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经济展望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对策建议

(一)加快构建现代化特色产业体系

一是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以绿色制造业为先导,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优化煤炭、天然气、石油、煤层气等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发展绿色、低碳高端装备制造,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向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攀升,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制造业集群。二是培育数字经济。抢抓国家“东数西算”布局的重大战略机遇,挖掘制造业、服务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潜力,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延长能源利用清洁化、矿产加工精深化产业链,推动装备制造业由自动控制向智能集成转变,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打造具有西部特色的数字经济集群。三是推动服务业功能升级。推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发挥生态、民俗等旅游资源优势,深化信息共享、行业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二)积极扩大投资、消费等内需潜力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领域投资。补齐交通、水利等传统领域、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快布局5G、物联网、工业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前瞻谋划、适度超前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推进国家公园体系建设,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二是提振汽车、家居等大宗消费。完善消费政策工具,重点聚焦汽车、家居、电子产品等领域,疏堵点解难题,积极策划出台一批促消费的措施,推动汽车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畅通二手车流通,发展绿色智能家居消费,加快释放大宗消费潜力。三是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创新消费场景,顺应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技术应用在西部地区快速增长的态势,以城市群(圈)建设为着力点,发展新消费,支持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鼓励各地打造更多的商旅文体融合消费新场景,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消费新的增长点。

(三)稳步提高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一是提升西南、西北发展的协调度。加快西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都市圈建设,推动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速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带动西南地区重点城市集聚发展要素、升级产业结构。加快建设关中平原城市群,依托“米”字形高铁网和关中城际铁路网,整合科创资源构建研发—孵化—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以及产城融合模式,引领西北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技术创新扩散。二是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培育发展县域经济,以区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重要载体,加快推进区县城公共服务、市政环卫、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重点关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较多城市和特色城镇建设,强化市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和保障性住房等保障设施建设,丰富县域非农就业岗位,扩大城镇就业质量和规模,提高居民收入。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高水平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支持发展特色化的设施农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提高农牧民收入和消费能力。统筹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地区延伸,建设好富有西部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四)持续深化面向东盟等国际市场的改革开放

一是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国际航空等通道高效协同,聚焦通道运输能力、经济协同发展、通道贸易规模、通道服务效率、通道数字赋能,加快构建综合服务体系,优化运输组织结构、提升通关时效,降低通道综合物流成本,加密海外仓的网络,推动西部地区更好融入海上丝绸之路。二是共拓东盟市场。抓住RCEP实施机遇,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化东盟等国际贸易往来、扩大双向投资、推动制度型开放,吸引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重点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提升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能力,强化“通道+经贸+产业”联动,以通道带动经贸合作,以经贸合作促进通道能级提升,持续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优化运营环境。深化“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一带一路”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促进企业通关和物流作业一站式办理。加强与东盟国家海关检验检疫合作,扩大与东盟国家检验检疫证书联网核查。强化沿线海关之间在执法监管、便利通关、信息共享、产业培育等方面的互助协作,凝聚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展的合力。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

主研:易小光 丁 瑶 余贵玲 苟文峰 赵炜科

执笔:赵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