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书以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为研究对象,立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和本质、历史和现实,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问题到策略的基本思路,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基本内涵、理念渊源、生成机理、现实境遇和建设理路等。其中,对基本内涵的解析主要在于廓清研究对象的“事质领域”,阐明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概念、结构、特征、价值等学理问题,这是本书的基础性工作;对理念渊源的追溯主要在于开阔理论视野,以便从古今中外的经典思想观点中汲取理论养分,强化本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对生成机理的探究主要在于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生成、通达、变化的条件、过程和规律,着力填补目前本研究领域的薄弱点乃至空白点;对现实境遇的研判主要在于观照现状、挑战和问题,以便理论联系实际、聚焦现实问题;对建设理路的探索主要在于解决策略问题,用以指导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建设的具体实践,这是本书的最终落脚点。

本书的预期目标,是在吸收借鉴相关思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研究的理论框架,阐明上述主要论题,并提出一些理论创见,为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建设提供必要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根本方法上,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等原则方法。在具体方法上,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本书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和“说服力”这两个主题词,扩展到“思想政治工作”“说服”“信服”“认同”等相关主题词,从不同学科视角广泛搜集各种经典著作、学术著作、学术论文、报刊资料等相关文献,并借助中国知网、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等各种网络途径,进行更全面的文献检索。在此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深入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全面掌握本研究领域的学术历史和新近动态,综合评述并吸收借鉴有价值的思想观点,进而建构和完善本书的理论框架。

2.系统研究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并与社会环境深度交融的复杂系统,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生成和变化,同样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外各要素的交互作用。本书将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视为一个集成性、流变性的影响力系统,对其结构、特征、价值、生成、通达、流变以及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等相关方面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系统分析,遵循从要素到功能、从内因到外因、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进路,构建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路径。

3.跨学科研究法

在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属性的同时,本书还从教育学、传播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跨学科视角,合理借鉴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科学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相关问题进行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比如,借鉴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基本结构等进行分析;借鉴传播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过程、受教育者接受心理等进行分析;借鉴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对执政党和政府的政治权威及公信力等进行分析。

除了以上三种具体方法,本书还局部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即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历史进行简要梳理,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例进行具体分析,对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适度比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