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道](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65/53274265/b_53274265.jpg)
三、中庸表示恰到好处
中庸的意思,我们长久以来被“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弄糊涂了。长期以来,许多人误认为一个人应不偏于任何一方,其实这就是骑墙派,就是不改变的死硬派。
两个人吵架,甲来你家说乙的不对,你说“对对,是乙不对”,甲十分高兴地走了。乙又来说甲的不对,你又说是甲不对,乙也很高兴地走了。太太在旁边听了就说:“你这个人真奇怪,甲来你说甲对,乙来你说乙对,到底谁对?”你说太太最对。这种人还有什么是非?这就是“乡愿”,就是糊涂虫,哪里叫合理呢?孔子一生最讨厌就是这种没是没非的“乡愿”,这种谁都不敢得罪的“滥好人”。
老实讲,一个人要做好人,千万不要做“滥好人”。一个人不能顺风两边倒,那就是完全没有立场,就是圆滑、狡诈与阴险,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我们往这边走合理,就往这边走;往那边走合理,就往那边走,哪里合理,你就往哪里走,而不是说哪里有好处我就去哪里,这是不可以的。
其实中庸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表现。朱子说:“凡其所行,无一事之不得其中,即无一事之不合理。”无一事不合理,表示每一件事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合乎中庸之道。天下没有一件事情不合理,这就是中庸,是高难度的。但是我再三强调,正因为它难,才值得我们用心,才值得我们把它当目标来追求。何况学会了以后,我们可以用很久。所以趁年轻学得越早,对你越有利,就是这个道理。
合理不合理,就要随人、事、时、地、物等很多因素而变动,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易”的是管理法则,而不是管理措施。合法不合法是固定的,合理不合理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动的,这就是“法”与“理”不同的地方。法是死的条文,理是活的因应措施。所以中国人最推崇的四个字,就是“随机应变”。随机应变,以求此时此地最为合理的解决,就是“中庸之道”。
任何人都需要学习随机应变。但是我们要提醒大家,“随机应变”有一个孪生兄弟,与它长得一模一样,叫作“投机取巧”。怎么去区分“投机取巧”和“随机应变”呢?我们中国人最方便的分法是这样的:一个人变来变去,只要他是为公家的利益着想,我们都认为他是随机应变;一个人变来变去,只要他是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是把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面,照顾自己一个小家庭的人,他绝对是投机取巧。所以它们一个是公,另一个是私,也就是“人心”与“道心”的不同而已。你依据“道心”来变,是随机应变;依据“人心”来变,就是投机取巧。
我们千万要记住,让你的部属,让你的员工,让每个人都做到一定要随机应变,绝对不能投机取巧。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只要记住这句话,一切事情就会很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