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法则:不卷不焦虑,做更多对你重要的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怎样使用本书

回望我刚当医生时的第一年,那段时期很痛苦,我也还远远没有今天这些发现,大部分的理念我都是在当医生几年以后才领悟到。我当时无休止地轮班,努力利用看病间隙的短暂休息时间开展我的工作效率研究。但即便是一些初步的发现,也足以让我与工作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当我开始放下对自律的执着,转而专注于让自己工作时感觉好一点,我可怕的轮班工作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很快,我的心情也开始好转。我还记得,在我发现“好心情生产力”理论几个月后的一天,我给一位年长的患者看病。她说:“你知道吗?医生,你可是这里第一个整个星期都在微笑的人。”

这些新的理念不仅改变了我的行医方式,也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方向。多年来,我第一次看到了工作之外的诸多可能:我的友谊、我的家庭和其他我所热爱的事,此前,这些都被我忽视了。不久以后,我就想分享自己的发现。当时我已经运营一个YouTube账号好多年了,我曾在上面发布我的一些学习技巧和技术评论。现在,我开始分享我从心理学以及神经科学中学到的这些实用知识。我把自己当作“小白鼠”,不断检验我所学到的理论以及我觉得可能有效的一些方法。

随着我提出的“成功不必与痛苦挂钩”的激进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我开始收到越来越多读者的邮件。通过把我分享的方法付诸实践,有的高中生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有的企业主收入翻了一番,还有一些父母们更好地平衡了工作和家庭生活。即使是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在疲于奔命的工作中,也发现了新鲜的活力、满满的动力和全新的方向。

我自己也是如此。我读得越多,我的思想就越成熟。遵循着我学到的理念和方法,我逐渐意识到自己需要从医学中暂停下来,去追求一些新的东西。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知道自己必须要写这本书。本书所包含的内容,绝不是又一套让你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更多工作的效率体系。它帮助你了解如何做更多对你重要的事情。它将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所爱,了解什么才是你真正的动力。

我的方法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针对“好心情生产力”的不同方面。第一部分解释了如何利用“好心情生产力”来为自己提升能量。它介绍了支撑积极情绪的三种能量源——玩、权力和人,并说明了如何将它们融入你的日常生活中。

第二部分探讨了“好心情生产力”如何帮助我们克服拖延症。你将了解到让我们感觉糟糕的三个“障碍”——不确定性、恐惧和惯性,以及如何克服它们。当你消除了这些障碍,你不仅能克服拖延症,心情也会更好。

第三部分探讨了我们如何长期保持“好心情生产力”。我们将深入探讨三种不同类型的倦怠:过度疲劳倦怠、耗竭性倦怠和错位性倦怠。我还将介绍如何使用三个简单的法宝:保存、充电和调整,助力我们保持长久的好心情,不仅仅局限于短暂的几天或几周,而是能够维持几个月甚至很多年。

本书每一章都有部分关于实用技巧的内容。但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你提供一堆烦琐的任务清单,而是为你提供一种哲学:一种关于工作效率的新思维,你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我希望你在阅读本书后,能成为一名业余的“生产力科学家”:能找到一些对你有效的方法,放弃一些无效的方法,并准确地找出能让你心情好并取得更大成就的方法。这就是为什么每一章不仅包含3个简单的、有科学依据的观点,帮助你重新思考工作效率的问题,还包含6个你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实施的“实验”。如果这些实验对你有用,那很好;如果没用,也算是一种有益的启示。不过,读完本书,相信你已经拥有了一套工具包,帮助你将“好心情生产力”运用到你的工作、你的关系和你的生活中。

我希望你能像我一样,发现本书的理念对你有效。因为如果说我从潜心研究“好心情生产力”这门科学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它适用于各个领域。它能把艰巨的任务变成富有吸引力的挑战,帮助你与同伴建立深度的关系,并让你与日常事务产生有意义的互动。

通过理解并实践让自己拥有好心情的方法,你不仅会改变自己的工作,也必将改变自己的生活。

“好心情生产力”这一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它能改变一切。它告诉我们:如果你曾有过在水下游的感觉,你不必满足于漂浮在水面上。你可以学会游泳。

让我们潜入水中吧。


[1] 本书中的“效率”“生产力”均译自英文productivity一词。——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