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1章 ?归乡·囤货狂潮
清晨,林婉刚推开家门,便看见萧伯牵着一位老婆婆的手,静立在她家门前。老婆婆另一只手还捧着一束娇艳的粉红玫瑰。见林婉出来,两位老人笑容可掬地迎上前来。
“小姑娘,“老婆婆慈祥地说,“听我家老头子说,他昨天来找过你了。我都跟他说了没关系的!你家日夜赶工装修,肯定是有急事,真是不好意思啊!“
“婆婆,是我考虑不周,打扰到您休息了!本该我登门道歉才对!“林婉没想到昨日萧伯已经如此通情达理,今日婆婆竟还亲自来致歉,心中更觉愧疚。
老婆婆轻轻摆手,示意此事就此揭过。她递上手中的玫瑰:“这是我自己种的花,开得正好,采些给你。“林婉不再推辞,接过花束,暗自决定改日定要回礼。
林婉的别墅位于山顶,右下方便是萧伯家,左下方那栋尚未售出,其他住宅都离得较远。在这末世将至的时节,人心难测,林婉本不愿与邻居过多往来。即便是常碰面的保安,她也鲜少寒暄。但这对老夫妇却不同——他们由内而外散发着真诚的善意,与林婉曾经为了博得好名声而强装的“好人“形象截然不同。他们的善良是历经沧桑后沉淀出的本真,而非刻意为之。
中午时分,林婉取出一坛腌肉送往老夫妇家。在盛情邀请下,她第一次踏入他们的居所。令她惊讶的是,尽管庭院花团锦簇,室内却摆满了精密医疗仪器。交谈中得知,萧伯夫妇原是生物科学研究院的院长和副院长,退休后在此颐养天年。年轻时献身科研,膝下无子;退休后莳花弄草,偶尔指导学生,生活恬淡而充实。
生物科学研究院院长!疫苗!林婉猛然想起前世的新闻报道——疫苗正是由南城生物科学研究院退休的院长夫妇带队研发。莫非就是眼前这两位?
想到这里,林婉心中涌起更深的敬意。正是这些伟大的人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比谁都清楚病毒的致命性,却依然前赴后继。前世那支疫苗,是以无数科研精英的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其中想必有不少是二老疼爱的学生吧?望着眼前笑容慈祥的老人,林婉心头一阵酸楚。
可惜她对疫苗研发一无所知,既不清楚最终突破的关键,也不了解最难攻克的技术壁垒。重生一次,却依然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令人窒息。
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萧家后,林婉立即联系多家公司,订购了十万套高密封防护服、面罩和手套。她清楚记得,前世许多医护人员因防护装备不足,不得不反复使用同一套防护服,最终因老化漏气而感染。这,或许是她唯一能做的了。
时光悄然流逝,转眼已至九月。
别墅的改造工程终于完工。考虑到末世极寒与酷暑的极端气候,林婉将所有塑料下水管道全部更换为厚实的不锈钢圆管,确保不会因温度骤变而破裂。
这段时间里,她一刻也没闲着,将各类物资查漏补缺,囤得满满当当——
电器类:加湿器、抽湿机、空气炸锅……
日用品:纸巾、毛巾、浴巾、卫生巾、洗脸巾……
蔬菜类:青菜、莲藕、茄子、南瓜、竹笋……
工程机械:挖掘机、吊机、铲车、越野车……
照明储备:煤油、蜡烛、酒精灯、手电筒……
但凡能想到的,无论常用与否,她都备齐了。毕竟,末世之下,多一分准备,就多一分生存的底气。
汽油和柴油更是重中之重。她以“加油后抽存”的方式,悄无声息地囤积了数百吨燃料。至于储水,她更是不敢马虎——尽管空间内已有泉眼,但前世因缺水而濒死的恐惧仍让她心有余悸。为此,她特意用新买的挖掘机和推土机在空间内挖了一座巨大的水库,确保水源充足。
算算日子,再过几天就是约定好的木材交付时间。林婉不再耽搁,驱车驶向农村老家……
刚到家门口,林婉就看到女儿从田埂上飞奔而来。小家伙手脚沾满泥巴,脸蛋晒得红扑扑的,整个人精神焕发,比两个月前结实了不少。她不再像从前那样畏畏缩缩,而是自信又活泼,像只欢快的小鸟。
“妈妈!你看,这是我刚挖的鸡枞!”女儿兴奋地举起两只肥硕的野生菌,眼睛亮晶晶的。
“知道你喜欢吃,熙儿一大早就去林子里找了。”母亲跟在后面,笑吟吟地补充道。
林婉心头一暖。原来,她一直被这么多人爱着。
夜晚,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吃着女儿亲手采的鸡枞,头顶是璀璨的星河,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虫鸣蛙叫。夏风裹挟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轻轻拂过脸庞。重生以来,林婉第一次感到如此惬意。
饭后,一家人清点着这段时间囤积的物资。为了安全,他们从未在电话或聊天软件上提及空间的事。当林婉告诉大家,空间已进化成无限容量,不仅能种植,还能容纳人和动物时,所有人都喜出望外。
弟弟和熙儿迫不及待地让林婉带他们进去参观。望着堆积如山的物资,大家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他们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唯一遗憾的是,空间的时间限制确实只针对人类。即便林婉不进去,其他人进入也会消耗时间。不过,幸运的是,无论进去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时间流逝的速度都一样。
第二天,林婉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采购狂潮。
她带着父母进山,挖了各类竹子、树苗移植到空间;又去水库泉眼,把之前准备的储水桶全部灌满。空间新挖的水库引入了泉眼的水源,让它自行慢慢蓄满。
接着,她直奔镇上的农具店,开启了“扫货模式”——
机械类:无人播种机、翻土机、采收机、收割机、柴油脱谷机……每样10台。传统工具:镰刀、锄头、锯子……每样100把。加工设备:碾米机、打粉机、榨油机、米浆机、自动包饺子机、自动和面机……每样10台。渔具:渔网、鱼钩、鱼笼……每样100套。
看着空间里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林婉担心之前买的种子不够,又冲进种子店,把花生、玉米、稻子、麦子、菜籽、鱼草籽……每样囤了1000包。
在农村老家疯狂囤货几天后,终于到了收木材的日子。林婉特意在远郊县城租了几间大仓库,方便村民们运送木材。
然而,她万万没想到,木材的数量远超预期——即便村民们已经将细枝树叶拿回家当柴烧,剩下的木头依然堆成了一座巍峨的“山”。
“这要是当柴烧,几百辈子都用不完吧……”林婉喃喃自语。难怪没有家具厂能一次性吃下这么多木材。
囤货以来,她第一次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买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