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携交州扶季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3章 南郡之谋

刘备听及此处,神色也变得古怪起来,看向一旁正用帛巾擦拭嘴角的诸葛亮,

为何智谋之士皆是如此谋划?就无其他两全其美之法?

他坚持半生道义,实在不想谋夺同为宗室,且与自己有庇护之义刘表基业。

“且容我细思……”

诸葛亮听到刘备言语,不由摇头,今天下丧乱,主公却仍坚守道义,实为难得,

然却为其争霸天下,重振汉室设下重重羁绊。

但纵有几度起落,他却仍能不忘初心,这不正是自己追随与他的原因吗?

“哎……”

士绍也知刘备顾虑,说实在,现在刘表看起来尚算康健,让刘备现在谋夺荆州,也确实不太现实,

当刘表病重,有机会谋夺荆州,曹操又该南下了,

只能说刘备时运的确不济。

士绍便道:

“刘豫州既不愿谋夺荆州,那便需控制江陵,以便联络益、扬,曹公南下之时,方有抗衡可能……”

这是历史上将要发生之事,士绍提前说出来,也确实找不到其他更好办法,索性让刘备提前据有江陵。

诸葛亮却大摇其头:

“子麟之计虽好,却颇难实现……”

见士绍不解,诸葛亮便解释道:

“宛城、江陵,荆州之精华也,

宛城残破,且为曹操所据,兵乱之祸常有,致民众南迁,方有襄阳繁华;

江陵者,水陆要冲之地,货殖交往之所,周遭良田万顷,户口殷实,刘荆州之禁脔也,故以蔡德珪掌之,

今主公弃新野而就樊城,虽得刘荆州信赖,却仍不足以与蔡德珪相论!”

他转而笑容玩味看向刘备:

“且刘豫州接纳主公,本就为北抗曹公……”

士绍摇头,这些他自从与蔡氏冲突,在郑铭府上便大致明白其中利害,知道让刘备直接接管江陵不现实。

但可以间接掌控啊,比如让刘琦前往。

据郑铭所言,刘琦与蜀中杨氏颇为亲善,

而杨氏因为士绍原因,也资助刘备不少,这完全可以联络起来。

且当下刘表几个儿子中,刘琦是最为他所喜爱。

于是士绍便道:

“蔡德珪任南郡太守多年,因其行事霸道,多为江陵氏族所恶,

今刘豫州不妨借蔡德珪治家不严,污侮刘荆州声望之际,提议免其南郡太守之位,让公子琦暂代,

想必刘荆州十分乐意。”

的确,当下蔡、蒯两家势力确实太大,刘表明显有限制两家势力打算,

当时刘表让蔡瑁但任南郡太守,是因为其手中兵力有限,不得已借助蔡氏,将这荆州精华之地掌握,

现在刘表觉得蔡氏已对自己统治荆州产生掣肘,拿下蔡瑁南郡太守,削弱蔡氏的确可能。

如果刘备提议让刘琦出任南郡太守,相当于直接削弱蔡氏势力,将南郡掌握在刘表手中,加强他对荆州掌控,刘表是极有可能同意的。

刘琦将会因为刘备推荐他但任南郡太守,而对其感激,进而与之结交。

如此岂不达成刘备间接掌控江陵的结果?

士绍言毕,刘备、诸葛亮也不绝眼前一亮,这未尝不是一个两全之法。

刘琦掌控江陵,刘备驻扎樊城,纵是曹操来攻,蔡、蒯这些荆州氏族纵然想做内应,二刘南北夹击之势以成,他们也没那胆子。

届时再结盟益、扬,共抗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