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智能控制
一、智能控制概述
(一)智能控制的概念
智能控制是一门交叉学科,著名美籍华人傅京逊教授于1971年首次提出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的交叉,即二元论。美国学者G. N. Saridis于1977年在此基础上引入运筹学,提出了三元论的智能控制概念,即前文所述的IC=AC∩AI∩OR。
三元论除了智能与控制外还强调了更高层次控制中调度、规划和管理的作用,为递阶智能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基于三元论的智能控制示意图如图1-11所示。

图1-11 基于三元论的智能控制示意图
所谓智能控制,即设计一个控制器(或系统),使之具有学习、抽象、推理、决策等功能,并能根据环境(包括被控对象或被控过程)信息的变化做出适应性反应,从而实现由人来完成的任务。
(二)智能控制科学的分类
傅京孙教授归纳了三种类型的智能控制系统:
1)人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具有自学习、自适应和自组织的功能。
2)人机结合作为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机器完成需要连续进行的并需快速计算的常规控制任务,人则完成任务分配、决策、监控等任务。
3)无人参与的自主控制系统:为多层的智能控制系统,需要完成问题求解和规划、环境建模、传感器信息分析和低层的反馈控制任务,如自主机器人。
(三)智能控制的特点
1.学习功能
智能控制器能通过从外界环境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学习,不断积累知识,使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改善。
2.适应功能
智能控制器具有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关系,可实现不依赖于模型的自适应控制,即使当系统某一部分出现故障时,也能进行控制。
3.自组织功能
智能控制器对复杂的分布式信息具有自组织和协调的功能,当出现多目标冲突时,它可以在任务要求的范围内自行决策,主动采取行动。
4.优化能力
智能控制能够通过不断优化控制参数并寻找控制器的最佳结构形式,获得整体最优的控制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