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诸葛亮(中国历代圣人传记丛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20/53422220/b_53422220.jpg)
第3章 南阳投袁 奉驻平山
这是一个乌云遮月、大地幽暗的夜晚。孙家黄疃寨内寒风阵阵,树枝被刮得“吱吱”乱响,鸟儿在巢中躁动不安。行路的人们尽管身穿棉衣,仍冻得瑟瑟发抖。
人们陆续朝诸葛亮家走去,商议本寨去留防守的大事。
客厅内,挤坐着几十个人,绝大部分是青壮男丁。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愁容满面,有的扼腕叹息。最后都把目光集中在诸葛玄那微微翕动的嘴唇上,静静地等待他的发言。
紧蹙双眉的诸葛玄,看到族人到齐,语气沉重地发了言。
他先讲了寨内目前所处的困境:人多,缺粮。灾荒不断,饥饿逼人。
接着,他叹口气说道:“要说我们诸葛家,在阳都也算是殷富人家,可目前多年的灾荒战乱使我们衣食无着,难以生存。大家仔细地商议商议,是否先让一些人外出闯荡,减轻寨中的压力,说不定还能找到一条活命的出路。”
诸葛玄谈出想法后,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是呀,大家都留在寨中,只能是死路一条。”“出去点人好,能为寨中节省点粮食。”“等年景好了再归来也不迟。”部分人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愿继续守在孙家黄瞳。
诸葛子青、诸葛青云等十几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自恃年轻力壮,武艺高强,愿外出谋生,在乱世中一显身手。
而要在疆场上有所作为,就必须投靠各地割据的军阀。投奔谁好呢?众人看法不一。
有的说投奔新任兖州牧的曹操。曹操文有文采,武有武略。最近击败青州黄巾军,得降卒三十余万,家属男女百余万口,组织了精锐部队“青州兵”,其势力正在上升时间,跟随他会有用武之地。诸葛亮的族兄诸葛子谦、诸葛子中等人,力主这种观点。
诸葛子青和诸葛青云等人,则反对和曹操共事。他们说:“曹操出身宦官人家,生性多疑,心狠手毒,跟他共事怕难以长久。传闻曹操被董卓追杀逃出京城时,路遇父亲的好友吕伯屠杀猪款待。他疑心别人要害他,把吕家老少全部杀死,还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宁肯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说什么也不能跟随这样的不义之人。”
当叔叔征求诸葛瑾、诸葛亮哥俩是否去投曹操的意见时,两人说:“跟着这样的乱世枭雄,怕以后会有杀身之祸。”
投袁绍吧,路途遥远,无人引荐:吕布虽然英勇善战,但反复无常,是个势利小人;徐州的陶谦,势单力薄,政局混乱,还是躲开为好。
商议的结果:
诸葛钦领人固守孙家黄疃,随时加强和南山雁、张二娘的联系,确保寨内安全无事。
诸葛子谦、子中等数十人去投奔曹操。诸葛玄带领族内二十多名子弟,按照诸葛的遗嘱,暂投南阳袁术。
投奔袁术的理由是:袁术是司空袁逢正室夫人王氏所生的儿子。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在军阀、百姓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袁术向以有侠胆义气而著称,在朝中曾任过折冲校尉和虎贲中郎将,他因反对和害怕董卓,而出奔南阳。后被任命为后将军,驻军鲁阳。盟军讨伐董卓,袁术趁到南阳催运军粮时,会同长沙太守孙坚,杀死南阳太守张咨,趁机占领了地大物博的南阳郡。南阳离阳都不算太远,半月时间就能达到。诸葛和袁术有一定私交,投靠袁术,也许能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计议已定,诸葛玄说服了诸葛瑾夫妇和张氏,留下来看管家产。晓雾溟蒙,蔓草荒烟。诸葛亮姐弟到父母坟前祭拜后,在一个雪后初睛的早上,由叔叔诸葛玄带领,一行三十多人踏上了去南阳的行程。时年诸葛亮十二岁。
离开故土了,诸葛瑾夫妇和众乡亲相送到十里长亭。相互叮嘱,挥泪告别。
