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6章 年关前
冬日苦寒,长夜更是漫长,日子自然是过得乏味,除却间或偶尔几日的热闹外,剩下基本都是不断的重复上演着平淡而琐碎的日常。乐观者称之悠闲,烦闷者则愤觉无趣,但不管如何如何看待,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了。
立冬,小雪,冬至……过了黑夜最漫长日子,接下来便是扳着指头数着过日子,一九、二九、三九……直到九九过完,漫长的冬季便也就过去了,接下来便是一年最热闹的年关春节了。
年关将至,季冬腊月只剩下了最后两日,即便是并不富裕的平乡,都明显变得热闹起来了,祭神、驱疫……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傩戏跳了好几回,即便是最贪玩的顽童也厌倦了手持波浪鼗鼓,跟在队伍后面唱诵驱鬼的戏码,越发期待起马上到来的盛大年集。
街旁看似不起眼的铺面里,原本打碎的青石板已经重新铺好,外摆的桌案又添了好几张,防寒的厚坐垫更是堆着足有人高。
夕阳下,身形矫健的少年步履匆匆的一路走来,最后拐入院门当中。而在他的手中,则是提着足足五六只已经放过血的大雁。
听到熟悉的脚步声响,清秀俏丽的少女从房门里走出,揽着少年的臂弯,热切的进行着迎接:“九郎,你回来了。”
接过少年递来的弓箭,看着逐渐暗沉下来的天色,杨心显出担忧的神色:“天色不早了,这些应该够明天卖的了,你就别出去了吧。”
杨方看了看灶台旁木盆里摆放的另外十几只已经拔过毛光溜溜的大雁,总算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嗯,应该是差不多了。”
没办法,常言道七九河开,八九雁回,大雁机敏,也唯有在南来北往迁移的时候才算好打,不抓紧时机就要彻底错过了,他自然得多跑几趟。
也正是得益于此,许久未动的【箭术】终于开始缓步提升,虽然相比起再次突破所需的总量,进度极为有限,不过总算不是刺眼的1了。
将近两个月过去,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既没有地痞无赖找茬,暗处的仇敌也没有再找上门,仿佛日子一直都是这般和平一般。
也正是在这种平和无事的安稳之中,他才得以将全部精力放在有用的地方,不仅各项技艺、术法都在稳步提升,店铺的生意也彻底走上正轨,冬至前后正式推出饺子,售价虽然高了些,但可口的味道配合上食补的讲究,还是有相当多人愿意尝鲜购买。腊祭日免费附赠一碗腊八粥,让口碑又提升了不少。
除此之外,在柳月的传授下,白案水平也有了长足提升,面条、蒸饼、烙饼……几种面食都已经能够信手拈来,不过为了避免和隔壁抢生意害的感情生分,这些并没有正式加入菜单当中,而是用几种不同馅的包子和隔壁合作售卖,两家生意都很红火。
不过即便如此,如今铺面的菜单也变得相当丰富,其中大多数都是在平乡堪称高价的各类荤菜,并且靠着一步步逐渐打出的名声口碑,成功吸引来了不少愿意花钱买单的足钱食客,甚至不少人还会另购酒水带来,只为能够吃得开怀,喝得尽兴。
不过考虑到食材储存的成本问题,以及平乡有限的高价消费能力,大部分菜品并不常备,而是根据当天采购的食材决定真正的菜单,颇有一种开盲盒的感觉。
至于利润惊人的酒水,他自然也是进行过尝试,但成品实在是一言难尽,只得悻悻放弃。反倒是信手施为尝试的黄豆发酵,反倒是相当成功,制成了与前世黄豆酱类似的调味品,成了不少菜品的底口调味。
明天就是最热闹的大集,虽然已经攒下了相当一笔钱,足够买几匹好布料裁剪制衣。不过想来也难免会在集市上遇到些心喜之物,会有超出预期的花销。
盼了小半年,杨方实在不想在这最期待的日子里扫兴,所以今天中午便收了幌子,用一下午的时间专心准备明日售卖的东西。
当然,为了留出足够的时间陪心爱的人,他并不打算在明天现炒菜售卖,而是打算做一些适合打包带走的食物,不彻底错过明天这最难得的客流的同时,也能尽可能不占用过多的时间。
最为合适的,自然便是一些卤制的菜品。
思索一番之后,最终的菜单定为了几样附赠的素菜、猪肘以及他正在处理的大雁。
大雁虽然听着陌生,实际上就是未曾驯化的鹅,肉质类似鸡鸭混合,但肉质更为精致,味道也更为鲜美一些。
杨方对于自己如今已是炉火纯青境界的厨艺相当有信心,食材也都是上等之选,所以只要价格定得合适,应该是可以在短时间兜售一空的。
一边心里盘算着,他手上的动作也是无比麻利,一只大雁很快被拔光羽毛、刨开内脏,清洗过后丢入了铁锅之中进行焯水。
突然,杨心却是从他身旁提起了一只尚未处理过的大雁,目光显得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选择开口:
“九郎,你说要不把这只雁儿送给柳姐姐去?”
杨方闻言,不由一愣,抬起头确认她指的就是手中拎着的那只,表情顿时陷入困惑:“自然是可以,不过……为什么是这只?”
发觉到大雁北回已经有些日子,靠着一手射程惊人的箭术,自己也已经成功打到过不少,售卖之余,自然也给关系非比寻常的柳月送过一些,不过都是做熟的。
所以,杨方的困惑并不是因为要给柳月送东西,而是不解心儿为什么会拿起一只未曾处理过的大雁。
哪怕不送熟的,再不济也得拔了毛才行,不然不就成了给人添麻烦吗?
而且大雁的羽毛相当适合做箭羽,制成的箭矢射程都能提高不少,杨方实在不想浪费。
“不是……”杨心拎着手中沉甸甸的大雁,抿着小嘴,似乎是在组织说辞。好一会儿,方才打定主意再次开口:
“我的意思是,九郎你按照书上讲的纳采礼,携雁登门,将柳姐姐娶过门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