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人人都要会学习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很多人可能会纳闷儿:“学习也值得专门用一本书来说?从小到大,我可是学习过十几二十几年的人呀!”

没错,正在读这本书的你,很可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有为青年,少说也有十几年的丰富学习经验。但问题是,你真的会学习吗?

评估一个人是否会学习,关键是看他的学习效率,而不是效果。效果和效率,一字之差,结果却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效果是最终取得的成果,效率则在效果的基础上,加上了时间的维度。

如果时间是无限的,我们就很有可能通过学习,在任何领域都登峰造极。但问题是,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学习。在同样的时间里,不同人的学习效率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似乎天赋异禀,天生就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学习任何东西都很快。而作为平凡人的我们,别说举一反三,很多人甚至看一本书、听完一堂微课之后,是否能够回忆起所看、所听的内容都成了问题。

我们不妨先回想一下,在学习一项知识或技能的时候,自己是如何做的?

很多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比如,有些人想学英语,为什么想学呢?可能是看到身边的人能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受到了刺激,或者是心血来潮想去国外某个地方旅游,就给自己定下了这样一个目标。

有了这样一个学习目标之后,他们马上找来一个背单词的软件,每天甚至可以背100个单词,但坚持几个月后,发现这对口语的提升基本没什么效果,于是就放弃了。

这样的学习方法,有没有问题?问题简直太大了!的确,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但是,只背单词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很多不同的单词来表达,如果不知道每个意思相同的单词应该用在什么语境当中,那么就很容易闹出笑话。而且,话说回来,如果每天背100个单词,而没有与之对应的语境,那就像背圆周率的数字一样,只是机械式的记忆,很容易忘记。

在中学时代,我并不是学霸,现在想起来,成不了学霸,完全是学习方法不对。比如,那时我学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有什么意义等。

这样一轮轮背下来,别说完全失去了兴趣,甚至恨不得把书撕了。而在工作之后,随着对学习方法的探索,我才意识到,历史及其他之前我完全提不起兴趣的学科,都是那么有意思。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够让你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培养对某个领域的兴趣,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让你成为高效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