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5章 龙骨泣血
龙江造船厂的晨雾裹着桐油香,陈海生站在船台斜坡上,看三千工匠如蚁群穿梭在宝船骨架间。这是他首次参与官船督造,掌心摩挲着工部新发的黄铜规尺,尺身上“永乐二十一年制“的阳文还带着铸模的余温。远处十二艘宝船的龙骨正在合拢,朝阳将涂满桐油的柚木染成琥珀色,恍若巨鲸浮出金色海面。三个月前接到调令时的雀跃仍在胸中鼓动——他终于要亲手触碰大明宝船的魂魄。
“陈书办请看这批暹罗神木!“工部主事王元敬的乌纱帽翅扫过木垛,惊起几只啄食虫蚁的灰雀。海生俯身轻抚木材断面,新刨的木纹本该散发着松脂清香,却混着某种刺鼻的药水味。指尖突然传来诡异的温热,他触电般缩手,发现指腹沾着暗红树脂,那液体竟如活物般在木纹间蜿蜒,顺着他的指节滴落,在船台青砖上绽开血珠般的圆斑。
驼背的老匠人赵九斤突然剧烈咳嗽,烟斗里的艾草灰洒在新伐的柚木上。海生注意到老人握刨刀的手在颤抖,混着木屑的汗水正将衣襟染成深褐色。“大人可知......“赵九斤的烟斗杆突然敲击木垛,火星溅在树脂上腾起青烟,“这木头在哭呢。“
王元敬的皂靴碾碎烟灰:“老赵头又犯糊涂!陈书办莫听这疯话,暹罗使臣说这是新培植的速生木......“话音未落,船坞深处传来凄厉哀嚎。海生循声奔去,见三个工匠昏倒在船材旁,裸露的手臂上凸起藤蔓状血管,正随着树脂滴落的节奏诡异地搏动。他蹲身查看,发现工匠指甲缝里嵌着赤红木屑,像被某种毒虫蛰过的痕迹。
(七岁时的刺桐港)
父亲攥着他的小手抚摸百年老柚木:“好木头要长得慢,年轮紧实得像压舱石。“咸涩海风里,暹罗商船正在卸货,那些速生木散发着刺鼻药味。小海生看见工匠们将药水浇在树根,木材断面渗出荧蓝汁液,像中毒者呕出的胆汁。“记住,船工的命系在木头上。“父亲的声音混着浪涛,“催出来的木头没有魂,造出来的船就是棺材板。“
海生猛然回神,掌心已沾满暗红树脂。液体在日光下泛起珍珠母光泽,竟在船板映出扭曲的星图。赵九斤的烟斗突然指向西侧船坞:“大人该去验验丙字库的防水隔板。“老匠人浑浊的独眼掠过王元敬惨白的脸,烟斗磕在船材上的节奏,竟与海生怀中罗盘的震颤同步。
验工过程如同揭开腐烂的疮痂。丙字库的防水舱本该用三寸铁钉加固,海生却从接缝处抠出泡发的竹钉;工部账册记载的五十担精铁,实则是掺了煤渣的劣质锻铁。当他用规尺丈量水密舱间距时,黄铜尺身突然弯曲——本该三尺的间距,竟被压缩到两尺七寸!
“宝船不是秦淮河的画舫!“海生攥着变形的规尺,指甲在“工部监制“的铭文上留下白痕,“少一寸隔舱,飓风来时就矮一丈生路!“
王元敬的笑声像钝刀刮过船板:“陈书办年轻气盛,工部自有营造法式......“他突然掀开货舱苫布,二十艘小型福船泛着诡异的油光,“再说宝船耗资甚巨,这些福船才是正经进项。“
海生瞳孔骤缩。那些船板纹路与催生木如出一辙,船舱堆满贴着工部封条的瓷坛。当他揭开坛口,刺鼻的硫磺味混着星砂屿火山灰的粉尘扑面而来——这根本不是漕运商船,而是满载危险品的幽灵舰队!某个坛底隐约可见“爪哇贡“的朱砂戳记,让他想起三年前在旧港见过的火山祭坛。
“这是暹罗特制的防火砂......“王元敬话音未落,海生已掀翻三个瓷坛。黑色砂粒在阳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分明是混着水银的火山矿渣!他忽然明白这些福船的用途——它们吃水极浅的平底构造,正是为了在近海偷运违禁品。
暮色降临时,海生蜷缩在船材堆的阴影里。赵九斤的烟斗在黑暗中明灭:“二十年前老夫参与营造下西洋宝船,那时候的柚木要在雨林长够三十年。“老人独眼映着月光,“现在这些药水泡出来的木头,怕是扛不住马六甲的一道浪。“
海生摩挲着父亲遗留的《工料录》,泛黄纸页上的批注正在褪色:“凡木无魂,舟必倾覆。“他突然起身冲向工部账房,却在月洞门外听见王元敬的笑谈:“......那愣头青还想查福船?等郑和的舰队成了棺材板......“
夜风卷着桐油味灌入肺腑,海生攥紧的拳头缓缓松开。他想起临行前郑和的告诫:“造船厂的水,比爪哇海沟还深。“此刻他终于尝到这水里的腥膻——那是被药水腐蚀的木头、被克扣的工料、被篡改的图纸共同发酵的恶臭。
五更天,海生将变形的黄铜规尺埋进船台下的乱石堆。赵九斤的烟斗灰在石缝间拼出残缺的爪洼文,那是老匠人最后的忠告:“留痕待东风。“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宝船龙骨时,海生站在船厂最高处,看着催生木树脂在甲板汇成血溪。晨雾中,十二艘宝船的轮廓宛如搁浅的巨兽,而那些暗藏祸心的福船,正在江面投下毒蛇般的阴影。
在随后的三日里,海生暗中丈量了所有船材。他用父亲教的“三指验木法“——食指测硬度,中指触温度,无名指辨纹理——发现竟有七成木材不合规制。最触目惊心的是主桅用木,本该碗口粗的暹罗神木,芯材已被虫蛀成蜂窝状。当他用规尺敲击时,沉闷的回响中竟夹杂着幼童啼哭般的颤音。
赵九斤在某夜悄然塞给他半块船板残片。断面年轮扭曲如痉挛的手指,背面用艾草灰写着:“丙字戌时,验龙骨。“当海生如约潜入封闭船坞,发现二十根主龙骨正在药水中浸泡,木纹中滋生的赤红菌丝,竟与工匠手臂上的血管纹路一模一样。
海生在暴雨夜独坐未完工的宝船。檐角青花滴水瓦承接的雨水,在甲板汇成建文朝玉玺的篆纹。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像极了这些被催生的木头——在权力与利益的药水中畸形生长,连愤怒都显得如此无力。父亲临终前那句“真正的船工要活得比木头慢“,此刻在雨声中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