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揭秘思维的困局与破局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跳出舒适圈

公元前493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举兵攻伐越国都城会稽,越王勾践被迫投降。为保留一线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了范蠡的意见,降吴为奴。勾践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为了复国的梦想受尽屈辱。勾践的谨慎行事,使得吴王渐渐放松了警惕,逐渐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发愤图强,立志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

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床后尝苦胆,还让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自己到农田里和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赢得了越国人民的尊重和拥护,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强马壮,最后报仇雪恨,打败了吴国。

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们都敬佩勾践怀揣梦想、不忘初心、忍辱负重,实现越国灭吴的壮举。

很多人都被勾践的励志故事所折服,却很少人去关注事情的另一面,吴王为什么兵败呢?成功固然可贵,失败也能给我们带来启发。

吴国之所以战败,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当然是因素之一,各种兵法战略也是制胜法宝,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更重要的还是内部因素,所谓内因决定外因。吴王在打败越国之后,勾践臣服,夫差自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同时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疾苦,还听信坏人谗言,杀害忠臣伍子胥,导致国力衰弱、人才匮乏。这也是吴王兵败勾践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吴王能跳出舒适圈,始终不忘初心,坚持内修外攘、安邦恤民,吴国何至于兵败呢?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同样我们的人生也没有如果。

释迦牟尼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幼时受传统的婆罗门教教育,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加之对当时的婆罗门教不满,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终成佛教创始人。

中国导弹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又担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有着非常高的社会地位和富足的生活,然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毅然决定回到祖国的怀抱。尽管美国设置重重阻碍,甚至将他关进监狱,但仍阻挡不了他回国报效祖国的坚定意志。钱学森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祖国,并投身科学研究,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步入舒适圈、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感、形成自以为是的僵化思维模式是实现梦想的天敌。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要跳出舒适圈,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当然,跳出舒适圈并不容易,世间根本就没有既舒服又轻松的成功者,天上掉馅饼、不劳而获只能出现在梦境,只有通过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