“叔,妹妹、弟弟,祝你们一路顺利。”“哥、嫂,多加保重。”
亲人们难舍难分,亭子周围响起了一片哭泣声和呼叫声。大家心中都清楚,一离别也许就是永诀。薄雾朦胧的原野,残雪掩映荒郊。
用沙子和黄土碾成的官道上,蜿蜒崎岖,坎坷不平。两辆破牛车“嗄吱嗄吱”地响着,爬坡越岭,慢腾腾地向前滚动。
车上,用旧芦席搭成的车篷内,坐着诸葛亮、诸葛均及五、六个女眷。她们是婶婶、表姐王玉、两个姐姐和诸葛强的妻子华敏等人。虽在嘀嘀咕咕的说着话,但声音都不大。此时,凛冽的寒风从席洞内穿透进来,冷气袭人,使他(她)们感到寒不可挡。忙用被子紧紧裹着身躯,把腿伸在对坐人的身上,以此来互相取暖。
车的前后,诸葛玄等二十多名汉子手持刀枪,警惕地注视着四方,保护车辆向前行进。
穿过村寨,沿途处处看到断垣颓壁、饥民流窜,有时百余里不见村庄,有时见大火仍在旷野蔓延,每个人心里都感到凄凉凉、沉甸甸的。
诸葛子青,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年轻人,身材高大,膀宽腰圆,面如美玉,剑眉上挑,一双凤目射出了睿智的光芒,显得威风凛凛,气度不凡。
小伙子到了婚配的年龄,自有他的心事。他恋的乃是婶婶的侄女王玉。为此,他主动要求驾牛车,坐在车沿上,眼睛却不时地向后瞟看,为的是想和坐在婶婶身边的王玉说上几句话。
诸葛亮心里明白,这是子青哥因情魔所缠,表露出来的一种举动。
王玉今年十八岁,是正在开放的一朵鲜花。一张瓜子脸,红白相映,清秀端庄,性格温柔。她因家庭人口多,生活艰难,辞别了父母,来到诸葛亮家居住。婶婶王氏因为没有子女,对王玉视如亲生,关怀备至。王玉和诸葛云姐妹食在同桌,寝则同床,俨然成了诸葛亮家的一名成员。这次举家投奔南阳,王玉说啥也不肯回自已的家,经父母同意,才得以和诸葛亮姐弟同行。
王玉第一次和诸葛子青见面,是在子青出狱不久上山打猎回来的那天傍晚。当时,诸葛子青因打死了一条恶狼和四只野鸡,高兴得满脸红光,嘴里不停地哼着小曲。当他走到诸葛亮家前院时,和王玉相遇。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眼中露出奇异的光彩,久久注视,不愿离开。
此情此景,恰被诸葛亮看到了。他望着一对纯情的青年男女,心中存下了说合之意。
当他对叔叔和婶婶挑明了此事,两位老人也赞同这桩婚事。
诸葛亮努力在诸葛子青和王玉间穿针引线,想让他俩多接触,说一些体已话。但上前段忙着迁徙之事,这桩婚姻尚没有确定。
“喔,喔。”
随着子青的吆喝声,牛车停在高岗下的一个山村里。
为了做饭、御寒,诸葛亮和诸葛庆、诸葛强一道,去破庙不远处的一个庄户人家买柴禾。刚走进黄土垒成的院墙内,只见一个憔悴不堪、眉宇间凝着愁绪的少妇走出屋来。看见诸葛亮,她那深幽的双目一亮,唇角上浮着一丝微笑问道:
“咦,这不是表少爷吗,你怎么到了这里?”“哦,是你呀。”
诸葛亮仔细一瞧,认出是舅母的贴身侍女素玲。他向其打听来此的经过,谁知素玲竞嚎啕大哭起来,这一哭竞有注海倾河之泪,良久没有停止。
素玲哭诉道,自那年章家村被抢后,她和七个姐妹被劫持到一个山洞里,匪徒们日夜轮奸,使她们遭尽了凌辱和磨难。后来,她和一个叫李三的人产生了爱情,两人趁匪徒们不备,偷偷跑出匪巢,隐藏在此地打猎种田为生,并生下了一子一女。
诸葛亮叹息良久,只得好言抚慰素玲。
李三打猎回来了,这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中年人。听说诸葛玄一行住宿在破庙里,他赶紧收拾了柴禾,同妻子及诸葛亮等人一道,亲自挑担送去。
破庙里,李三帮助妇女们生火,还把打死的獐子扛来剥煮,众人饱餐了一顿。当晚,几个女眷住在李三家中,诸葛云、诸葛敏和素玲谈了很久的话。
第二天,风停天晴。诸葛玄拿出银子要酬谢,李三夫妇说啥也不肯收。告别后,一行人继续向西南方向奔去。
十几天了,他们风餐露宿,吃尽苦头,过了郯县、谯县和汝南等地,终于进入荆州南阳郡境内。
过沙河不远,草莽丛杂,白骨露野,野獐出没,乌鸦乱叫,前面是荒无人烟的乱坟岗。人到此处,立时觉得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车辆过了一道坡后,忽听前面几十米处的拐弯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叫声:“救命啊,快来救命!”
