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章 挣钱养家
天还未亮,周陵便已醒来。
窗外,赤水河上浮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像是被仙人随手撒下的轻纱,在微凉的晨风中缓缓流动。远处山峦的轮廓若隐若现,如同沉睡的巨兽,静默而威严。
“陵儿,起了吗?“父亲周大石的声音从门外传来,低沉而沙哑。
“起了。“周陵应了一声,迅速穿好粗布短褐,系紧草鞋。他推开门,迎面扑来一阵湿润的河风,夹杂着泥土与青草的气息,让人精神一振。
周大石已经准备好了渔网和竹篓,站在院子里等他。父子俩对视一眼,默契地点点头,便踏着露水浸湿的小路,向赤水河走去。
路上,周陵望着远处朦胧的山影,忽然问道:“爹,您听过赤水河的传说吗?“
周大石脚步微顿,侧头看了他一眼:“怎么突然问这个?“
“就是好奇。“周陵笑了笑,“总觉得这条河不一般。“
周大石沉默片刻,低声道:“赤水河确实有故事。“
他抬手指向远处一座陡峭的山峰,山形如刀削,直插云霄:“看到那座山了吗?村里老人说,那是二郎神当年劈山治水时留下的。“
“二郎神?“周陵心头一跳。
“嗯。“周大石点头,“传说古时赤水泛滥,淹没村庄,百姓苦不堪言。二郎神显圣,一斧劈开山峦,引水入江,才平息了水患。“
周陵若有所思。在现代,二郎神是神话人物,但在这个世界,或许真有超凡之力存在?
正思索间,两人已来到河边。晨雾笼罩下的赤水河静谧而神秘,河水清澈见底,偶尔有鱼儿跃出水面,溅起细碎的水花。远处的河湾处,水流平缓,泥沙淤积,正是他们常下网的地方。
周大石熟练地解开渔网,站在河岸高处,双臂一展,渔网如天女散花般撒向河面。石子带着网沉入水中,片刻后,他开始缓缓收网。
渔网一出水,立刻剧烈晃动起来,显然收获不小。周陵连忙上前帮忙,两人合力将网拖上岸。网中足有十几条活蹦乱跳的鱼,大多是鲫鱼和草鱼,还有两条肥美的鲤鱼,鳞片在晨光下泛着金红色的光泽。
“好收成!“周大石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周陵却盯着其中一条鲤鱼,微微皱眉:“爹,您看这条鱼......“
那条鲤鱼的鱼鳍上,竟有一道奇特的银色纹路,形如符文,在阳光下若隐若现。
周大石凑近一看,脸色微变:“这是......“
“这是'神纹鱼'。“周大石压低声音,神色凝重,“村里老人说,这种鱼是二郎神座下的灵物,若有人得之,必有机缘。“
周陵心头一震。他小心地捧起那条鲤鱼,鱼身滑腻冰凉,鱼鳍上的银纹在触碰时竟微微发亮,仿佛有灵性一般。
“爹,这鱼......“
“放了吧。“周大石沉声道,“神物不可亵渎。“
周陵虽有些不舍,但还是点点头,将鲤鱼轻轻放回水中。鱼尾一摆,银纹闪烁,转眼便消失在深水处。
“陵儿,你知道赤水河还有一个传说吗?“周大石忽然问道。
“什么传说?“
“鲁班曾在此造桥。“
“鲁班?“周陵惊讶。
“嗯。“周大石望向河对岸的一处石滩,“传说当年鲁班游历至此,见百姓渡河艰难,便一夜之间造了一座木桥。桥成之时,有神光冲天,第二日百姓醒来,发现桥已消失,只在河滩上留下一块刻有符文的石板。“
周陵心头微动:“那块石板还在吗?“
“在。“周大石点头,“就在下游的老柳树下,被泥沙埋了大半,村里人偶尔会去祭拜,求个平安。“
周陵暗暗记下。鲁班的传承,若真存在,或许对他有大用!
两人继续捕鱼,又收获了几十条,直到竹篓装满才停手。回程路上,周陵忍不住问道:“爹,您信这些传说吗?“
周大石沉默良久,才缓缓道:“有些事,宁可信其有。“
回到家,李氏已经生好了火,见他们满载而归,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今天收获不错。“
“嗯。“周大石放下竹篓,“陵儿,按你说的法子处理吧。“
周陵点点头,开始指挥父母处理鲜鱼。他先将鱼剖洗干净,抹上粗盐,再塞入野葱和姜片,最后用蒲草捆扎好,挂在熏架上。
熏架下,松木柴火缓缓燃烧,烟雾缭绕,带着淡淡的松香。周陵小心控制着火候,确保鱼肉能被均匀熏制,既不会过干,也不会残留腥味。
“陵儿,你这熏鱼的法子,是从哪学的?“李氏一边帮忙一边问。
周陵手上动作不停,笑道:“路过的一个乞丐教的。“
“胡说。“李氏笑骂,却也没再多问。
熏鱼的过程中,周陵的思绪却飘远了。二郎神的传说、鲁班的石板、神纹鱼......这些线索,是否意味着他真能在这个世界获得超凡的机缘?
