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万寿帝君名符其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章 朝会开启

“身化乾坤道蕴真,莲开九步印玄痕,三花聚顶通玄牝,一气周流贯道根。”

乾清宫内,朱厚熜紫气贯身,通流周天,而额头眉心处一朵九瓣莲花隐现。自入主乾清宫后,他的修为已经可以触动泥丸宫,神思大涨,而神思一涨统御万象之力便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朱厚熜伸手一招,乾清宫内卷起一阵清风,随着朱厚熜的操控,清风汇聚于掌间,一个小型龙卷风就此出现,如果朱厚熜放开对它的操控,乾清宫内瞬间就会一片狼藉。

不过朱厚熜可没有拿自己家底做实验的想法,龙卷风徐徐散去,只留一股看似微弱实则强有力的劲风,朱厚熜随手一拂,劲风裹挟一柄金击子落到朱厚熜手中。

“𪠽……”

金声玉振之音,凝霜簌簌,太和相应,清越悠长,绝而复起,徐徐方尽。

在门外等候的黄锦和陆炳,听到玉罄之声立刻推门而入,而等他们进来时玉罄之声方才消散。

不过令朱厚熜没想到的是,陆炳刚一进来,直接就扑通跪地了。

“陛下,臣办事不力,有负圣恩。”

陆炳磕头在地,不肯起身,显得非常自责。朱厚熜一看就明白这孩子是吃了瘪了。

“是跟丢了?”

陆炳闷闷一声回应,黄锦上前轻声补充道:

“查出来个如意苑,专门给官员们提供休闲场所,来往官员非常多,但是如意苑背后的人没跟住,让他跑了,只知道是个姓刘的约摸30来岁。”

“既然查到了如意苑,那还在等什么?人跑了地方可还在,如意苑是何时建立的?资金是哪来的?第一批客人是谁?那个姓刘的,为什么只透露了一个姓?这些问题你不去好好想想吗?”

朱厚熜思索片刻就抛出了一大堆问题,让下方的陆炳头埋得更深了,活像个在找地缝钻的穿山甲,见此状况,朱厚熜笑声道:

“行了,少在这里摸鱼,赶紧去办公吧,没抓到人也没什么不好,这次想必又能揪出不少害群之马吧?趁着这次机会把锦衣卫和东厂彻底掌控!”

陆炳听罢重重一磕头,想要表明决心。然而只听咔嚓一声,地板坏了!一脸懵圈的陆炳,用求救的眼光看向黄锦,黄锦眼睛一闭,露出无奈的苦笑,朱厚熜叹了口气,说道:

“给他记在账上,从他工资里扣,还不快滚?想把这都拆了不成?”

陆炳急忙起身离去,连谢恩都忘了,这个与朱厚熜岁数差不多大的少年还尚显稚嫩,除了武功,别的手段还差的远。

……

天色依旧暗淡,可是京城里已经有零零散散的人走出房屋,他们源自四面八方,却最终汇聚同一个地点,大明午门!

这便是大明的早朝,官员们在夜色漆黑时,就要准备动身来到午门集合,虽然午门处,有东西朝房用以安置群臣,供其休息。

然而实际上只有地位高的人,才能有座位,有包厢,有茶水食物。至于剩下的人只能乌泱泱地聚在一起,连个座都没有,能喝上口水就不错了。

此刻内阁四阁老聚了一包厢,六部尚书又聚了一包厢,只不过明显六部尚书那边人更多。

“王尚书,此次朝议我等绝不可让内阁策划于密室,行党同伐异之举,舍我等性命也要为天下官员搏一个公平!”

“不用你们说,老夫省得利害。”

怒颜微张的大明骂神,仿佛随时都准备开喷,即便是想拿王琼当枪使的六部堂倌,也不是很想和这家伙交流,一切都是形势使然。

“咚咚咚”

“𪠽𪠽𪠽”

威严的鼓声将等待的朝臣惊醒,他们立刻整理衣冠,振奋精神,朝会礼仪可不能马虎。

鼓声结束后,随着悠扬绵长的钟声响起,禁军缓缓打开紫禁城的两侧掖门,然后肃立在侧。

官员们井然有序地从掖门进入,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只是武官那边两相对比之下,显得非常单薄。

而在入宫之后,官员们非常默契地开始按品级排列,虽无声却效率极快,至金水桥时正好排列完毕,众官员依次过桥。

此时纠察御史分立队伍两侧进行监督,凡是看到仪态不端正,有失体面者都会拿出小本本记录在册,所以上朝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啪”

伴随一声鞭鸣,朱厚熜龙行虎步,大步走到奉天门内的金台之上,一双神目凛然生威,下方群臣顿感无声的压迫袭来。

直到鸿胪寺官员唱喝“群臣入内”,众人才感觉到如释重负。

杨廷和神色莫名地看了上方一眼,这个他选定的少年天子,似乎完全不像他想得那样,这场朝会他能达成所愿吗?杨廷和紧紧了手中奏本,平复了一下心神,稳步向前走去。

在所有官员到达指定位置时,众人一同行“四拜一叩”之礼,这是简单的御门听政朝会,无须行大朝会的“五拜三叩”之礼。

麦福以司礼监掌印太监之名开启朝会序幕:“早朝开始!”

朝会之上,众人神色各异,眼中似有刀光剑影,然而他们任由心中激荡,面上却都沉稳非常,想要后发制人!

在处理了几桩不痛不痒的奏报后,杨廷和一抖衣袖,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心中决意已下,杨廷和以隆重的姿态行鞠躬之礼,而后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本,大声朗读道:

“内阁大学士杨廷和谨奏:

伏惟陛下新登大宝,乾坤更始,万象维新。值此鼎革之际,正宜整肃纲纪,清理弊政,以成圣君。

今我大明,首要之患在于冗员,其虚耗国帑,壅塞政令,败坏吏风,已成积羽沉舟之势,不可不清,为陛下计,为大明计,为天下计,臣等恳求整顿吏治,裁汰冗员!”

随着杨廷和念完开头,内阁三位阁老也一同站出,齐声高呼:

“臣等恳求整顿吏治,裁汰冗员!”

语毕之后,杨廷和合上奏本躬身高举头顶,言辞恳切地说道:

“此奏本之中对于冗员之患有详细陈述,还请陛下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