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双城记
第二章:双城记
陆昭的建模尺第三次划过我铺满设计稿的桌面时,春蝉正在梧桐树上扯着嗓子嘶鸣。
“苏同学,“他屈指叩响我画到一半的缠枝莲纹耳坠,“你占了我的斗拱受力分析图。
“建筑系自习室里漂浮着松节油的味道,他白大褂袖口沾着丙烯颜料,锁骨处沁着薄汗,“或者我们可以做个交易?“
我看着他推过来的3D建模软件界面,双鱼纹样在哥特式飞扶壁间游弋。
屏幕蓝光映着他眼尾泪痣,像古画上溅落的墨点。
“教我参数化设计,“我把祖母绿胸针草稿压在他图纸上,“给你当首饰模特。“
蝉鸣声忽然变得粘稠。
他教我拓扑优化算法那周,我锁骨下方多了枚银质定位仪。
冰凉的金属贴片沿着脊椎攀爬,他说要捕捉人体工程学数据时,呼吸扫过我后颈未愈的咬痕——昨夜被宿舍楼下的流浪猫抓伤的,此刻却烧起来。
“别动。“他调整传感器的手势像在修复脆弱的生坑玉器,“参数错位的话...“温热突然贴上脊背,我听见笔记本风扇的嗡鸣声中混着他加快的心跳,“会生成畸形的爱心。“
我们合作的“肌理共生“系列在毕业展引起轰动。
媒体说那是建筑与珠宝的量子纠缠:他用水曲柳雕刻的江南月洞门嵌着我的错金银丝发簪,我设计的碎钻星轨项链缠绕在他搭建的巴别塔模型上。
只有我知道,开展那夜他靠在消防通道用激素吸入器,喉结在应急灯下泛着青灰。
梅雨季来临时,他租下外滩源的老洋房当工作室。
阁楼横梁上悬着上百个建筑微缩模型,雨滴敲打老虎窗的声音像碎玉落在铜磬上。
我常在熬夜画稿时听见楼下传来压抑的咳声,混着3D打印机运作的蜂鸣,织成一张细密的网。
七夕那晚,他把我堵在威尼斯石膏柱间。
手指沾着建筑胶水抚过我耳垂:“苏缨,你睫毛上沾了金箔。“呼吸间有中药的苦香,掌心的茧子刮得我脸颊发烫。
窗外霓虹在黄浦江面碎成星子,我数着他白大褂下第三颗纽扣的缝线,直到他忽然脱力般抵住我肩膀。
“低血糖。“他含着我塞进嘴里的巧克力,喉结滚动时扯松了领口。我瞥见他胸口的皮下出血斑,在冷白皮肤上绽成诡异的花。
他却笑着把温热的建模泥按在我掌心:“来捏我们的理想之家?“
我们真的捏了个带琉璃顶的小院。
他雕出月洞门上的双鱼浮雕,我捏了棵金丝楠木,枝桠上挂满玉石铃铛。
当他把两枚黄铜钥匙埋进模型地基时,雷雨正冲刷着百年老墙上的爬山虎。
“等攒够钱就按这个造。”他手腕内侧留置针的淤青被袖口遮住,“要有个恒温展柜,摆满苏小姐的惊世之作。”
雨声中他的承诺轻得像蝴蝶标本上的磷粉,“再养只不怕生的狸花猫。“
我至今记得那晚他发热的额头贴在我颈间的温度,记得他呢喃着“故宫角楼的斗拱拆解图还没画完“,记得晨光如何将他睫毛染成金色。
却始终不敢问,为何他总要穿高领毛衣遮住脖颈的瘀斑,为何阁楼抽屉里会有那么多空了的泼尼松龙药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