“走,快去看看!”
诸葛玄和诸葛子青闻声持刀赶上前去,要看个究竞。诸葛亮和诸葛均也跳下车来,随手捡起两块碎石,向出事的地点跑去。
只见七、八个手持大刀长矛的彪形大汉,正在围攻两个商人。他俩身后,放着四十多袋粮食,挑夫已四散逃匿。两人尽管仍在持枪抵抗,但寡不敌众,前遮后挡,气力不支,眼看就有生命的危险。
刚才的救命声就是他们呼喊的。
诸葛玄手提利剑,暴喝连声,飞纵过去。一招“银蛇吐雾”,把围攻的强人逼退。然后大声斥道:“睛天白日之下,为何翦径杀人?”
“哈哈哈哈……”
一个五官狰狞的紫面大汉,狂笑一阵,圆睁双目,扫视了诸葛玄等人一眼,狂傲地吼道:“方圆百十里,谁不知道我飞天蜈蚣张标!老子不仅要抢他的粮食,还要抢你的车辆和娘们!”
“贼子休出狂言!”
诸葛玄吆喝一声,诸葛子青、诸葛青云等人与强盗斗了起来。
诸葛玄手中的青虹剑,抖动如风,白光闪闪,撩劈砍刺,运用自如,杀得张标浑身是汗,难以招架。诸葛子青和诸葛青云跳跃刺杀,敏捷如飞。一个金枪使得撒土不漏,一个双刀舞得密不透风,几十个回合下来,杀死了两名恶徒。
张标虽同诸葛玄恶战,仍在关心着战场变化。看到对方也是武林中人,瞬间刺死两名同伙,已觉心惊。他一分心,被诸葛玄一剑刺中心脏,血水激射,扑通倒地身亡,余众皆拔腿逃命。其中一人头上还被诸葛均扔的石块砸了个血包。
两个商人见强徒逃走,忙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嘴里说道:“多谢恩人搭救性命。”“快快请起。无需多礼。”
诸葛玄将二人搀扶起来。
从询问中得知,他俩是南阳郡宛城人士,三十多岁的人叫林海山,二十八九岁的人叫彭玉奇。一个家住小西关,一个住城西南郊彭营,近年来走南闯北,做着粮食生意。
前几天,林海山、彭玉奇在汝南购买了一批小麦,准备卖给袁术的部队,不料在返回南阳的途中,遭到强人突袭。
林海山、彭玉奇一再感谢诸葛玄等人的救命之恩,拿出金银要酬谢,诸葛玄坚决不收。他看到林、彭二人身负重伤,行走不便,表示愿顺路护送粮食到南阳。
林、彭二人感动得哭泣相告:
“今后若有事相求,万死不辞,厚恩定当厚报。”车辆又启程了,挥路向宛城方向驰去。
南阳这座城市,诸葛亮在阳都时就听说过了,现在已近南阳,他很想知道古城的沿革情况,于是下车步行,和林、彭二人边走边谈,了解了“申伯造城”、“春秋置邑”、“南都”、“帝乡”等历史,并在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过博望,穿瓜里津古渡口,宛城遥遥在望了。
诸葛亮一行人的心情顿时振奋起来。尽管前途难以预料,袁术能不能容下诸葛一家人?这些都没数,但即将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每个人心里觉得宽松许多。
“看,宛城到了!”
