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0章 暗战,人工智能白泽

上午很快就开完会,下午又处理了一些工作才离开总部。

于洋今年的重点还是在银河集团或者说航天领域这边,星辰大海才是自己最向往的归宿。

长安基地附属1号试验场,现在已经正式变更为混沌研究院1号航天试验基地。

基地原有的航空飞行器试验部门全部迁往位于西北地区独立的1号航空试验基地(试飞基地旁边)。

1号航天试验基地去年也已经开始进行扩建,建造了大功率火箭试验台和大型火箭发射架。

同时豫省南部山区和川省山区也正在建造新的2号和3号航天试验基地。

天龙船舶的岛市造船厂为银河集团建造的除了几艘远洋观测船,还有一艘海上火箭发射平台船,船坞都已经搭建完成,现在已经开始铺设龙骨。

今年的火箭和卫星发射任务多,仅靠琼州基地的制造能力是不能满足发射需求的。

所以,于洋又选择在姑苏城建了运载火箭的箭体制造工厂。

新增的火箭发动机工厂在长安城和三晋老家,制造出来的火箭箭体通过海路运输到琼州航天基地组装,火箭发动机由“大鹈鹕”运输机负责运送。

星斗卫星的制造工厂除了琼州航天基地里的那座,又分别在长安、金陵和蓉城建立了分工厂。

银河集团旗下的鲲鹏飞船公司、天工集团旗下天鹏航空公司,两家正在联合混沌研究院相关项目组,研发可重复使用航天飞行器。

有人说航天飞机已经过时,但是于洋觉得航天飞机未来可以作为星球表面到外太空之间的短途交通工具,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真正的宇宙飞船应该是太空中长途旅行的交通工具,航天领域的研究方面就这么形成两个分支,可以互相补充,也不冲突。

……

按照于洋的计划,最迟要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就要试验“扶摇-2013-丙”重型火箭和太空撞击器。

最终实施“捕鱼计划”时“扶摇-2013”重型火箭要把真正的太空撞击器发射到3000万公里以外的距离。

这个距离已经超过火星近地距离的一半,对于洋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另外在撞击器发射之前,还要发射多颗新的试验型号中继通讯卫星和试验型号的太空观测卫星。

混沌研究院的航天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肆扩张。

于洋今年计划的是至少再招3000人以上航天专业的毕业生和有经验的研发人员。

外籍专家斯米尔诺夫他们在巨额奖金的诱惑之下,不停地联系以前的老同事。

从他们入职银河集团开始,短短的几个月也已经拉来了大毛和二毛的航天、火箭方面的5名专家。

至于阿三或者小日子的专家,他们敢来于洋也不敢用,还是算了。

一元科技集团信息部的海外人才搜罗组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负责搜罗海外夏裔科研人员,一部分负责搜罗非夏裔人员。

现在有几只小组已经进入漂亮国和西洲盟,为了防止被佛伯乐盯上,都是用隐藏身份秘密开展活动。

一元科技集团的信息部越来越像电影中的情报机构了,还好于洋不是大反派,对他们的行为做了限制。

在夏国内只能从事合法的信息和人才的搜集工作,夏国以外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受限制,但是也要有道德底线。

再配合在海外的防务公司,一个负责信息搜集,一个负责实施行动,怎么看怎么像谍战电影里的幕后组织。

在普通人看来也许有些诡异,但这些操作都是属于正常的,世界上那些大财团,大家族,大公司都有这方面的业务和专职人员,比于洋搞的这些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元科技集团信息部,除了搜罗人才和商业信息,也顺带着搜罗科技信息。

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洋自己也不能把所有的科技领域都涉足。都研发出来,借鉴一下别人的也是很好嘛(厚颜无耻)。

于洋上一世在漂亮国待了几十年,为了逃跑,也见识过不少,深知这些暗地里的手段。

所以于洋要求整个集团安全部一直启用最高等级的安防措施,还和夏国警戒防卫部门建立合作,防止集团的信息泄露。

……

一元科技集团成立十年来,其实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风平浪静,欣欣向荣,只有于洋和集团高层才知道,暗中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波涛汹涌,凶险万分。

当一元科技集团在某些领域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就吸引了海内外诸多不友善的目光。

这十年来,每年都会多次发生泄密和间谍的事情。

不过也多亏了于洋设置的一些防范措施和“白泽”对集团全方位的秘密监控。

再加上夏国的警戒部门外围协助,最终才没有造成大的损失,其实最核心机密都在于洋脑子里,只是外人不知道。

大麻烦年年有,小麻烦天天不断,这也许就是所谓成长的代价。

现在集团安全部每年都会清除很多潜伏进来的鼹鼠,甚至直接抓住一些外部的入侵者。

大部分都是海外商业上来的,毕竟商业事商业了,当然也有海外国家机构的,只不过也是借用商业上的名义,这样万一出事好处理,里面的细节不足外人道也。

还好当年于洋因为发明新型合金的关系,身份就被夏国市政部门加密隐藏起来。

现在能查到的也只是马甲身份,连一元科技集团的内部机构隶属关系在工商系统里也进行了加密,外人一般也查不到这些公司直接的关联。

对府院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于洋这个人,公司什么的远不如人重要,事实也是如此,凭借于洋的本事,像一元科技集团这样的公司,也是很容易就弄出来的。

