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开始的国术宗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嫉妒通风

晨光未散,练武场上的喧嚣早已平息。江逸站在院角,望着自己昨夜留下的沙地痕迹,心中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推进功法改良。他深知,单靠几次切磋和动作调整远远不够,真正要让鸿鹤门重焕生机,还需更多积淀与积累。

然而,他未曾察觉,在不远处的回廊尽头,一道目光正悄然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那人是门中一名不起眼的弟子,名叫赵成,自幼在鸿鹤门长大,资质平庸却心高气傲。这几日来,他亲眼看着江逸从一个初入山门的新手,迅速赢得掌门的青睐,甚至带动整个门派对传统拳法进行改动。这种变化让他感到不安,更让他心底泛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嫉妒。

夜色降临,练武场归于寂静。赵成借着换岗空隙,悄悄绕至后院墙角,确认四下无人后,从袖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轻轻展开,上面只写着寥寥数语:“江逸近日行为异常,似有异术傍身,或为外敌所授。”他将纸条揉成一团,塞入香炉底下的灰烬之中,随后若无其事地离开。

翌日清晨,城南一间茶楼内,一位戴斗笠的男子缓缓伸手,从香炉底部摸出那团纸灰。他并未急于打开,只是轻轻捏碎了其中的纸条,眼神深沉如水。

与此同时,江逸已踏上了前往旧书摊的路。他听闻镇上有一处老书摊,藏有不少武林典籍残卷,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发力结构的佐证。书摊设在一隅偏僻巷口,摊主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见人便眯着眼笑,但眼神却极为警觉。

江逸没有直接询问古籍,而是先买了几本通俗话本,装作随意翻阅。果然,摊主见他并无异样,渐渐放松了警惕。趁着对方低头整理书籍之际,江逸瞥见角落里堆叠的一摞旧书中,露出一角泛黄的纸页,封面隐约可见“九极”二字,边角焦黑,似曾被火燎。

他不动声色地继续翻阅手中的话本,余光却始终锁定那本残卷。直到摊主转身取茶,他才借口天寒风冷,提出进屋翻书。摊主点头应允,他趁机靠近,手指轻抚那本残卷,触感粗粝,显然年代久远。

回到住处,江逸将门窗紧闭,点亮灯烛,小心翼翼地将残卷摊开。烛光映照下,那些模糊的字迹逐渐清晰起来。他越看越惊——其中一页详细描述了一种名为“九极归元”的呼吸节奏,竟与他在现代研究过的内劲训练理论极为相似。这并非偶然,而是一种高度契合的武术原理。

他不敢贸然抄录,只能默记于心,又怕引起他人注意,便将残卷放回原处,仿佛从未碰过。可他的内心早已波澜起伏:这本书,究竟来自何处?为何会出现在这座偏远小镇?它是否意味着,这个世界的国术体系,比他想象得更为深奥?

就在他思索之际,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他迅速吹灭灯烛,屏息凝神,透过窗缝望去,只见一条黑影一闪而过,随即消失在夜色中。

那一夜,他辗转难眠。

三日后,城南一处密室中,影杀流首领端坐案前,面前站着一名身形瘦削的忍者。他将一枚铜质令牌放在桌上,背面刻着一只蜷缩的黑猫。

“你去鸿鹤门附近查探,若有异动,立刻回报。”

忍者低声应诺,接过令牌,身影一闪,消失在黑暗中。

与此同时,另一封信件也悄然送到了狂狮团团长手中。信中提及鸿鹤门近来的变化,并暗示江逸可能掌握某种不为人知的技艺。狂狮团团长看完信后冷笑一声,将信纸揉成一团,扔进火盆。

“不过是个毛头小子罢了。”他喃喃道,“但若真有什么古怪,倒不妨亲自去看看。”

夜幕低垂,风起云涌。江湖的暗流正在悄然涌动,一场风暴,即将袭来。

而江逸,尚不知自己已成为多方势力关注的目标。他依旧每日练习改良后的拳法,指导新入门的弟子,偶尔也会抽出时间翻阅那本残卷。可每当夜深人静时,他总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自己。

他不知道,那究竟是错觉,还是真正的危机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