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进击的傻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红包

何雨柱是没听到,要是听到了非把贾张氏喷死不可……合着他和秦淮茹还没结婚呢,他的工资都被分配好了?

何雨柱的工资已经不是37.5元了……当初他得罪了李主任,被下放到车间,可后来李主任又需要何雨柱了,后者却说什么也不回来。

最后李主任没办法,许诺涨工资,何雨柱也不回来,刘岚亲自来劝,也不行……最后用的办法就是公然承诺他从食堂带饭,这才打动了他。

没办法,秦淮茹那三个孩子个顶个的娇贵……就拿阎埠贵家来说,老婆孩子都指望他的工资生活,可老师的工资能有几个钱?一窝孩子包括他自己,都面黄肌瘦的,这才是正常的展开方式。

可你看看秦淮茹家,贾东旭死后,贾张氏和三个孩子不说消瘦了,个顶个肥嘟嘟的,包括秦淮茹如,那体态……啧啧!就不说了。

这是谁的功劳?

傻柱子啊!

刚开始可能是因为道德天尊易中海的一次绑架……同一个大院,你又没家没业的恰好有能力帮助老贾家,帮帮呗。

救人救活,老贾家都这个样子了,又不用你掏钱,帮帮呗。

一点儿小钱而已,帮帮呗……

就这样,在一次次的道德绑架之后,绑出了洗脑的效果,原主不但没有被吸血的感觉,反而有一种超然于其上的感觉,自己以为是救世主。

如果原主这时候碰到何雨柱,何雨柱就会告诉他一个新名词——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虽然原主和那群人不一样,但性质差不多,都是绑架者被被绑架者的关系。

何雨柱在离开院子的时候,只觉得背上凉飕飕的,他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

季翰芝和卫凝霜虽然回城了,但他们的生活费只有每个月寥寥无几的补助,连最起码的生活都保障不了,否则也不至于看个病都要卖文房四宝的地步。

何雨柱在买了季翰芝的文房四宝后,对于这个时期文化人的苦难有了直观的了解……可是要因为这个就让他把东西还回去,那是万万不成的。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何雨柱肯,季翰芝也是绝对不允许的……那个时代的文人,真的很有风骨。

可惜!

那个时代也是文人的风骨被摧残的时代,以后就只有愤青了。

何雨柱索性就以传授太极拳为名频频来季家,而且他知道季翰芝夫妇不愿意平白受人恩惠,总是以各种借口直接拿食物过来……就在年三十前夕,他还送了一块肉过来,夫妻俩也得以在三十晚上吃了顿饺子。

季翰芝夫妻俩刚刚送走几位结伴过来坐客的老友,还未坐稳当,就听到院门‘咚咚咚’的被敲响

“谁啊?”

卫凝霜答应着,起身应门,身后季翰芝扬声:“肯定是柱子!”

卫凝霜不信:“现在是上班时间,他怎么能够出来……”

说着话,卫凝霜就打开了院门:“哟,真是柱子,这是才下班?”

何雨柱笑呵呵的:“卫大妈,今天我要出趟任务,就便溜过来给二位拜年。”

卫大妈,这个称呼很接地气,卫凝霜可以发誓,在过去的七十年里,她从未用过这个称呼,也从来未曾想过自己被人如此称呼……但从眼前这个年轻人嘴里蹦出来,竟是如此的耐听。

“你这孩子,领导知道会有意见的。”

卫凝霜责备地看着何雨柱,不知不觉的,她已经将他当自己的孩子看待了。

“不会。就是领导通知我的。”

说话间,何雨柱推车进了院子,然后回身将院门关上。

何雨柱把车支好,拎着饭盒,搀扶着卫凝霜进屋坐下,然后给二老行了个抱拳礼:“祝两位教授身体健康,平安如意,事业再创辉煌!”

“过年好,柱子。”

卫凝霜乐得合不拢,对季翰芝道:“翰芝,还不拿出来!”

“红包就免了吧。我还有事……卫大妈,中午食堂打了两个菜,我琢磨着您二老凑合着吃一顿,也免得现做了。”

何雨柱把网兜递过去,卫凝霜张张嘴却最终无奈地摇摇头,把网兜接过去……再说什么感谢或者拒绝的话,那就真成了矫情了。

“真的不要红包?”季翰芝问何雨柱。

“真的……”

何雨柱忽然灵机一动:“既然您坚持要给,那我就勉为其难的收了。”

季翰芝气乐了:“还‘勉为其难’,合着我还求你收红包。”

话是这么说,他还是回里屋……片刻之后拿了一个红包袱出来。

何雨柱看出他眼中有些不舍,但还是递给了何雨柱。

“季教授,这个……大红包我受不起,请您收回!”

“长者赐,不敢辞!”季翰芝脸色一沉。

“得,您既然这么说了,我就收下了。”

何雨柱原本只是觉得这个包袱肯定是值钱的东西,收下来不安心,但既然有这话……何雨柱觉得自己也算是又当又立了。

“打开来看看。”

卫凝霜这会儿回来,把刷干净的饭盒还给他。

看了季翰芝一眼,何雨柱搓搓手:“那我开红包了!”

说罢,双手握在一起,跟赌徒掷骰子似的往手上吹了一口气,才去解包袱上的结。

季翰芝被他气乐了,但点点他也没说话,卫凝霜则是露出姨妈笑看着何雨柱。

包袱的外形轮廓看着是个盒子,解开后……依然是个盒子,打开盒子看,里面有一本字贴……这个认识,是寒食帖。

“认识吗?”季翰芝问道。

“《寒食帖》又名《黄州寒食诗帖》或《黄州寒食帖》。是苏轼撰诗并书,墨迹素笺本,行书十七行,129字,真迹现在好像是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是何雨柱老底儿了,不是他懂收藏,而是他学书法的时候,一些古今著名的字帖他就算没临摹过,也听说过相关的故事,像寒食帖这么有名了,自然也听过。

季翰芝点点头:“还有呢?”

还有……何雨柱拿起《寒食帖》翻来覆去的看。

这当然不可能是真迹,那就是临摹者了……何雨柱的目光落在后面的落款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