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徐州开始再造季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4章 我担心的,乃是刘备身后高人。

“妙计!”

陈登、张纮拍手称赞。

听张恒一分析,杨奉兵力最少,且人际关系简单,简直就是属于那种头脑简单的家伙。

从他身上入手,再好不过了。

张恒嘴硬上扬。

当年曹操的文臣董昭就是用了这样的计谋,才说服了杨奉。

并且杨奉还糊里糊涂的建议大家表曹操为镇东将军,继承他老爹曹嵩费亭侯的爵位。

有了杨奉的支持,曹操才得以顺利的将天子刘协迎回许昌。

“主公,我等需要尽快行事,恒担心,曹操那边或许也有此想法,”

张恒顿了顿,继续说道:

“毕竟,曹操的兖州距离洛阳最近。若是天子落入曹操之手,恐怕....”

说到最后,张恒特意加重了语气,以突出这件事的恐怖。

不仅是刘备,陈登、张纮等人皆是吃惊,眉头紧皱。

曹操什么为人他们都清楚的很,连屠杀徐州百姓都做得出来。

如若天子落入曹操之手,只怕天子的权力会被架空,接着成为曹操摆布的傀儡!

然后曹操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执天下牛耳!

张恒见众人眉头紧皱,接着说道:

“主公,恒请求明日便立刻前往洛阳,以迎回天子!”

“先生,你一人前去?”

刘备有些担心:

“是否欠妥?”

“并不是一人。”张恒笑,“恒会让翼德将军随我一同前去,并且带上数千将士。”

刘备松了一口气。

幸好张恒带张飞前去,还有数千将士。

若是张恒一人前去,他是非常担心的。

因为张恒一介文人,并不会武艺,半路上若是遇到贼人,就危险了。

他刘备能走到今日,全赖张恒相助,若是张恒不在.....

他无法想象后面会是什么样子。

“既然先生去意已决,还请先生一路当心。”

“迎回天子之事,就辛苦先生了。”

说完,刘备朝着张恒深深鞠了一躬。

“职责所在。为主公分忧,乃是我等的职责。”

张恒同样以躬身回应。

.

数天之后。

许昌。

此时,袁术兵败并且病倒的消息已经传至许都。

荀彧快步走向大殿,要将此事告知主公。

荀彧走入殿内,见曹操正在阅读兵书,所以便轻轻地走向前。

而曹操似乎也注意到了他到来,问道:

“文若,所为何事?”

“主公,有消息传来,袁术与刘备一战,袁术败了,而且袁术已经病倒了。”

荀彧作揖说道。

曹操似乎被此事引动了兴趣,放下手中的兵书,皱眉,显然是感到疑惑:

“刘备,竟然能击败袁术?”

“正是。”

“刘备才接任徐州牧多久?手下不过都是些陶谦的残兵,武将不过关羽张飞,文臣更不用说了,无一人可用。如此差距之下刘备竟然可以击败袁术?”

曹操不解:

“莫不是消息有误?”

“主公,消息无误。”荀彧肯定地说道,“据说刘备之所以能击败袁术,全赖其背后的高人。”

“高人?谁?”

“在下不知。只知这位高人一直在刘备背后出谋划策,助他稳定徐州,大败袁术。”

“这些消息从何处得来,可有证据?”

曹操对此还是持怀疑态度。

也难怪,他本来就是个多疑的人。

“乃是在寿春的细作传回,说袁术手下文臣阎象出走,留下一封书信,信中明写刘备背后有高人相助,纪灵此前察觉到此人,但仍是败于此人手下。”

荀彧娓娓道来。

“纪灵败于此人手下?”

曹操有些吃惊。

“纪灵可算是当世名将,居然败于此人手下?!”

“如此说来,此人不可小觑。刘备得此人,岂不是如虎添翼?”

“正是。”荀彧毫不忌讳地说道,“如今纪灵已败,阎象出走,袁术病倒,寿春城内人心惶惶。若是刘备此时趁机举全军之力攻打寿春,不出七日,寿春必破!”

“若刘备想要稳扎稳打,只需日日在外压境,早晚有一天,袁术定然崩溃。”

荀彧说道非常坚定,仿佛这些事就一定会发生。

“那岂不是说淮南之地迟早是刘备的囊中之物了?”

曹操问道。

对于荀彧的言语,他倒也没气愤,毕竟荀彧的性格就这样。

若非如此,他倒还看不上荀彧。

“没错。”荀彧再次肯定地说道。

“若刘备得到淮南之地,他便可成为全天下数一数二的大诸侯,届时,能与其抗衡之人,不多了。”

曹操皱眉。

没想到昔年一织席贩屡之辈如今到了这种程度,竟然能威胁到他的地位。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如今,北有袁绍,南有刘备,西有马腾、韩遂,东有公孙瓒。于我兖州而言,可谓是内外交困。”

“文若,你可有办法解此局?”

“主公,如今为今之计,只有接天子来许昌这一办法,或可解兖州之困。”

“接天子来许昌?”

“不错。适才彧已和公仁商议过,如今天子被杨奉等人围困洛阳,若是主公能迎回天子安定人心,便可借天子之名吸引天下义士前来,也能间接掌控刘备等人。”

“届时兖州之困局可解。”

“可是,天子现在被杨奉等人困住,我若前往,岂非要击败杨奉?”曹操又问。

荀彧笑:“主公,不必如此,杨奉此人头脑简单,只需在下以主公的名义修书一封,对他多加赞扬,说我等愿与他荣辱与共,共进退,他必然愿意将天子移至许昌。”

说着,荀彧从袖袍里抽出一卷书信。

“主公,书信在下早已写好,只需要派人送至杨奉处即可。”

“好!”

曹操听完,立马起身:

“既如此,你便派人将此书信送至杨奉处,而我便此时动身前往洛阳,以免被捷足先登!”

“主公如此着急,可是担心袁绍?”

曹操走到他面前,笑道:

“袁绍多谋少决,庸人而已。对于此事他根本不会行动,哪怕手下有谋士劝说,他也会行观望之举,根本不懂得把握时机。”

“我担心的,乃是刘备身后高人。”

“既然刘备的身后的高人有如此能耐,必然也会想到迎接天子这一层,若是如此,想必他早已从广陵赶往洛阳,我要抢在他面前,绝不能让天子落入他的手中,否则我等的麻烦就大了。”

荀彧恍然大悟,自嘲地笑了笑。

这一点他适才居然没有想到。

“荀彧,传令下去,让许褚即刻备马,带上数千精兵,随我立刻赶往洛阳迎回圣驾!”

“遵命!”

荀彧得命后便立刻下去安排。

曹操这一点就是好,无论想做什么,只要有了谋划,就立刻动身去做,绝不拖延。

而荀彧也正是看中了这点才会从袁绍那边转投曹操。

袁绍的心性,他是知道的,繁礼多仪,外宽内忌,多谋少决,听馋惑乱。

庸主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