若得神力,或许不仅能改变自家命运,还能帮更多乡亲摆脱苦难!
“这样真能行?“周大石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还是不太相信。
“爹,您就等着看吧。“周陵信心十足,“熏好的鱼能放一个月不坏,味道还特别香。“
夜幕降临时,院子里飘着诱人的烟熏香气。第一批熏鱼已经呈现出金黄的色泽,表面微微渗出油光。周陵取下一小块尝了尝,咸香中带着松木的芬芳,完全没有鱼腥味。
“好吃!“李氏尝过后惊喜地说,“比集市上卖的咸鱼鲜嫩多了。“
周陵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这个结合了现代知识的古法熏制,在这个时代绝对算得上创新。如果能批量生产,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第二天天还没亮,周陵就起床继续熏制剩下的鱼。到中午时分,所有的鱼都处理完毕,整齐地挂在熏架上。周陵数了数,足有六十多条,其中二十多条是半尺长的大鱼。
“明天就能拿去县城卖了。“周陵兴奋地说,“这种熏鱼,一斤至少能卖十钱。“
周大石抽着旱烟计算:“六十条鱼,大概有三十斤,就看明天酒楼收不收了。忙了一天了,都早点睡吧。“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周陵就一骨碌从硬板床上爬了起来。他轻手轻脚地穿好衣服,生怕惊醒才睡下不久的父母。推开吱呀作响的木板门,晨风夹杂着湿润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让他混沌的头脑为之一清。
院子里,昨晚熏制的鱼干整齐地挂在竹架上,在晨光中泛着诱人的金黄色泽。周陵小心翼翼地取下一块,掰开尝了尝——鱼肉纹理分明,咸香中带着松木特有的芬芳,完全没有普通咸鱼的腥臭味。这个意外的成功让他悬着的心稍稍放下了一些。
“陵儿,这么早就起了?“
李氏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周陵回头,看见母亲已经穿戴整齐,手里拿着几个刚煮熟的芋头。
“娘,您怎么不多睡会儿?“
李氏将芋头塞进儿子手里:“今天这么要紧的日子,娘哪能睡得着?“她粗糙的手轻轻抚过熏鱼,“这些...真能卖上好价钱吗?“
周陵坚定地点点头:“肯定能。咱们这熏鱼比市面上的咸鱼好吃多了,那些酒楼掌柜肯定识货。“
正说着,周大石也揉着眼睛走了出来。三人简单吃了些芋头充饥,就开始忙着装货。熏鱼用干净的蒲草捆扎好,活鱼养在盛满水的木桶里,上面盖着湿布保持湿润。
“爹,咱们分头行动。“周陵一边整理货物一边说,“您带着点熏鱼去集市,那里人多,零卖也能卖出好价钱。“
周大石点点头,又有些不放心地问:“那些掌柜要是不识货怎么办?“
周陵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我昨晚特意留了几块熏鱼当样品,让他们先尝后买“
装好货物,三人便匆匆上路。清晨的乡间小路上还笼罩着薄雾,草叶上的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裤脚。
一个多时辰后,县城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中。城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都是赶早市的乡民。周陵注意到今天的守城兵卒检查得格外严格,好几个挑着担子的农夫都被翻得底朝天。
“听说郡里来了大官,“前面一个老农低声说,“这些当差的都打起十二分精神表现呢。“
周陵心头一紧,连忙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货物。但母亲怀里揣着的熏鱼样品若是被查到,说不定会被当作私盐处罚。正着急时,他忽然看到城墙上贴着一张崭新的告示,上面赫然写着“昆明池工程征调民夫“几个大字。
“娘,咱们走那边。“周陵拉着母亲绕到队伍侧面。
进城后,三人按计划分头行动。周大石背着熏鱼去了东市,周陵则和母亲直奔城南最大的“醉仙楼“。这家酒楼门面气派,三层高的木楼上挂着大红灯笼,还没到饭点就已经有伙计在门口迎客了。