林海山指着宛城的城墙对诸葛亮说道。“哦,古城雄姿壮丽啊!”诸葛亮专注地凝视前方。
宛城处在“绵三山而带群湖,枕伏牛而蹬江汉”的南阳盆地中。放眼望去,水从层峦叠嶂中弯弯曲曲地流淌出来,过了闻名全国盛产玉石的序山,在盆窑之南绕了一个大弯,南北水势变成了东西倾泻,这一弯即弯出了一个雄踞中原的宛城。
因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故乡就在南阳,加之他手下的部将二十八宿大都出自这里,后汉以来这里成了一个繁华的大都市,王侯第宅相望,商铺林立,他郡邑不敢比。单就宛城的城墙,比起泰安城和汝南城来看,就显得雄伟高大。
用秦砖条石垒成的城墙,迤通周转三十六里地。城的四周,护城河约有一二十丈宽,激流汹涌,城墙下密布鹿角和刺网,形成了外围屏障。高大的城墙上,箭眼密布,岗哨林立,旌旗飞舞,甲杖生辉,给人一种威慑之感。
“歇歇脚再进城吧。”众人接受了林海山提出的建议。
城外有座茶馆,离接官厅不远,平民百姓、商贾贩伏都要在这里停留片刻,喝上几盅茶,而后进城。在此小憩时,应诸葛亮的询问,卖茶老汉讲了宛城近年来发生之事。
由于政局混乱,南阳这些年来也战乱纷起,烽火不息。先是张曼成领导的南阳黄巾军攻克宛城,杀死太守诸贡,占领宛城达一百多天。张曼成被杀后,赵宏、韩忠、孙夏继续领导义军战斗,给了官兵很大的打击,黄巾军被镇压之后,没过多长时间,这里又开始了军阀混战。
当老人谈到现盘踞南阳的袁术时,林海山、彭玉奇怕言多有失,叉开了话头,示意众人不要再过问。诸葛玄心神领会,吩咐车辆启行,带领大家从东门进入了宛城。
林海山、彭玉奇安排诸葛玄等人在北关五福客栈歇息后,交待人卸运粮食,即到郡守衙门里,请当吏员的哥哥林海峰来与诸葛玄一行人相见。
林海峰今年四十多岁,曾在洛阳的太学里念过书,是南阳有名的儒者。他个子适中,不胖不瘦,眉目轩朗,长髯飘胸,举止稳重,风度翩翩。见到诸葛玄等人,他双手作揖,对搭救林海山、彭玉奇的再造之恩深表感谢,并在客栈内设盛宴款待众人。
酒菜川流不息地端了上来,为使宴会气氛活跃,林海山还请来了唱小曲的助兴。
席上,当听说诸葛玄欲投袁术谋求生路时,林海峰先是摇了摇头,继而说道:
“生逢乱世之秋,时势难以预料,求见袁术之事,由我来找人活动。诸位旅途劳累,就请及早歇息。”
从林海峰的表情来看,似乎另有隐情。因另有公务,林海峰匆匆地离开了客栈。
是夜,在五福客栈内,当诸葛玄、诸葛亮问起袁术的有关情况时,林海山长叹一口气,谈了自己的所见所闻。
袁术,字公路,豫州汝南郡汝阳县人。从其高祖父袁安做司徒算起,以后四代人都位居三公,权倾朝野,势压百官。袁术的父亲叫袁逢,汉灵帝光和元年由屯骑校尉擢升为司空。袁逢先娶将门之女王氏为妻,不久,又勾搭上了姿容娇艳、风流多情的侍女窦仙花。两情缱倦,春风豆蔻,于袁术之前生下了其兄袁绍。因袁逢宠爱窦氏,爱乌及屋,所以也特别喜欢袁绍,倒把正妻所生之子袁术过继给其伯父袁成为嗣,以承袁成家业。如此嫡庶颠倒、阴差阳错,造成了袁术和袁绍的长期不和。
