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3章 无法亲民化的分子料理
拿起银勺。
稍稍用力去敲开餐盘中的龙吟草莓。
只听得“咔嚓”一声,宛如初春时节,冰雪消融时第一缕冰裂的声响。
接着。
鲜嫩多汁的草莓果肉,暴露出来。
那娇艳欲滴的红色,如同少女羞涩的脸颊,散发着诱人芬芳。
果肉,在勺子的挤压下,渐渐变得绵软,汁水顺着草莓的纹理缓缓渗出,与糖渣相互交融,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甜香四溢的画卷!
……
轻咬一口龙吟草莓。
最先触碰舌尖的,是外层那薄如蝉翼、晶莹剔透的糖衣。
带着丝丝清甜与凉意,在唇齿间轻盈化开。
再一嚼。
牙齿穿透糖衣。
触碰到鲜嫩的草莓果肉之后,口感瞬间转变为绵软与多汁。
草莓果肉的质地细腻嫩滑,如同顶级丝绸在指尖滑过,毫无纤维的粗糙感。
咬下去。
丰富的汁水如泉涌般溢出,充满了整个口腔。
这些汁水,带着草莓本身浓郁的果香,清甜中蕴含着自然的酸度,酸甜比例恰到好处,形成了一种和谐而美妙的平衡。
“酸、甜、冰、冷、脆、软……”
“甚至,还有类似于跳跳糖的那种口感。”
咽了咽。
林旭,开始仔细分析。
……
龙吟草莓这类所谓的分子料理。
重心在于“分子料理”这种烹饪方式上,食材什么的,真的没啥讲究。
毕竟都打成浆糊又超低温冻了起来,食材本身的独特成分、口感风味早就被破坏得十分彻底,虽然又冻成了原来的样子,但也只是样子而已!
简言之。
草莓本身的口感、新鲜度,已经不复存在。
看着是草莓,但压根就不是草莓了。
事实上,对林旭来讲。
他总觉得这些料理,都有一种“精神分裂”的感觉。
一方面,这些信奉新兴技术为主的厨师,会指责和痛斥传统料理的烹饪方法斧凿过多,掩盖了食材本身的风味,浪费食材!
因此,他们对诸如生鱼片、生蚝、海鲜、牛排等等料理,无不标榜呈现食材本身的鲜活为骄傲,越生越好!
另一方面呢?
自己却又折腾出了分子料理这种丧心病狂的烹饪方式。
正如其名。
在分子层面上,对食材的鲜活进行了彻底破坏……
一边是鄙视传统料理烹饪工具、餐具、环境不够格调和高雅,于是便用昂贵的烹饪工具、餐具、用餐环境衬托来提升格调。
另一边,又在使用诸如针管、保鲜膜、量尺、冷冻机等等乱七八糟的玩意儿,并标榜为高科技。
穿着白大褂用针管打出来的一坨草莓酱,反倒成了高雅格调的代表!
总之。
什么高雅、传统之类。
林旭,其实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可以争论。
……
“如何?”
“这份龙吟草莓,是否还能让你满意?”
主厨卡萨尼亚斯,紧张问道。
“不愧是顶级分子料理的甜品,味美甘甜。”
“的确有入口即化之感,哪怕轻咬一口,舌尖上都能步满鲜红的草莓汁水,酸酸甜甜!”
“同时。”
“冷热相交的感觉。”
“又能让人处于惊喜的状态中,流连忘返。”
“而那种清清的甜味,一股让人觉得很舒服的香味,是不断散发在嘴里。”
“当想要去仔细捉摸的时候,却是瞬间不见了!”
一颗不是草莓的草莓味草莓。
甜度是刚刚好,仅是咬下一口就让人觉得精致美味。
各种不同的鲜甜,更是一次次让味蕾惊艳,以至于,林旭第一次无法用美图展现或以文字形容味蕾的冲击和享受。
闻此,卡萨尼亚斯长长舒了口气。
……
“价格很高吧?”
林旭,整理情绪,随后问道。
“800美元一个。”卡萨尼亚斯,不敢怠慢回道。
“嗯!”
“果然如此。”
林旭,点了点头。
真正优秀的分子料理,因为需要靠不停的研发,来给食客带来惊喜和引发食客的思考。
所以成本普遍都很高,非常难以亲民化。
更何况。
大部分分子料理餐厅。
其实都是在抄袭真正大师们研发出来的旧玩法,所以其实不能算真正的分子料理!
当然了,如果把分子料理理解为把某道经典菜。然后按照菜谱做出来的话,是可以相对亲民的。需要的,其实就是一些机器。
比如:
液体橄榄。
这道菜,现在很多相对还算亲民的餐厅,花10多块就能尝到。
……
分子料理。
追求的,是对味道和感受的极致表达。
因而,自然会涉及到很多其他专业的研究,比如听觉对味觉的作用。
英吉利有位分子料理厨师,便是一直致力于研究出听起来最清脆的炸鱼,光是听到那个声音,就可以想象出那种美味。
然而。
也有一些厨师。
想让烹饪和新技术、全球化的食材划清界限。
更是想要去继承分子美食的完美主义,但却是倡导回归本源。
分子料理之父阿德里亚,掀起的分子美食热潮,至今仍然让不停涌现的年轻厨师为之着迷。
将烹饪转变为一种表演艺术,是分子料理给人的典型印象。
就像西班牙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改变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一样,阿德里亚也为分子料理塑造了新的形象。
无论是彩虹蛋糕的色彩诱惑、脏脏包的新奇体验,还是奶茶火锅的创新跨界,分子料理的科技魔法。
它们都曾在特定时期内,满足了消费者的某些需求或好奇心,从而迅速走红。
可是。
当这些新鲜感褪去。
面对健康、性价比、可持续性等更为实际的问题时。
它们便显得力不从心,最终被市场淘汰。
高昂的成本、复杂的制作工艺以及对厨师专业技能的高要求,限制了分子料理的普及与发展。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对这种华而不实的饮食方式逐渐失去兴趣,分子料理也从高端餐厅的神坛跌落,成为小众圈子的自嗨。
“说到底。”
“如何更加科学的设计和传播分子美食?”
“如若那些分子料理厨师都能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更深度的思考,或许才能有所变革啊!”
最终,林旭无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