……

忙起来的时候,时间总是显得很快,“白泽”经过多年的大数据、大模型喂养,最近又完成了一次升级,变得更“聪明”一些。

从星耀集团推出的第三代天星手机开始,硬件已经满足需求。

出厂的每一台手机上面都安装了“白泽”的分身子程序--“白泽”智能语音助手。

目的是想通过与大量用户的人机交流,能加快“白泽”的进化。

还有其他的,不论是工程机械、卡车汽车、飞机、机器人、无人机或是个人电脑,只要是一元科技集团旗下出品的终端设备,都有“白泽”智能语音助手存在。

量子实验室的第一代超导量子计算机,代号“大衍”的原型机,已经研制成功,达到了45个量子比特。

而且混沌研究院还开始和夏国的几所高校、研究所进行光量子计算机的研发合作,希望多一条路可走,至于其他几种技术路线,暂时没有精力,只提出了一些研发概念。

而量子化的人工智能“伏羲”也在抓紧学习,现在逐渐开始辅助混沌研究院进行的研发工作的计算任务。

至于传统型的超级计算机,最新研发的“贪狼星-2012”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配备8万个漂亮国制造的CPU和GPU的型号,另外一个是配备8.5万个星耀部自主研发的GPU和CPU的型号,功耗都是40MW。

不过两个制造出来的成品型号,都突破了最快每秒一百亿亿次浮点运算速度。

除了第一台使用漂亮国制造的处理器,后面开始批量制造的都使用自主研发的处理器。

“贪狼星-2012”型E级超算,目前一共建造了6台,除1号机因为处理器的价格问题,造价达50亿元夏币。

2-6号机因为使用了自己制造的处理器,成本降了下来,但是也要30亿元夏币一台。

于洋给混沌研究院5大研发基地都重新各配备一台“贪狼星-2012”型E级超算,多的一台留在集团总部,作为“白泽”的主程序栖身之所。

15座乙级研发中心、实验室(实验场)和7座单独的数据中心,重新各配备一台运算速度一亿亿次的“贪狼星-2010-III”型超算,单价也在6亿元夏币。

至于集团乙级以下的研发中心或者各个子公司旗下初级研发部门,都是使用云计算进行研发工作。

这28台超算和8大超算中心所需要的费用,一元科技集团在两年时间里总共投入了近500亿元夏币,就这还不包括“贪狼星”超算的研发成本。

淘汰下来的“贪狼星-2010-III”型超算之前的旧型号(低于一亿亿次的),则是低价处理给一些有合作关系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使用。

于洋之所以需要这么多的超算,还是源于算力不足恐惧症。

蓝星和外星文明的差距是天渊之别,想要破解外星文明,没有超级的算力是不行,于洋可没指望外星人都是说夏语或者吉利语。

上一世直到于洋重生之前,集合了全漂亮国和它的小弟们多国之力也只破解了外星文明飞船的亿万分之一的数据。

最难的语言和文字刚破译不久,正准备破解技术数据,结果发生了大爆炸,蓝星上还没来得及下载太多的外星文明数据。

人工智能的应用方面,“白泽”逐步以处理集团行政事务和对外运营的业务为主。

技术研发的辅助和计算任务逐步由“伏羲”替代,当然现在“伏羲”还很“幼小”,需要“白泽”从旁辅助。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技术迭代和普及,使用起来越来越方便。

以前需要和“白泽”打字沟通,现在语音沟通就可以了,“白泽”的数据库多年来的不断完善,包含了全世界已知的所有有记录的语言和文字。

现在整个集团,上到于洋下到保洁阿姨都离不开“白泽”的辅助,不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白泽”都能很好的给使用者提供帮助,以减轻不必要的脑力劳动。

办公楼里只会说长安方言的保洁阿姨,带着公司配发的天星手机,办公区域哪里需要打扫,“白泽”会通过语音提醒她,给她传达清洁任务。

保洁阿姨打扫完之后只需要告诉“白泽”打扫完了,“白泽”就会帮她提交清洁任务已完成,全程两边都是用方言交流。

“白泽”智能语音助手还能做到同声传译,公司前台小姐姐就算不会说外语也可以胜任,只需要佩戴个蓝牙耳机,当然这个功能对内免费,对外是要收取一点点费用的。

其他公司的产品不好说,但是一元科技集团旗下的产品,现在通过“白泽”已经做到语音或者指令控制家电或者汽车的物联网功能。

不知不觉,一元科技集团带动整个夏国提前进入了物联网时代。

无形之中又倒逼了一把夏国的企业,让他们不得不随着一元科技集团的大波浪逐流,给社会进步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