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长安医途之疫苗风云
长安医途:疫苗风云与新程之约
长安的冬日,寒风凛冽,可街头巷尾却洋溢着久违的生机。自从小花成功种牛痘,又为百姓们接种疫苗后,肆虐一时的天花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原本被病痛折磨得奄奄一息的百姓,如今脸上渐渐有了血色,步伐也变得轻快起来。街头的包子铺里,热气腾腾,掌柜一边擦着额头的汗,一边笑着招呼客人:“来嘞,刚出锅的肉包子,尝尝!”食客们大口咬着包子,嘴里嘟囔着:“这场病可算过去了,多亏了那个叫小花的姑娘啊!”
小花这几日忙得脚不沾地,她穿梭在各个街区,查看接种疫苗的百姓恢复情况。只见她身着一袭朴素的布裙,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她那透着几分疲惫却又满是欣慰的脸颊上。她的眼睛明亮而有神,每看到一个康复的百姓,眼中便多一分笑意。“张大爷,您感觉咋样啦?”小花走进一间略显破旧的屋子,关切地询问躺在床上的老人。张大爷颤颤巍巍地坐起身,拉着小花的手,声音带着几分哽咽:“好着呢,好着呢,小花姑娘,你可是咱全家的救命恩人呐!”小花笑着摆摆手:“大爷,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只要您身体好了,我就开心。”
然而,就在这看似一片祥和之时,一场风波悄然来袭。五姓七望这些世家大族,在长安根基深厚,势力盘根错节。他们见小花一介平民,因种牛痘之事声名鹊起,还得了百姓的爱戴,心中满是嫉妒与不甘。于是,他们暗中派人在民间散布谣言,说小花种牛痘是别有用心,疫苗里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甚至蛊惑百姓,说小花是受了外邦的指使,要毒害长安百姓。
这些谣言就像一阵妖风,迅速在长安城里蔓延开来。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心中的恐慌与愤怒被瞬间点燃。一日午后,一群百姓在几个别有用心之人的煽动下,气势汹汹地朝着夏国公府邸涌去。彼时,小花正在夏国公府邸与李丽质商讨后续事宜。突然,外面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把小花交出来!”“别让她害了我们!”声音此起彼伏。
小花和李丽质赶忙起身,走到门口查看情况。只见府邸外,密密麻麻地站满了百姓,他们手中拿着各种农具、棍棒,脸上带着愤怒与质疑。李丽质脸色微变,下意识地挡在小花身前:“小花,别怕,有我在。”小花深吸一口气,轻轻拍了拍李丽质的手:“丽质,我去和他们说。”说着,她便大步走出府邸。
小花站在台阶上,看着眼前情绪激动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她定了定神,大声说道:“乡亲们,大家先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可百姓们正处在气头上,根本不听她的,依旧叫嚷着。小花没有退缩,她提高音量,再次喊道:“大家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人,接种疫苗后,天花是不是都好了?我怎么会害大家呢?”
这时,人群中一个年轻小伙子喊道:“你说的好听,可那些谣言怎么解释?说不定这疫苗的好处只是暂时的,后面还有更大的灾祸!”小花看着他,目光坚定:“我理解大家的担心,可那些都是谣言。我从一开始就只想救大家,为了找到治疗天花的办法,我日夜翻阅古籍,冒着生命危险试种牛痘,就是为了让长安恢复往日的安宁。”
说着,小花看向人群中的张大爷:“张大爷,您来说说,接种疫苗后,您的身体是不是真的在慢慢变好?”张大爷拄着拐杖,费力地站出来:“乡亲们,小花姑娘说的是真的,我这把老骨头,本来都快没救了,就是接种了疫苗,才捡回一条命啊!大家可别被那些坏人骗了!”
随着张大爷的话,人群中的声音渐渐小了下去,一些百姓开始交头接耳,脸上露出犹豫之色。小花趁热打铁:“大家再仔细想想,这几日,感染天花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少了?这就是疫苗的作用啊!”百姓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的疑虑开始慢慢消散。
就在百姓们逐渐平静下来时,李世民也得知了疫苗见效和百姓围攻府邸的消息。他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脸上先是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小花,果真是个有胆识、有智谋的姑娘,为长安立下了大功!”可当他听闻百姓被煽动围攻府邸时,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怒意:“竟然有人敢在背后搞鬼,简直是无法无天!”
于是,李世民当即决定要封赏小花,以表彰她的功绩。可这一决定,却遭到了五姓七望在朝堂上的强烈阻拦。一位五姓七望家族的大臣站出来,拱手说道:“陛下,这小花不过是一介平民,骤然封赏,恐不合规矩。况且,她种牛痘之事,真假难辨,说不定背后有什么阴谋。”其他几位附和的大臣也纷纷点头。
李世民看着这些大臣,心中冷哼一声:“真假难辨?如今长安百姓病情好转,这便是最好的证明。小花不顾个人安危,拯救百姓于水火,这样的功绩,若不封赏,何以服众?”朝堂上,两方各执一词,气氛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
李世民心意已决,他力排众议,最终还是下旨封赏小花。封小花为“济世医女”,赏赐黄金百两、良田千亩,还在长安城中为她修建了一座医馆,以便她日后更好地行医济世。
当圣旨传到小花手中时,她心中满是感动与感慨。她跪在地上,接过圣旨,眼眶微微泛红:“陛下圣明,小花定当不负所望,继续为百姓谋福祉。”李丽质在一旁,笑着为她鼓掌:“小花,恭喜你!你值得这一切。”
小花站起身来,看着手中的圣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份荣耀,为更多的人治病。而此时,长安城里的百姓们,得知小花被封赏,也都纷纷为她感到高兴。街头巷尾,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人们谈论着小花的功绩,脸上满是敬佩与感激。
很快,新年的脚步临近,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祥和的景象。街头挂满了红灯笼,店铺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年货,孩子们穿着新衣,在街巷中嬉笑玩耍。空气中弥漫着饺子的香气和爆竹的硝烟味,处处洋溢着新年的气息。
李世民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群臣。小花也被邀请参加,她身着一袭华丽的新衣,虽然有些不自在,但脸上却洋溢着喜悦。宴会间,李世民笑着看向小花:“小花,如今你为长安立下大功,新的一年,可有什么打算?”
小花站起身来,恭敬地说道:“陛下,过完年,我想研究钢铁生产工艺,提高钢铁产量。如今大唐国力昌盛,可钢铁对于军事、民生都至关重要,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李世民听了,眼中满是赞赏:“好,有志向!若你能成功,又是一大功劳。朕期待你的好消息。”
宴会结束后,小花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漫天的烟花,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她知道,研究钢铁生产工艺将会是一场新的挑战,但她毫不畏惧。回到家中,她坐在书桌前,翻开一本关于钢铁冶炼的古籍,开始认真研读起来,微弱的烛光映照着她专注的脸庞。
新年的钟声敲响,小花合上书,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热闹的长安夜景,心中默默许下心愿:新的一年,一定要让大唐的钢铁产量更上一层楼,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安稳,让大唐更加繁荣昌盛。而她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平静的新年背后,又会有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在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