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季风的声音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往昔音轨

磁带在播放第三秒时卡住了。

林昭跪在童年卧室的地板上,手指紧紧按住老式录音机的暂停键。窗外雨声渐密,潮湿的空气让磁带更显脆弱。她小心翼翼地用铅笔卷动松脱的磁条,生怕这盘三十年前的TDK磁带下一秒就会在她手中断裂。

“爸...“

录音机突然恢复运转,传出男人哼唱的《茉莉花》。那是父亲唯一会唱的摇篮曲,走调得厉害,却让林昭瞬间咬紧了嘴唇。她现在的听力只能捕捉到模糊的旋律轮廓,高频部分的颤音像被蒙在毛玻璃后面。

手机震动起来,程野的消息亮在屏幕上:【找到你要的东西了吗?】

林昭拍下磁带封面发给他:【能修吗?】

三分钟后程野回复:【带过来。我有台1987年的TEAC开盘机】

福利院的地下室比想象中更冷。

程野的工作台被各种复古音响设备包围,像个声音考古现场。他接过磁带时,林昭注意到他左手小指有一道新鲜的伤口——可能是修理某台机器时留下的。

“这是父亲节特供版磁带。“程野对着灯光检查带基,“氧化严重,但底噪很干净。“他将磁带装入一台银色机器,示波器上立刻跳出起伏的波形,“你父亲的声音频率集中在...“

他突然停住,因为林昭的手正悬在音量旋钮上方微微发抖。

“我自己来。“她说。

程野沉默地让出位置,转而调试旁边那台布满旋钮的均衡器。当《茉莉花》再次响起时,他缓慢地提升某个特定频段——正是林昭听力图中缺失的部分。

父亲的声音突然清晰得宛如昨日。

“音色会失真。“程野提醒道,但林昭已经摘下助听器,把额头贴在音箱网格上。低频震动直接传导至颅骨,那些被时间模糊的记忆突然锋利如新——父亲胡茬蹭过她脸颊的触感,烟草与墨水混杂的气息,以及车祸前夜他反常地多唱了一遍副歌。

