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3章 董昭说三将。
听闻张杨使者前来,三人先是面面相觑,而后露出惊喜之色。
“快请!”
正愁不确定张杨的态度呢,没想到张杨就派人过来,来的真是巧了。
片刻后,军帐帘子被士卒掀开,董昭便从外边进来。
“见过董先生。”白波三将起身见礼。
张杨很尊重董昭,基本上到哪都领着,并且总是言听计从。
自然而然,只要是有心人,都知道董昭的身份地位。
同时董昭作为使者,也说明张杨的态度很有诚意。
“大司马长史,拜见三位将军。”董昭抬手作揖。
“先生客气,您请坐。”韩暹挥手道:“来人呐,准备筵席。”
双方客套一番,宾主各自落座。
“敬先生。”白波三将齐齐举杯。
董昭举杯回敬,道:“敬三位将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董昭适时放下手中筷子,三将立即投来视线,知道要开始说正事了。
“此番大司马派我前来,乃是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
“大司马是什么态度?”三将目光灼灼看向董昭。
“大司马觉得...”董昭抚须道:“三位的行径略显偏激。”
“什么?!”李乐顿时就炸了,“小皇帝先杀杨奉,又让曹操来勤王。”
“明显是要将我等一网打尽,难道我等要坐以待毙吗?”
“小皇帝太过无情,从长安到洛阳这一路,若无我等保护、断后,天子焉能有今天?”
胡才继续道:“现如今要开始卸磨杀驴,我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没错,我们也不想出此下策,实在是天子太过咄咄逼人。”韩暹出言附和。
“车骑将军与卫将军倒也罢了,大将军怎么也跟着胡闹?”
董昭一副诧异的样子,道:“大将军是知道情况的,何故方寸大乱呢?”
“什么情况?我知道什么?你把话说清楚。”韩暹顿时急了。
董昭话音落下,韩暹就察觉到两道视线落在身上,充满着审视的意味在内。
“天子杀杨奉当时的情况啊。”
董昭不悦道:“你我二人都在场,大将军跟我装什么糊涂?”
“杨奉冲撞天子,罪该问斩,难道大将军不清楚?”
董昭继续道:“天子并非什么卸磨杀驴,而是杨奉不服天子的处罚,在御前口出狂言,这才落得身死的下场。”
“何况当时处理杨奉时,大将军也是点头的,怎么现在又不认账了?”
“我...我...”韩暹百口莫辩,道:
“这都是天子的计策,是他逼我点头的,否则我肯定不会对杨奉下手。”
“好吧好吧。”董昭一副不予争辩的模样,摇头道:
“算了,我奉命前来,也不是跟大将军吵架的。”
“大司马的意思是以和为贵,恢复之前的状态,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那怎么行?杨奉的事情怎么说。”李乐不满道。
“说什么说?人都死了还说什么?”董昭不禁反问。
“杨奉不提。”胡才紧接着道:“曹操的事情总要有个交代吧?”
董昭闻言伸手入怀,拿出一份圣旨递过去。
“曹操勤王本就是个误会,不过为了安你们三人之心,陛下还是写了一封圣旨。”
三人接到手中查看,内容也很简单,不许曹操前来勤王。
“这下你们放心了吧?”董昭抚须而笑。
“万一天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呢?”李乐质疑道:“嘴上说着不让曹操来勤王,暗中在下一道密旨...”
“车骑将军,您为何会问出如此愚蠢的问题?”
董昭一脸费解的模样,“兖州离着洛阳数百里路程,曹操若真来勤王,少说要走一个月的时间。”
“曹操到底有没有前来,您大可派遣斥候过去,看一眼不就行了?”
李乐顿时无话可说,一张脸臊得通红...
“在大司马的建议下,天子已经做出让步,下旨不让曹操前来。”
董昭继而说道:“三位将军也要做出退让,先让各自大军回营,不要聚在一起,免得出什么岔子。”
“如此,在大司马的见证下,天子与三位将军都各退一步,洛阳的局势就能恢复如初。”
“不行。”李乐拒绝道:“我等还是不放心,暂时先聚在一起,且观察一段时日再说。”
“可以。”董昭笑眯眯道:“车骑将军有拒绝大司马的权力,只要您不怕饿肚子,不知道能扛几天饿呢?”
“你!”李乐顿时色变。
张杨手握后勤大权,所有人都要看这位的脸色。
“谁不接受大司马的和谈提议,大司马就不给谁饭吃,否则天子凭什么妥协退让呢?”
董昭自傲道:“三位将军也是一样,听话才有饭吃。”
“我们要分开,那么天子与去卑呢?”胡才质问道。
“自然也要分开。”董昭不假思索,“而且天子已经答应下来。”
“只要三位点头,我立即派人前去通知,去卑肯定会离开城中。”
听完董昭之言,三将不由陷入沉思之中,心中反复权衡利弊。
“三位放心。”董昭幽幽道:“大司马也不想看到,诸位一个个都被收拾。”
“毕竟,若是你们都被处理掉,最后会不会轮到大司马头上呢?”
此言一出,算是说到三人的心坎上。
看来张杨也有顾虑,担心最后也被卸磨杀驴,有心保住三将。
“言语可以骗人,可行动不会。”
董昭提醒道:“自始至终,大司马都没奉旨进城护驾,而是一直待在城外。”
三人暗暗点头,这点确实没错。
与去卑不同,张杨始终没有带兵入城。
“三位将军乃是白波黄巾渠帅出身,脑子一热或许就敢攻打天子。”
董昭继续道:“但大司马与你们不同,正经的官员出身,做不出来这种事情,还担心在史书上遗臭万年呢。”
“所以,此次大司马保持中立,既不想让天子处理三位,也不想看到三位进攻天子。”
董昭沉声道:“是故,双方各退一步,就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谁赞成?谁反对?”董昭肃容道:“三位速速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