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朕才是真龙天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举兵造反【求追读】

“呜呜,呜呜。”

此时,旗杆上的黑龙大旗,在妖风之下飘荡不止。

祭台上的王渊见此,趁机鼓动道:“此乃大吉,就连满天的神佛都关注我等,风吹黑龙旗就是暗示,定会保佑我们明天晚上拿下舒城。”

祭台下的众人也都看到了,觉得甚是神奇,怎么就突然的出现了一股妖风,把挂在旗杆上的黑龙大旗吹的呼呼作响,定是天上神仙的暗示。

雷飞也帮腔道:“兄弟们,举头三尺有神明,就连天上的神仙也会保佑我等,咱们明天晚上定能顺利拿下舒城,宰了李知县父子这两个鸟人。”

众人也都纷纷相互交谈,有些个造反之心不那么坚定的人,也彻底放下心来,开玩笑有神仙保佑怎能不放心。

“我等,誓死追随大郎。”

雷飞趁机喊道。

“追随大郎。”

“俺们誓死追随大郎。”

在场众人也都纷纷附和。

站在祭台之上的王渊,拿过那柄自己的雁翎刀,拄着地。

他面对此时此景也是颇有感触,随即便说出了黄巢的那首反诗,也算是致敬造反的前辈了。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杀它个天翻地覆,杀出个朗朗乾坤。”

“杀贪官,灭污吏。”

“杀,杀,杀!”

王渊胸口不断的起伏着,显然他一口气说了不少的话,也是气喘吁吁。

可能有很多人不认识,这黄巢是何人物。

黄巢,曹州冤句,也就是今(山东菏泽曹县西北)人。

他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政权开国皇帝。

这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喜任侠,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在成年之后,没有通过科举考试。关东大旱时,积极收拢难民。

乾符二年六月,响应王仙芝起义。后来王仙芝战死后,他成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年号“王霸”。

后面他建立了大齐政权,但是存在不长,就被覆灭了,他自己则在泰山虎狼谷兵败被杀。

他在每攻下一座城池,必杀当地的世家大族。

最有名的是,他在攻下长安之后,拿着人家的族谱挨个点名,杀这些世家大族以及地主豪强。

至此经过了黄巢起义之后,从唐朝后期开始,这些个世家大族开始退出了政治的舞台,最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必胜!”

“明日必胜!”

祭台下面,有不少的人挥舞着手臂喊道。

王渊见此心中颇为满意,士气可用人心所向,必定万无一失。

“诸位兄弟,就此回去休息。”

“明日晚上,便可来找我。”

“有些兄弟分发了甲胄和武器,有些兄弟则没有甲胄和武器,不过不用担心,这舒城城池小而且城墙低,很是容易打下舒城,之后大家都会得到一副甲胄和武器。”

“来的时候,大家可以拿家里的柴刀,三齿草叉等充做武器。”

这当然是因为,买的甲胄和武器不够,只是暂时分发给了那些身强力壮以及亲信之人。

“今日便暂且散去,尔等回家好生休息,按照咱们商量的事情去做。”

听到王渊的话后,祭台之下的众人纷纷三两成群的离去。

见其余人相继离去,王渊也走下祭台,拿着自己的武器和刘老二等人回府上。

……

翌日,晚上子时。

“铛铛。”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注意防火。”

一个年过五旬的更夫,一手提着铜锣和灯笼,一手拿着一根棒槌,边敲铜锣边说道。

更夫路过街道的一家民房之后,拐了一个弯,又朝着一个小巷子中走去。

就在更夫进入巷子后,就从这家民房之中,走出了一个中年汉子,他探头探脑的朝着四周张望,似乎在确定有没有人。

“都出来吧,那个更夫已经进入小巷中了,四周没有一个人影。”

“子时已到,可以按照大郎说的计划进行了。”

片刻之后,竟又有三个年轻汉子,从那民房中走了出来。

见人都到齐之后,那一个中年汉子,当即他就从怀中掏出一个湿竹筒。

打开湿竹筒,从里面取出了一根火折子,用嘴吹了吹,很快这火折子就燃烧起来。

一名年轻汉子递过来一个火把,那中年汉子用火折子把火把给点燃了。

“走,俺们按照计划行事。”

中年汉子举着火把照着路,一行四人朝着一处堆满了木柴的民房走去。

到了地方之后,中年汉子用火把木点燃木柴后,就带着剩余三人快步离去。

一时之间,干柴和烈火,又有风吹来真是风借火势,很快烈火就覆盖了木柴堆,又借助风势,火焰便朝着四周的民房席卷而去。

“快救火啊,房子着火了。”

一名起床出贡的中年农妇,看到自己邻居家起了大火,匆忙喊道。

这个出贡的意思,在元朝的说法就是上厕所。

这时,还沉浸在睡梦之中的其他邻居,也被这喊叫之声给吵醒了。

纷纷穿好衣物,打开自家房门,朝外面看去,果见有房屋是火光冲天,火焰已经朝着蔓延了过来。

喊完之后,中年农妇转身便朝着自家厨房走去。

提起装满了水的木桶,就朝着了火的民房走去。

其他的邻居,也怕这火蔓延到自家房屋。

有拿木瓢,还有有拿木桶和铜盆等等,都装满了水去灭火。

同时在这县城之中,有好几处都被人放了火,分别是县衙附近,府库附近以及民房附近。

城墙之上,正在守城的士兵听到了喊叫声,不过隔得有点远倒是听不太清楚。

只能朝着声音的方向望去,看到一片火光冲天,而县城之中早已经乱了套。

这时,一名小吏匆忙跑上城墙之上,“各位军爷不好了,县城里面失火了,就连县衙也失了火,你们赶紧去救火啊,是知县大人来派俺来告知你们。

像舒城县这种小县,城墙的守军根本就没多少人,有个二百人左右。

听到县城中有好几处都着了火,而且就连县衙也失了火,他们也是不敢怠慢。只留下了三十人守备的城墙,其余的士兵都下了城墙救火。

城外,一伙二百多人的队伍,趁着夜色摸黑走到了舒城城墙下方。

队伍中有善口技者,竟发出了几声狗叫。

“汪汪。”

声音还比较大,不远处守城墙的士兵,还以为只是城外野狗的叫唤声,根本没有搭理。

城门里,一处民房之中,走出十几个手拿刀剑的年轻汉子,从民房之中走了出来,手中拿着几个火把,来到城门处。

这城门处,根本就没有士兵守着门,晚上也没人去守。

所以这数十名年轻汉子,很轻松的就打开了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