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娱之坂道未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4.渡边应聘文春记者

“到了,停停,刹车刹车!”

“哦。”

渡边莉奈双脚撑地,停住小电驴。

半个小时前,柳暗花明。

渡边洋虽然倒霉透顶,两次掉进东京湾,却意外接到一份工作面试通知。

这是一个机会,他必须把握住,再找不到工作,迟早得灰溜溜滚回老家。

渡边洋顶着脚伤,一路指挥渡边莉奈开着小电驴,总算在面试即将开始前五分钟,赶到写字楼。

“呼,好险……”

渡边洋长吁一口气,下车,将头盔放到后座。

渡边莉奈看到眼前写字楼,心里一惊。

略显破旧爬满爬山虎的三层写字楼,《周刊文春》的金字招牌却闪闪发亮。

《周刊文春》在岛国名气很大,热衷报道各种娱乐八卦、政治丑闻、社会热点、企业内幕……

别人不敢得罪的人,它来得罪,别人不敢爆的料,它敢爆料,号称岛国第一狗仔,丑闻挖掘机,最有风骨的杂志。

“渡边先生,你来应聘《周刊文春》?”渡边莉奈面露惊讶。

“对呀,应聘记者,我的梦想是当记者,专门揭露艺能圈的坏人。”

渡边洋盯着渡边莉奈,阴森一笑,吓唬小女生嘛,他拿手。

渡边莉奈美眸闪过一抹恐惧,心里发毛,小声吐槽:“难怪这么会起新闻标题。”

“总之,你给我乖乖的,在这等我。”渡边洋嘴角微勾,露出无赖的嘴脸,“你别想跑,面试完了,还得带我去医院。”

“我不会跑的。”渡边莉奈老实点头,已经完全被吓到了。

渡边洋面露得意,转身摆手:“我先上去了。”

……

《周刊文春》多功能会议室。

做完笔试,最后入围十名优胜者个个西装革履,干净整洁,一字排开坐在椅子上,等待最后的决胜。

唯有渡边洋格格不入,浑身湿透,裤角是破的,走路一瘸一瘸,身上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馊臭,整个人看起来格外狼狈。

衣着干净整洁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此应聘在岛国可以说是非常失礼的行为。

其他应聘者露出了嫌弃的目光或者讨厌的表情,不自觉与渡边洋保持出距离。

文春社长佐藤弘行性格严谨,事业心极强,最讨厌无能无用不专业的人,当看到衣衫不整的渡边洋,皱了皱眉,倏然开口。

“渡边洋先生,你什么情况?为何如此狼狈?”

渡边洋反应迅捷,早就想好说词,幽默道:“唉,倒霉!我被一只猫撞进东京湾水里,然后它就逃跑了,我记得它是蓝色的,胸前还有一个口袋。”

佐藤弘行压住嘴角:“机器猫?”

“是。”渡边洋一本正经回答。

边上的应聘者掩嘴而笑。

“知道了。”佐藤弘行微微点头,强憋笑意,小伙子口才反应不错。

佐藤弘行清了清喉咙继续道:“我招人的条件很简单,专业、素质来说话,等会会放一段影片,之后我会提问,大家可要认真看。”

随即,工作人员拉上窗帘,会议室变得光线暗淡。

幕布缓缓放下,投影仪的光投在幕布之上,开始播放老电影《东京物语》其中一个片段。

【祈祷室内,两位老人在对话……】

这部电影在岛国很有名广受欢迎,在国际上也获得了高度的评价认可。

作为记者,自然要懂专业的摄影知识,还要有品位,这便是佐藤弘行今日考题。

很快,三分钟过去,片段结束。

“谁先来说说镜头?”佐藤弘行问。

应聘者有的瞪大双眼,有的紧咬嘴唇,有的皱眉思考……

一片静谧,一分钟过去,没有人有主动回答的意思。

佐藤弘行暗暗不满,问道:”没有要说的吗?”

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男人举手道:“这是定位机拍摄的,每一幅画面更接近静态摄影。”

还算专业的回答,佐藤弘行点头:“还有呢?”

中年男人一下愣住了,后续措词并没考虑好。

一位妆容精致的美女随即举手,自信满满道:“这里几乎没有镜头调度,我觉得主要都是安排在摄影的思想上。”

“什么思想?”佐藤弘行继续追问,这便是他的风格,打破砂锅问到底。

美女瞬间词穷,尴尬地挠了挠头。

“还有没有谁要说?”佐藤弘行目光含冰审视众人,气场强大,感觉这一批应聘者有些弱。

一时没人敢接话,他这种追问方式,压迫感很强,问题难回答且容易露怯,留下不好的印象。

渡边洋嘴角微翘,机会终于来了,主动举手朗声道:“我来答!”

佐藤弘行目光一凝,看向渡边洋:“你说。”

渡边洋拿出重生前的专业知识,开始侃侃而谈。

【这里有五个空镜,持续有将近一分钟的时间,要说的话,没有太多信息层次的递进,只是单纯主观上传达的导演对于影像节奏韵律的理解。】

佐藤弘行眼睛微微睁大:“继续。”

【祈祷室内两位老人的对话,五十毫米的焦段选择决定了画面的客观性。】

【这种客观视角是模拟坐在榻榻米上的人,尤其视线高度定义了基本的高度。】

渡边洋顿了顿,继续道:

【女人坐下成为构图元素中的一份子,演员的表演并称不上自然,但是他们的台词是有节奏感的。这样的表演在现在的电影,说它是棒读也不过分。】

相当有内涵,专业的解读,佐藤弘行又惊又喜:“继续说,不要停。”

渡边洋继续很专业的解读:

【导演对摄影美学的理解传递很清晰了,四个字概括:横平竖直,两个字概括:中正。】

【这是一部将导演个人风格发挥到极致的影片,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讨厌的人则坚持不到开场结束。】

佐藤弘行面露满意之色,又问:“你怎么看待这部电影的?”

渡边洋淡淡道:“《东京物语》里面有作为摄影人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每个镜头处理成一幅摄影作品的能力值得敬佩,把生活拍成电影的理念值得借鉴,但作品同时有时代的局限性,不管怎么说,这是一部优秀的电影。”

“还有呢?”佐藤弘行肃然的脸泛出微笑。

渡边洋微笑耸了耸肩:“没有了。”

佐藤弘行已经确认渡边洋就是优胜者,与边上的两位董事小声商量着,宣布结果,也就是一两分钟的事情。

其他应聘者自知无望,小声嚼着舌根。

“肯定是蒙的,瞎猫撞死耗子。”

“如此形象还来应聘,这么失礼的人怎么能当记者?”

“这小子肯定是关系户。”

“我反正是不服气的。”

“对,有什么了不起。”

“……”

佐藤弘行此时已和董事商量出结果,听到窃窃私语,蹙起眉头环顾众人。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刚才电影片段放了多长时间?”

“谁能回答,我就聘用谁!”

细致,足够的敏感,也是记者素质的一部分。

刚才嚼舌根的人全都呈懵逼状,一般情况都会关注电影的本身,谁会注意电影放了多长时间?

“没人能答吗?”佐藤弘行朗声道。

鸦雀无声,突然一个声音悠悠而来。

渡边洋微笑回答:“3分2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