袁术来到南阳后,很快夺取了权柄。他骄奢淫逸,专横跋扈,先把原南阳太守张咨的妻妾拥为己有,又派人从郡内挑选百余名美女充入府内,供其日夜淫乐。他任意加重税赋,残酷压榨百姓,致使近二百万人口的国内大郡,人口锐减,经济衰败,仅逃往益州的就有数万户人家。袁术不断对外用兵,同襄阳刘表的关系日益恶化。他与袁绍结下怨仇,各立党羽,互相算计。袁术勾结公孙瓒,不断骚扰袁绍的后方。袁绍则联合刘表,企图把南阳收归荆州。当时,豪杰之士多数都归附袁绍。袁术愤怒地说:“这些小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们家的家奴!”他还给公孙瓒写信说:“袁绍不是我们袁家的儿子!”袁绍知道后大怒,准备联合曹操等人来攻打袁术。由于这些因素,南阳目前看起来很平静,怕的是不久就会发生战争。
听了林海山的话,诸葛玄、诸葛亮的心里都非常沉重,也明白了林海峰摇头的原因。
第二天中午,由林海峰引路,诸葛玄带着诸葛亮和诸葛子青,穿过了繁华的闹市,前去拜见袁术。
袁术的官衙,坐落在古城的一条街道内。此处绿瓦飞檐,朱柱粉墙,府第深邃,阙亭相对。数重院落内,房宇高大,气势非凡。回廊水榭,曲折幽深。虽是数九寒天,却处处鲜花烂漫,香气诱人。这是袁术占领南阳后,搜刮民脂民膏在旧郡衙的基础上建成的。
因林海峰提前贿赂了袁术的中军官及身旁大将,叔侄三人很快被带到大厅外,等候召见。养心厅内,酒肉满席,斛觥交错,笙歌箫唱,珠翠环绕。木杌旁,袁术拥红偎绿,一边和两个佳人挑情逗笑,一边醉熏熏、色迷迷地盯着杌下十几名伎女摇曳绣裙,轻歌曼舞。其中一个叫紫娟的歌伎,浪声浪气,频递秋波,引得袁术三魂少二、七魄去五,恨不得离席就做一处。
“嗯,这紫娟奶头乱颤,真有风姿。”“停会儿让将爷你把她浑身摸个够。”
“哈哈哈哈……”
正在此时,亲信家将袁琨进来禀报:“启禀将爷,琅琊郡阳都县诸葛□之弟诸葛玄求见。”
因扫了兴致,袁术非常恼火。他刚刚说出“不见”二字,大将桥蕤就在一旁劝说道:“明公,天下纷乱,正是用人之际,俺听说诸葛玄乃经纶之士,还是相见为好。”
谋士张迪也说道:“明公,诸葛和你是老相识,岂有不见之理?”
“嗯,对。”
听了桥蕤、张迪之言,袁术想起昔日在泰山时,诸葛□对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冒着生命危险,藏匿自己,躲过了宦官的追杀,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于是下令撤席相见。
进至厅内,诸葛玄和诸葛亮、诸葛子青向袁术行了拜见礼。“诸葛玄带二侄拜见明公。”“哦,你就是诸葛□的弟弟?”“是的。这位是我哥哥的儿子诸葛亮。”“哦,赐坐。”
睡眼惺松,脸色沉郁的袁术对诸葛玄叔侄勉强敷衍几句,对诸葛□去世表示惋惜,对诸葛玄的来投表示欢迎。而对年少的诸葛亮,只看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话。
大将桥蕤倒是个有心计之人。他询问了治邦之术,诸葛玄见解深邃:他询问了攻守谋略,诸葛玄对答如流。桥蕤和在座的文臣武将都从内心里感到佩服。
“讲得好。”
袁术也发出了赞叹声,他动了兴趣,接着问道:“不知会用何种兵器?”
袁术想看看诸葛玄的武功如何,只见诸葛玄走至院内,取出兵架上的银枪,摆开架式,当众舞了起来。
诸葛玄的枪法娴熟,变化多端。闪挪跳跃,招式有力,枪挑枪刺,枪旋枪转,呼呼生风。不仅桥蕤等人看得眼花缭乱,就是袁术在一旁也暗暗喝彩。
“真乃一员将才!”