磁带B面突然跳出一段林昭不记得的录音:“昭昭,如果爸爸以后...“

刺耳的电流声淹没了后半句。

凌晨三点十七分,修复工作陷入僵局。

程野的咖啡杯沿沾着半圈唇印,示波器上的波形像垂死病人的心电图。他已经尝试了七种降噪算法,但1989年的录音质量让任何技术都显得无力。

“物理修复吧。“程野突然从抽屉里取出显微镜和手术刀,“需要切开磁带接合处清洗磁粉。“

林昭看着他戴上医用放大镜,刀刃在磁条上移动的精度堪比神经外科手术。汗水从他眉骨滑落,在即将滴到磁带上时被林昭用纸巾接住。

“为什么是《茉莉花》?“程野突然问。

“我妈怀我时在苏州待产。“林昭的指甲无意识地刮擦着工作台,“他说那里的茉莉花香气能让人忘记疼痛。“

示波器上的波形突然剧烈跳动。程野成功分离出一段之前被噪音淹没的声轨:“...以后不能陪你长大,记住茉莉花开的季节...“

林昭的呼吸停滞了。这是父亲在车祸前一周的录音,而事故发生在她十二岁生日当天。

程野的刀尖悬在磁带上空:“还要继续吗?“

福利院早餐时间,小满发现了林昭的黑眼圈。

“小林老师哭过了?“女孩用沾满果酱的手指戳她眼下,人工耳蜗的麦克风捕捉到远处厨房的碗碟碰撞声,“程老师说大人哭的时候要给他们糖。“

她掏出三颗彩虹糖——绿色、黄色和那颗程野说代表“希望“的绿色。林昭突然想起父亲葬礼上,母亲也曾塞给她一颗薄荷糖:“含着这个,就不会在仪式上掉眼泪。“

“程野呢?“

“在楼顶发脾气。“小满比划着爆炸的手势,“早上有个坏叔叔打电话来,程老师摔了手机。“

顶楼水箱旁,程野正在抽烟。他很少抽烟——人工耳蜗对尼古丁敏感。看到林昭时,他迅速掐灭烟头,但风还是把烟味送到了她鼻尖。

“周慕。“他踢了踢地上支离破碎的手机,“说找到了我当年藏在录音棚的母带。“

林昭想起蓝房子里那些烧焦的乐谱:“是证据?“

“是诱饵。“程野的耳蜗发出过载警告音,“他约我明天单独见面。“

阳光突然刺破云层,照亮他后颈的骨传导贴片。林昭这才发现贴片周围有细小的淤青——他最近肯定增加了振动强度。

午后的工作室像被按了静音键。

程野反复听着修复到一半的父女对话录音,而林昭在整理频谱分析图。两人之间的沉默并非尴尬,而像某种默契的休战——在即将到来的风暴前保存体力。

“你父亲...“程野突然开口,“是自杀?“

林昭的铅笔尖折断了。她从未对外人提起过警方的结论,但程野从那些破碎录音中拼出了真相。

“他把车开进了货运码头。“她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没有刹车痕迹,车载录音里只有《茉莉花》。“

程野的指尖在桌面上敲出《茉莉花》的节奏,突然停在一个半音上:“这个音程,正常人不会唱错。“他调出父亲录音的频谱,“你听,他每次都在同一个降mi上走音。“

林昭凑近屏幕,看到那个异常波峰正好对应着某种高频谐波。程野打开医学数据库,快速输入“听力损失+抑郁症“:“前驱症状!某些频段的听力丧失会导致音乐感知扭曲,进而...“

“所以他不是不爱我了。“林昭打断他,“他只是听不见了。“

程野的喉结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他默默调出林昭自己的听力图,与父亲录音的异常频段进行比对。重叠部分高达73%。

午夜的地下室,程野展示了真正的礼物。

他把改装过的骨传导耳机戴在林昭头上,按下播放键。经过特殊处理的《茉莉花》通过颞骨直接传入听觉中枢,缺失的频段被相邻谐波智能填充。

“这不是修复。“林昭的眼泪滴在频谱仪上,“这是重写。“

程野调整着参数:“大脑会自己补完记忆。重要的是...“他停顿了一下,“你知道他原本想说什么。“

示波器上的波形突然稳定下来。父亲的声音跨越三十年光阴抵达:“...记住茉莉花开的季节,那是爸爸在和你说话。“

林昭摘下耳机时,发现程野正在往他的人工耳蜗接口涂抹某种透明凝胶。

“明天别去。“她突然说。

程野笑了,左耳的疤痕在台灯下像道愈合的闪电:“知道我为什么修这些老机器吗?“他抚过TEAC开盘机的金属外壳,“因为它们从不对声音说谎。“

他递给林昭一把钥匙:“蓝房子地下二层,有个防爆柜。“

暴雨在黎明时分来临。

林昭站在福利院门口,看着程野的摩托车尾灯消失在雨幕中。她口袋里装着那枚螺壳和防爆柜钥匙,而程野带走了什么,她直到三天后才明白。

地下室的TEAC开盘机还在运转,播放着他通宵制作的最后一份礼物——将父亲歌声与她儿时笑声合成的二重唱。控制台上留着便签:

「声音会消失但共振永恒」

便签背面是周慕约见地址的坐标,以及一行小字:“如果我没回来,播放红色U盘。“

林昭翻开程野常看的神经解剖学书籍,发现第203页被折了角——那是前庭耳蜗神经的剖面图,旁边有他潦草的笔记:“当听觉消失时,记忆是最后的耳蜗。“

雨声渐急。林昭把螺壳贴在耳边,这次她清楚地听到了程野人工耳蜗的电流音,以及更深处的、海浪般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