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政策研究(1950~199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选题的原因和意义

官方发展援助作为稳定国际经济体系、缓解南北国际关系的外交行为,是发达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加拿大作为西方七国集团的一员,自二战后至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官方发展援助机制。作为综合国力为中等发达的国家,加拿大的发展援助与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及欧洲国家、日本在援助动机、参与过程及国际影响上都有很大的不同。选择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为研究对象,具有较为突出的研究价值。

1.官方发展援助是透视南北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重要视角

二战结束以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进行、市场经济的深入和社会福利体系的发展,人类在削减贫困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种成就在世界各地的表现是不平衡的。在少数发达国家,生产力高度发达,民众生活水平普遍较高,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而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很多国家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历史上长期积贫积弱等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多比较落后,在国际经济体系中也多处于被动的依附地位,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非常悬殊。由此,南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成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它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对地区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了挑战。

基于各种目的,在经济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及相关国际组织提供官方发展援助。作为一种经济外交行为,它体现了施援国的政治、外交、意识形态及对经贸利益的追求,对受援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外政策以及南北关系产生了复杂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益于认识发达国家外交政策的实质,对把握二战以来南北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2.官方发展援助是加拿大作为中等强国参与国际事务的关键领域

在当代加拿大的对外关系中,尤其是其与第三世界的关系中,官方发展援助政策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经合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成员,加拿大只有3700余万人口(2018年),从综合国力上看算不上大国,但官方发展援助规模和水平在发达国家中的排名并不逊色。加拿大参与国际发展援助始于1950年的“科伦坡计划”。2018年,加拿大官方援助额达到46.16亿美元。援助规模位居经合组织成员第九,仅次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瑞典、荷兰及意大利。[24]经历了70年的发展,加拿大政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援助机构、制度和策略。作为中等强国的典型代表,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理念的形成、援助法案的制定、援助项目的实施及援助效果的评价,与美欧大国有着诸多差异。从性质上看,加拿大的官方发展援助包含着维护自身及西方集体安全、促进本国经济贸易发展、提升自身国际地位以及向国外输出文化价值观等诸多的国家利益的考虑。另外,其发展援助与美国带有霸权主义倾向的援助诉求不同,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色彩,对受援助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官方发展援助政策彰显了加拿大国家及其外交政策中独有的特性,反映了加拿大作为中等强国参与世界事务过程中自身国家利益和利他主义的矛盾和纠葛。研究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对加拿大参与国际事务理念、范式、动机等方面的深层理解,有助于加深对介于大小国家之间的中等强国外交模式和相关政策的认知。

3.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研究对中国援外政策有参考意义

中国对外发展援助是发展中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在自身财力十分紧张、物资相当匮乏的情况下,开始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并逐步扩大援助范围。20世纪60年代中国提出的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等八项原则至今是中国海外发展援助的主要指针。[25]中国对外发展援助在很多方面与西方具有显著差异。出于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受国家利益的左右,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对外发展援助抱不友好的态度,特别是后冷战时期,中国对外发展援助规模日益扩大,西方某些国家对中国援助多有无端怀疑和指责。比如美欧一些国家,包括加拿大,一方面要求中国承担更多援助义务;另一方面又以固有的有色眼镜来贬低、污蔑中国援助为“帝国主义”,指责中国旨在以援助换取国家利益,对中国援助无端抵制和苛责。有感于此,本书以加拿大这一西方中等强国的典型代表为研究对象,旨在系统研究冷战开始到冷战结束初期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论、动机、内容、管理及其效果,展现加拿大对外官方发展援助的全景。本书通过加拿大个案的研究,有助于探索中等强国视域下西方国家发展援助的特点和本质,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