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4章 此炮向左平移5米
京师,紫禁城。
御书房。
“嗷儿哈哈哈……”
远在京师的嘉庆皇帝帝召见了大臣,大家一改之前的愁容,书房内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众人翻看额勒登保从江宁快马加鞭,新送来的“捷报”,脸上的笑容再也止不住了。
结合之前收到苏察哈尔灿的“捷报”,还有混乱的各地奏折,整个江南战场的“真实情况”也变得分外明朗。
一时间,竟豁然开朗了!
众人脑海中描绘了整个战事。
南岸的大明陆军处处受挫,苏察哈尔灿的八旗铁骑正在四处袭扰明军后勤,还杀死杀伤了不少明军士兵。
北岸的明军一部,在南通付出巨大代价之后,开始向北行进,但无伤大雅。
大明海军虽然突破了江阴的沉船封锁,但也在皇上的英明下,止步于江宁港口。
明军陆军主力在额勒登保的袭扰和坚壁清野下,屯兵城外数十里处,进退不得。
这么一看,明军的攻势被清军止住了。
战事开始向好的一面发展。嘉庆帝先是战术性喝了一口茶水,对着桌上的地图开始指点,胸中有豪情迸发。
他想到了十全老人乾隆,平大小金川,灭准噶尔,平喀尔喀,挥斥方遒。
虽然,赢得难看。
但你别管这个,你就说赢没赢吧。
虽然,嘉庆很讨厌自己的老父亲。
但谁不想当这十全老人呢!
现在,轮到他嘉庆畅想了。
在打败伪明后,获得先进的武器装备,然后将伪明的战列舰和铁甲舰编入水师。
嘉庆已经想好了,他也要学西洲列强,建大清皇家海军,去抢殖民地,去跑马圈地,到西洲去耀武扬威。
他背负双手,锐利的眼扫过诸位大臣。
然后,嘉庆皇帝又是感慨了一声:
“江宁地方,历来大规模征战数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都,先后经历代王朝数十,决定了他们的盛衰兴亡,所以固有千年古都之说。
当年,我大清八旗入关,南下江南。
在我大清八旗健儿南下不到一个月。
克江北四镇,大破扬州江阴家丁,直取江宁,南明伪帝朱由崧伏诛。
也正是在这里,我大清数万八旗势如破竹,剿灭南明,诛鲁伪王隆武伪帝,大获全胜。
朕不明白,为何大家都在讨论朱元璋北伐,伐江宁欲效仿前朝旧事。
当年郑成功北伐,止于江宁城下。
当年三藩之乱,吴贼耿贼尚贼三贼窃取半壁江山,终被我大清扫平。
一百多年前,大清入关,华夏一统,我大清八旗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地利。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百来年过去,这里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我大清的葬身之地了么?”
嘉庆帝越说越兴奋,他挥舞双手,狠狠的拍在地图上说道:
“额勒登保集中了南边各地守军和京营各地军力,足足有大军高达63万,而伪明只有5个师4个旅共计8万。
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63万对8万,优势在我!”
嘉庆帝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翻看了额勒登保的江宁布防图和江南布防图,对某一段城墙的防御不太满意。
然后,嘉庆皇帝兴致大发,拿起毛笔做了批注。
“此炮,朕以为放的不好。”
说到这里,嘉庆皇帝开始指点江山:
“此炮,向左平移5米。”
众人皆拱手溜须拍马:
“皇上高见!”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众人的一片恭维声中,嘉庆皇帝又翻到了一张来自皖南徽州府的战报。
“现在不是庆祝的时候,皖南的这股奇兵,朕感觉有些不对。”
嘉庆皇帝先是看了看徽州府战败的战报,而后又是对照着地图又仔细勘探一番。
紧接着,嘉庆皇帝顿时就大惊失色:“不好!伪明这是要三路包围江宁!”
皖南的明军,倒是凶猛不少。
在攻占徽州府后,大肆掳掠杀戮一番之后,竟朝着马鞍山的方向东进了。
以至于皖南防线都崩溃了!
这一下,江宁就危险了。
东、西、南,三面皆敌!
该怎么办?
到这时,嘉庆皇帝很快又冷静下来。
似乎是找到了应对之策,嘉庆皇帝又指了指地图,开始了自己的微操:
“额勒登保主动出击,集结兵力于江宁城外,提前与伪明决战,胜利之后,再分兵一路向西增援马鞍山,再一路向东击破崇明,夺取主动权!
之后,夺回崇明的大军沿海路南下杭州湾,直取杭州,调动伪明残余兵力,解决马鞍山之围的大军配合江西绿营和福建绿营,直扑浙西!
然后,打个大包圆!活捉了那朱靖君!”
“吾皇圣明!”
到这时候,众人又是一齐的恭维声,把嘉庆皇帝夸的找不着东西南北。
以至于,嘉庆又开始了今天的最后一个微操。
“传朕旨意,八百里加急,赏额勒登保忠勇公!”
……
不知道为什么,大雨持续了数日。
新一批的补给被运上岸。
包括药品、食物、帐篷和夏季衣物……
还有大量的火炮炮弹和枪械子弹。
其中一部分物资,是朱靖君使用苏南大地主抄来的银子,从系统商城中购买的。
明军没有急着攻城。
而是先派使者对应天府内的清军劝降。
额勒登保在应天,集中了大量的百姓和士兵。
再加上应天名胜古迹太多,重炮和机枪不可能肆无忌惮的炮火犁地。
而且,要是这么做,明孝陵也不好保存。
只要朱靖君不顾城一切,选择火力平推,具备一战水准且经过整训的明军。
打进应天并不难。
但是朱靖君选择了围城。
准备给一个机会。
给一个投降的机会。
这注定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然,朱靖君也是发善心,承诺只诛恶首。
不过并没有得到城内的回应。
不过没关系,大不了用人命填而已。
反正,在一年的战事当中,大明俘虏的伪清八旗和绿营还是有不少的。
伟大的,睿智的,无所不能的皇帝陛下决定,给这些俘虏戴罪立功的机会。
而应天战事,就是一个极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