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综:你二世祖,比你爹富什么鬼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

“找沈弼?”何船王猛地睁开半阖的眼皮,惊异地打量着儿子。

他没想到这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竟能看透商战背后错综复杂的金融关系网。

前世李黄瓜放弃九龙仓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当年怡和洋行搬出汇丰大班沈弼施压,迫使利黄瓜不得不卖个人情。

而李黄瓜选择将股份转给何家而非怡和,正是看中何船王与汇丰的特殊关系——作为首位华人董事,何船王与前后两任汇丰掌门桑达士、沈弼都有过命交情。

“您别忘了,三年前女王亲自给您授的BE勋章,李黄瓜现在可还没这待遇。”

何风云轻点桌面提醒道。

这份1975年获得的爵士殊荣,利姓商人要到1981年才能拿到,足见何家在英资体系中的地位。

何兆隆此时插话:“怡和这两年陆续撤资东南亚,对港岛产业确实不如以往上心。上周他们刚卖掉铜锣湾的货仓,我看是真打算收缩战线了。”

“但要让百年洋行拱手相让九龙仓,光靠持股比例还不够。”

何船王转动着翡翠扳指沉吟道。他比谁都清楚,这些老牌英资企业最看重体面退场。

何风云将准备好的文件推过去:“所以需要沈大班当说客。汇丰手握17%九龙仓债券,加上我们明暗两路的34%股权,只要沈弼愿意配合触发全面收购条款,怡和只能坐在谈判桌前。”

大班,其实就是广东话,也就是董事长的意思!

年轻人特意调出怡和近年财报:“他们现在负债率高达70%,正急需现金流回血。我们给出每股55港元的收购价,比市价溢价20%,足够体面了。”

这个数字恰好卡在怡和心理价位,既保全对方颜面,又避免陷入竞价泥潭。

“沈弼作为汇丰银行的大班,完全可以作为这个中间人,去帮我们出面!”

何船王则是略微皱起了眉头。

“我跟沈闭关系是不错,不过沈闭去年刚上任大班,如今局势未稳,他未必会帮我们出头!”

何风云语气沉稳地继续分析:“沈大班新官上任,确实需要业绩稳固地位。但如果我们能帮他甩掉和记黄埔这个何袱呢?“

此言一出,始终闭目养神的何兴平猛然睁眼,浑浊的瞳孔里精光乍现。

何船王捏着雪茄的手顿了顿:“你是说用和黄股份当谈判筹码?“

他太清楚汇丰的困境——当年注资1.5亿救活和黄,换来22.4%的股权却成了烫手山芋。这家连续七年亏损的企业,如今负债高达5.8亿,简直是汇丰账面上的毒瘤。

“正是如此。“何风云展开财务报表,“和黄去年又亏了1.2亿,汇丰早想甩脱这个累赘。我们承诺以每股7.1元接盘,比市价高出三成,既给足沈弼面子,又能帮他清理不良资产。”

吴光照听得后背发凉。他这位小舅子不仅盯着九龙仓,居然连四大洋行之一的和黄都敢碰。

要知道此时的港岛商界,敢同时挑战怡和与汇丰的华人企业家,掰着手指都数得过来。

“但和黄现在就是个烂摊子......”二姐夫忍不住插话。

“所以这才是绝佳时机。”

何风云转动着钢笔,“汇丰急着脱手,我们低价接盘后重组资产。别忘了我手里还有沃尔玛股票作抵押,资金链完全撑得住。”

他隐去了微软的潜在价值,那家小公司现在虽不起眼,但未来会是撬动科技板块的支点。

何船王深吸一口雪茄,烟雾缭绕中想起1973年那个越洋电话。当年儿子精准预言石油危机,如今这番布局,恐怕又是盘大棋。

何兴平拄着拐杖在地毯上重重一顿:“风云这法子可行!我们替汇丰解决和黄这个烫手山芋,沈弼自然愿意当说客。”

老人虽不懂航运,但对地产金融门儿清——当年就是他力主儿子投资码头周边地皮。

何船王摩挲着雪茄剪沉吟:“但同时吃下两大洋行产业,港督府那边......”

