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章 愚昧无知or域外天魔
听到庄教授的话,朱阅顿住脚步。
他哎了一声,然后带陆航重新返回办公室门口。
从两排塞满丛书资料的书橱之间,轻轻一拽,拉出来一扇带万向轮的黑板,大概有100寸电视那么大。
上面层层密密列满了各种方程式和坐标系,看起来杂乱无章。
朱阅对陆航笑道:
“你别介意,庄老师忙正事的时候不喜欢被打断。你就先看看这些式子吧,应该是老师拿来考你的。”
然后他凑过来小声说:
“庄老师向来眼光挑剔,这次肯出题考你,是多少人都梦寐以求的机会呢。一定要把握住呀,好好表现,加油!”
说完,他就默默退到了一边去。
陆航噢了一声,抬头去看黑板上的方程。
虽然不明白朱阅为什么带自己见庄国栋,但从原主的记忆中,他知道这位庄老师可是东航工程学院鼎鼎有名的教授。
精通轨道力学、空间科学、航天发动机,同时也是载荷任务专家。
很快,陆航就将黑板这些方程和坐标过目了一遍。
看起来像是某型火箭的发射数据,并且涉及到一些高难度的微积分运算。
对他而言虽然有些难度,却也不至于被难倒,更没必要服用一颗神经元加速剂来开挂解决。
就在陆航思忖庄教授想让自己根据这些数据,算什么的时候,一只粗糙褶皱的手伸了过来。
只见庄教授拿板擦将后面的一大段式子都擦除了。
站一旁的朱阅恭敬的喊道:“庄老师!”
陆航也学着喊:“庄老师。”
面前这位便是东航工院享誉盛名的庄国栋了。
他穿着一件的确良衬衫,戴一副玳瑁眼镜,抿着刚毅而扎实的嘴唇,默不作声擦黑板。
在他身后还有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一脸好奇的瞅着这边。
与想象中的高知形象不同,庄国栋属于高大孔武那一型的。
虽已年届半百,但神态正气凛然、富于威仪,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疏离感。
将黑板擦去一半后,庄教授才转身看向了陆航。
“今年挑战杯竞赛的一等奖方案,是你写的?”
陆航不卑不亢的点头,“是我。”
“找人帮忙了没有?”
“没有!”
“你在我面前,最好说实话,我不喜欢撒谎的学生。”
庄教授抬了一下老花镜,犀利的目光从镜片底下透出来。
他的声音严肃冷硬,并没有咄咄逼人,却足矣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陆航依然面色平静道:“不知道庄老师是在怀疑什么呢?”
“知道从地球发射探测器到太阳系,要涉及到多少运算吗?”
“报告老师,根据挑战杯的题干限制,至少涉及到二体引力的动力学方程数值积分、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双曲线逃逸轨道公式、行星间转移轨道公式等,大约有近千个运算!”
“还有呢?”
“还有行星相位窗口的分析计算、利用开普勒求解轨道段的计算等。”
庄教授问得威严,陆航答得利落。
一旁的朱阅已经悄悄开溜了,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揪住衣角问:“师兄,这人是谁啊?”
朱阅小声嘀咕,“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见陆航还算干脆,庄教授问道:“半个月的竞赛时间,你一个人就搞定别人一个团队的计算量,怎么做到的?”
然后他恍然大悟的样子:“是不是出去借电脑了?肯定不是学校机房的电脑,那就是去了中关村、或者是海淀图书城那边?你小子人脉可以啊,这都能借着。”
陆航摇了摇头,“老师,我只用了计算器而已。”
庄教授显然不信:“反正你承不承认,我也没工夫去中关村查。不妨这样吧,既然你能一个人搞定一个团队的计算,那说明航天工程学、轨道动力学、微积分和解析几何都不在话下了?”
陆航谦虚道:“微积分和解析几何只能算的上熟练,不敢说精通。”
庄教授哪管他,指着黑板道:
“这是之前我们估算过的长城五号发射坐标,我把结果擦掉了一些。你能根据现有的这堆数据,用格拉姆施密特方法构造出正交多项式吗?”
陆航扫了眼,点头,“没问题。”
“嗬嗬,才考虑了几秒就敢答应,有点底气。那再用这堆数据,组建起弗莱纳标架呢?”
陆航依然痛快点头,“也没问题。如果您觉得还不够刁钻的话,我也可以用弗莱纳标架和欧式坐标分别写出来。”
这时,庄教授看他的神情带了几分欣赏,
“小伙子,先别着急吹牛。说吧,给你多长时间,能把格拉姆施密特的正交多项式,以及弗莱纳标架、欧式坐标写出来?”
陆航竖起三根手指。
“三个小时?行,我等你写出来。”
“庄教授,30分钟就够了,不过我需要一个计算器。”
一旁的朱阅和两名研究生都惊掉了下巴,难以置信的对视一眼。
又摇了摇头,觉得这牛吹大了。
庄国栋答应了,“那好,我给你半个小时!”
陆航最终如愿以偿拿到了一台西门子的计算器。
这是1969年轨道伙伴组织CNA成立后,由西德引进的一款机械计算器。
除了加减乘除,以及简单的平方开方、三角函数和指数对数外,没有更高级的运算程序了,比东瀛的卡西欧差得远。
但对陆航来说足够了。
尽管他相信自己的心算速度,却也不愿在这种鸡毛蒜皮的小测验上浪费脑细胞,能偷懒则偷懒呗。
摸着光滑的塑料外壳和橡胶按键,陆航叭叭叭的敲起来。
另一只手握住粉笔在黑板的空白处撰写公式。
等庄教授去洗手间后,屋里的朱阅还有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蒋松、周茉才敢议论起来。
朱阅佩服的说:“除了二师兄,我还没见过有学生能在庄老师的气场下,气定神闲的呢。”
周茉说:“看起来好像挺厉害的,敢保证半小时建出弗莱纳标架和欧式坐标的,不是愚昧无知就是域外天魔!但东航要有这么厉害的学生,早该被发掘出来了呀……”
蒋松则疑惑道:“这小子什么来头啊,值得庄老师这么认真对待?”
于是朱阅转身来到庄教授的办公桌前,找到了自己交过来的那份冠军方案,拿过去给蒋松和周茉。
“你俩看看吧,这是今年挑战杯的一等奖方案。这小子仅用了6年,就让探测器飞出日心距40AU的距离,厉害吧。”
蒋松和周茉,迫不及待的翻阅起来。
能成为庄教授座下的研究生,这俩人的学术水平也不是盖的。
很快就将陆航的方案浏览完,并各自得出了结论。
周茉抿了抿嘴:“难怪被庄老师这么看重,果然有两把刷子,本科阶段就能写出这样的方案。”
蒋松却不以为然,“逃逸太阳系而已嘛,而且省略了那么多变量。这道竞赛题目我来做的话,也能将总逃逸时间收敛到六年之内的,没必要这么一惊一乍吧?”
朱阅反问他:“以你当年读大三时的水平,也能半个月写出来?”
“这……我……”
蒋松支吾不语了。
这时,周茉清脆的咳了一声,提醒俩人庄老师回来了。
朱阅和蒋松循声望去,只见教授正一脸肃然动容的盯着陆航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