诸葛玄把枪插在枪架上,袁术变成了笑脸相迎。他当即任命诸葛玄为参军,赐给金银绸缎,令其率三千精兵,奔赴叶县平山,协助鲁阳山中的大将张勋,把守好南阳的北大门,防止曹操等人率军南侵。
诸葛玄领了令符,即向袁术叩头谢恩。他意气奋发地走出府衙,迅速到校场点齐兵将,准备第二天北上。
下午,诸葛亮等人在林海山、彭玉奇的陪同下,观看了南阳街景及名胜,当晚设宴话别。
“到了平山后,要常回南阳来玩。”“到时我一定会到宛城来的。”
第二天,诸葛玄带领家人和部下,奔赴平山上任。
车轮滚滚,马蹄沓沓,响声震荡着旷野秀峦。旌旗耀武,刀剑映辉,马上的战将显得英气逼人。
还是来时路,依旧原风景。诸葛亮及全家人在将士们的护卫下前行,身份变了,心中踏实许多,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二天后,诸葛玄的人马赶到了平山。
平山,地处叶县的北方。境北横卧着一座大山,构成了南阳郡和颖川郡的天然分界线。山势平坦,连绵数十里长。虽然不算险峻,但漫山遍野蓊郁的松柏林立,显得异常葳蕤。加上灌木丛生,沟壑纵横,唯一的狭窄通道连接着北方,阻山带河,四塞易守,是个屯兵的好去处。
会合张勋原派的驻军后,诸葛玄在要道口安下营寨。精通军务的他派兵在军营周围加固栅栏,架起铁藜墙,开挖了十几里长的暗道,修筑了几十座碉堡,使防御力量大为增强。
诸葛玄严明军纪,令行禁止。手下两名将官,因抢掠了当地百姓财物,他知道后即将其斩首示众。教育了三军将士,得到了百姓拥护。
诸葛玄训练士卒,排演阵法,刀光剑影中,战马长嘶,杀声连天,使平山的军威大振。
诸葛子青、诸葛青云等人都穿上戎装,成了诸葛玄手下的带兵将官。
襄城守将武国保,骁勇善战,带领五千人马来攻平山军营。诸葛玄采纳了诸葛亮的计策,诱敌于荒山野岭中,分兵围而歼之。武国保身负重伤逃回,五千军卒只剩下四百多人,从此再也不敢侵犯平山。
平山西北原有一悍匪头子,名叫朱超,手下集七、八百喽罗,打家劫舍,奸淫妇女,危害当地百姓。诸葛玄决心剿除这个匪窝,为民除害。他和诸葛亮、子青等人商议,采用美人计,垂下香饵钓大鱼。当朱超收到诸葛玄送来的金钱和美女后,心里乐滋滋的。他认为官兵不敢来犯,仍可以为所欲为,放松了警惕性。
在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正当朱超搂着娇娃在做阳台春梦时,诸葛玄率兵在内线吴林二的配合下,抄了朱超的老窝。激战中,朱超被乱刀砍死,匪徒们哭爹喊娘,乱成一团,很多人缴械投降,被编进诸葛玄的队伍中。
静静的平山下,望不尽的青翠。潺潺流淌的小溪,欢唱着迎来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
小溪的南岸,有一处青砖蓝瓦的小院,院里栽着翠竹、青松,花盆里的月季花开了,鲜艳夺目,不断散发出浓郁的芳香。
这座小院,就是平山南麓华里村(今平顶山卫东区诸葛庙街一带)诸葛亮的新家。
这是诸葛玄为了集中精力练兵打仗,又能就近照顾家庭而购买的一处房宅。同时还购置有几十亩田地,由诸葛子川、诸葛子惠两个侄子看管耕种。诸葛亮姐弟及婶婶都从军营搬来居住,全家人又有了安定的生活环境。
在华里村,诸葛云、诸葛敏及王玉纺线织布,协助婶婶料理家务,由于衣食无忧,诸葛亮和诸葛均则潜心读书学习,小院里经常传出琅琅笑声。诸葛子青忙里抽闲,经常回来看望王玉,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在华里村,诸葛亮结识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学究,他的名字叫俞正新。
俞正新经常给诸葛亮讲解前朝古代的经世奇谋。什么甘茂妙喻,武王立誓:臣子施惠,君王得利:什么范睢死里逃生,蹇叔百里奚知兵必败;什么苏秦一句话换十座城,蔺相如完璧归赵;田单巧布火牛阵,赵括空谈遭惨败;陈平脱衣救命,李广解鞍退匈奴等。诸葛亮听得津津有味,脑子里增添了不少智慧和历史知识。俞正新去洛阳做官时,还把珍藏的一些书籍赠给诸葛亮。
蓝天白云下,翠峦碧水间。诸葛亮在此读书学习,牧羊种菜,度过了难忘的近半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