话没说完,但在场众人都懂其中深意。眼下港岛仍是英资天下,华人财团若同时掌控九龙仓与和黄,难免触动政府神经,说不准会惹来麻烦。

“所以我们明面上只当汇丰的白手套。”何风云早有预案,“跟沈弼说清楚,和黄我们接手后只保留码头和地皮,其他产业分拆转卖。”

他故意没说后半句——那些待开发地块才是真正的金矿,至于利姓商人若想接盘零售业务,不宰他三成溢价都算亏。

吴光照突然插话:“可和黄现在负债五个多亿......”

“这正是我们的机会。”何风云调出报表投影在墙上,“他们旗下十二个码头有八个在黄金地段,光是中环三号码头的地皮,十年后价值就能翻二十倍。”

数字在幕布上跳动,看得二姐夫喉结滚动。

何船王眼底闪过精光:“当年你预言石油危机,如今又看准地产升值......”

他想起儿子十五岁坚持要买深水湾地皮,如今那块地皮市值,已然涨了三倍。

“沈弼要政绩,我们给;港督要平衡,我们做。”

何风云合上文件夹,“等吃下九龙仓,再慢慢消化和黄资产。汇丰那边,我建议用股票作抵押,贷款两亿美金备用。“

听到这个数字,连见惯风浪的何船王都眉梢微动。最后,又微笑点头。

前世也是沈弼出手,汇丰给何船王几亿贷款,让何船王一举击败了怡和洋行,拿到了九龙仓的控制权。

甚至于后来在李黄瓜登顶华人首富的过程中,此人也是出力甚大。

不过这货面对大陆,可没什么好心思。

说了就是打造一个大家都是自己人的形象,然后等着一路绿灯。

最典型的就是他的代理人,说好的投资然后提供就业拉动经济,实际上大多都是把地一圈,弄几个隔板一挡,先围他个十年八年,逼不得已就弄几个铜钱破碗的说是有考古遗迹,在找几个穿眼睛戴口罩的拿把铁铲几个毛刷,酷嗤酷吃,又是个三年五载,卧底都没它工龄长!

最后读城市发展规划,赌市场经济提升,写个澄清报告,说遗迹什么的都是误会,把地一卖,资本直接全部外流。

何风云当然不会直接露出对这老小子的不满,心里却也会防着这家伙。

房门忽然间被敲响,来人是何风云的母亲,黄秀影。

“三叔他们到了!”

何船王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兄长下有幼弟,连同四位姐妹,何家算得上枝繁叶茂。

不过家族产业大半是他白手起家打拼而来,其他亲戚多是跟着沾光。

“都到齐了就开席吧。”何兴平拄着龙头拐起身,到了他这个年龄,最喜欢的,无非就是子孙满堂,环绕膝下。

随后何风云扶着爷爷走了出去,跟家里这些亲戚见了面,寒暄了一番。

而待到宴席散场时,他却并未留宿山顶大宅,而是独自驾车下了山。

黄秀英回到卧室时欲言又止,望着正在看报的丈夫终于开口:“这孩子又去找那个电视明星了?”

“随他去吧。”何船王抖了抖报纸,“年轻人谈个恋爱而已,总比瞎创业强,没准风云也只是玩玩。”

“那赵小姐比他大五岁呢,这都交往两年了......”

黄秀英拧着真丝睡袍的腰带,她显然不觉得两人仅仅是“玩玩”的地步。

“前些天周爵士夫人还问我,要不要给她侄女牵线……”

何船王摘下金丝眼镜揉了揉鼻梁:“阿云心里有数,当年他十五岁就敢拿零花钱炒原油,如今二十岁要接手九龙仓,这些儿女情长……”

总之,只要不是明媒正娶,两个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就是真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他们何家的门楣,也不是那么好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