“干什么的?“一个满脸横肉的伙计拦住了他们。
周陵挺直腰板:“我们有好货要卖给贵店。“
伙计上下打量着他们粗陋的衣着,嗤笑一声:“就你们?能有什么好货?“
周陵不慌不忙地掀开木桶上:“特制的熏鱼。“
“什么特制的熏鱼,不就是腌鱼,快走快走,别打扰我们做生意,不然有你好果子吃”
突然一个穿着绸衫的中年男子走了出来。看到这边:“什么事啊来福。“
“掌柜的,“来福看到掌柜的问,“这人说有特制的熏鱼,其实就是腌鱼,我正赶他走呢“
掌柜的眯起眼睛:“小郎君说有特制的熏鱼。有现货吗,拿来看看“
周陵早有准备:“掌柜的,给,您尝一下。说完从口袋里拿出昨晚特别准备的”
掌柜的看到这少年拿出来的熏鱼,色泽金黄,油脂透明,放在嘴边闻了一下,有特殊的香料味,撕下一块,放在嘴里,没有腥气,同时肉质还特别紧实。“好小子,有一手,你这熏鱼我要了,给你10文一斤,怎么样”
“掌柜的!“周陵看到掌柜的表情,心理暗暗稳了,“我这熏鱼的味道在县城是独一份,肯定能受欢迎,你看就是这个价格能不能再涨点,“
掌柜的抬头看了看这少年,心里默默权衡了一下“15文一斤,不能再多了。”“好嘞,谢谢掌柜的”周陵露出笑容,感谢道。把熏鱼卖给掌柜的,拿到300文大钱。
“陵儿,咱们现在去找你爹吧。“李氏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
东市比早上更加热闹了。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食物、香料和汗水的混合气味。周陵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眼睛不停地搜寻着父亲的身影。
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看到了正在整理货物的周大石。走近一看,父亲身边的熏鱼还剩下一大半。
“爹,卖得不好吗?“周陵小声问道。
周大石摇摇头,声音里透着疲惫:“零卖太慢了。这集市有钱的人少,而且没见过这种熏鱼,都不敢轻易尝试。““没事爹,酒楼已经把我跟娘带去的都收了300大钱。这些不着急了。”说着还举起腰间的钱袋给爹看看。周大石看到后开心的笑了:“陵儿,那这些怎么办”
周陵思索片刻,突然有了主意。他取出一块熏鱼,当着周围人的面撕下一小块放进嘴里,故意大声赞叹:“这熏鱼真是美味!赤水河特产,独此一家!“
几个路过的行人被他的举动吸引,停下了脚步。周陵趁机将熏鱼掰成小块分给围观的人:“各位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这个现代的营销手段在西汉的集市上立刻产生了奇效。尝过熏鱼的人纷纷称赞,你一斤我半斤地买了起来。不到一个时辰,剩下的熏鱼就销售一空,甚至还有人预订明天的货。
“陵儿,你这法子真灵!“周大石数着铜钱,惊喜地说,“这里一共卖了200个大钱!“
“爹,先回家再说”
到家后,周大石忙不迭的开口:“有钱了,比我跟你娘之前一年剩下的都多,这还是一次”。“爹,不要高调,要慢慢来,日子会好的”“听陵儿的,他爹,你可别出去乱说,遭人惦记”周陵他娘担心的说。
“我知道,这不是在家嘛。财不外漏,这事我还不懂。”周大石满不在乎的表情。“陵,下一步我们怎么办”
“不着急,熏鱼继续做,但要五天做一次,不能做的太多了,做多了赚多了,就该显眼了。”周陵对着他爹叮嘱着。
“哎听你的,陵儿长大了,有本事了,咱家日子也好起来了,你爹我跟你娘要享福了,他娘,你把这些钱收起来,再攒攒看看给陵说个媳妇了,他也不小了,以前家里穷,现在要把这个事提起来了,你平日里看看谁家的姑娘合适,该拿钱去找王媒婆问问就去问问”周大石一股财大气粗的味道说了起来。“嗯,当家的,这个事可要抓紧,说不定明年我就当奶奶了,哈哈哈”周陵他娘开心的笑了起来。
“爹、娘,你们说啥呢,我才16岁,还小呢,不想成亲”周陵急眼道。
“小什么小,你看前街的大石家的孩子,早结婚了,这事你不用管了,有我跟你娘呢”周大石不容拒绝。
周陵看了看,没再说什么,脑子却在想这个世界到底有没有神仙,那些到底是传说还是真的存在,要是存在,自己能不能得到。想起跟爹在河里捕鱼听到的二郎神跟鲁班的故事,他觉得这两天要去看看,说不定有什么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