,虽然凡人都是一次性,但胜在多,除此之外,修士不能只靠具现,具现能具现几个修士?一些有灵根的族人该正常修炼的也要正常修炼,争取多出几个修士。
在族人们建造房屋的间隙,苏默还安排白元珊喊上几个村里的壮汉,花了十几天在古宅后面搭建起了一座不大的石头小屋。
待到小屋竣工当天,苏默又让白元珊驱散了周围的族人。
见没人在附近,苏默这才深吸一口气,对着小屋具现了杂役堂!
本来简陋的石头小屋开始朝着画卷里描绘的那座小小殿阁不断变化。
不一会儿,一座雕栏玉砌,约莫百余平的小阁楼就建好了。
而在阁楼大门的正上方,正好悬挂着一张匾额,上面描写着三个金灿灿的大字——杂役堂!
苏默深吸一口气,踏入其中,发现整个杂役堂总共就两间屋子。
一间在里面,较为空旷,里面摆放着许多杂物和工具。
外面则是接待的厅堂,厅堂中间有一个不大的柜台,柜台上摆放着一个算盘,算盘一旁则是许多账本。
在柜台后面的墙壁上则分隔成了两块,左侧挂着几个大的红色木板,右侧挂着密密麻麻的原色小木片。
右侧木片上几乎都没有任何字迹,但左侧几个稍大的木板上却有着不少已经写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