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巧妙的叙事结构成就了杰作
《公民凯恩》是鬼才奥逊·威尔斯在26岁时编导拍摄的银幕处女作。一名报业大亨孤独地在巨宅逝世,一名杂志记者为了探究其生前的真实面貌,从很多人口中收集到不同的说法,可是他到最后仍无法将这些资料拼成一个结果来。本片的主题由于剧情的发展与铺叙,变得扑朔迷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观点。但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它摧毁了一项梦的憧憬。它嘲讽美国社会里许多浮士德式的人物,为得到整个世界的欲望而出卖自己的灵魂。虽然是一个大人物的成败史,然而涵盖的是整个物质世界里追求欲望满足的人们,也是电影史上被讨论最多的一部影片。
有人感叹:就影片而言,《公民凯恩》并非毫无瑕疵,在结构的精致方面只能给70分,可是威尔斯所表现的力量、勇敢、粗犷、娱乐性及个人体验可得90分以上。
影片以20世纪初美国新闻业巨头威廉·兰道尔夫·赫斯特为原型,用新颖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位报业大王的一生。
凯恩在桑拿都庄园中留下“玫瑰花蕾”的“遗言”后死去。凯恩的死,忙坏了新闻界人士,报刊的头版头条报道了他的死讯,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冠以“爱国者”“民主主义者”称号的,也有骂其“战争贩子”“叛徒”的。人们搞不清凯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凯恩临死时最后说的“玫瑰花蕾”却引起了记者们的兴趣。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呢?他们猜测纷纷。
青年记者汤普逊受新闻报刊委托调查这几个字的含义。通过查阅有关回忆资料,了解凯恩青年时代的经历及其母亲的艰难身世。
报社董事长伯恩施坦介绍了凯恩的发迹历程以及制造舆论使国家卷入1897年美西战争的往事。凯恩的生前好友利兰讲述了他与美国总统侄女爱米丽的婚姻;他与歌手苏珊的邂逅以及他在总统竞选中的失败。苏珊则在夜总会中介绍了她和凯恩由情人到夫妻生活的变迁;她在凯恩的支持下想饮誉歌坛,失利后便与凯恩一起在仙境般的柴那杜庄园隐居。
苏珊和凯恩的人物关系及其进展,是理解影片的钥匙。《问事报》为苏珊大登演出广告,但这一切都改变不了观众对苏珊的评价。她感到观众不需要她,她痛苦至极,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幸而及早被发现,凯恩这才同意她退离歌坛。凯恩耗资亿万,在佛罗里达州的柴那杜为苏珊建造一座宫殿般的庄园。他和苏珊住在这座尚未全部建成的宫殿里,与世隔绝,百无聊赖。苏珊对这种单调刻板的生活十分厌倦,她向往着繁华的都市生活。她和凯恩之间的关系也变得不融洽了,彼此常常用粗暴的语气来伤害对方。1928年的某一天,在外出野餐是不是请客人的问题上,两人发生了争执,苏珊再也不愿忍受这一切,终于离开了这令人窒息的庄园。
苏珊同汤普逊谈了很多,但对于“玫瑰花蕾”也一无所知,她建议汤普逊到柴那杜庄园找管家雷蒙谈谈,因为他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一些事。在柴那杜庄园,雷蒙告诉汤普逊:苏珊走后,只见凯恩悲愤地把苏珊卧室里的东西都砸了,只拣出一个内有飘扬雪花的玻璃球,就是凯恩临终时握在手中的那个玻璃球。汤普逊即将离开柴那杜庄园时,偶然发现了一副被当作破烂的凯恩小时候玩过的雪橇。
雪橇上画着一个玫瑰花蕾,下面有几个一半已经被磨损的字:“玫瑰花蕾”。这就是凯恩曾用来打过撒切尔肚子的雪橇。
《公民凯恩》到底好在什么地方?有人将它概括为:
洋葱似的叙事结构。《公民凯恩》由六段闪回组成,合在一起反映了凯恩的一生,但里面有着极强的内在逻辑。这几段倒叙并不是一块拼图的组成部分,而是由外向内层层剥开的“洋葱”。影片借助寻找“玫瑰花蕾”的含义,探索了凯恩的心路历程以及凯恩所代表的美国成功经验。该片的结构不仅是非线性的(即不是平铺直叙),而且每一段闪回有相互重叠的地方。当然,非线性叙事技巧并非《公民凯恩》首创,之前有几部好莱坞电影已经尝试过,但《公民凯恩》把这种“叠床架屋”的形式发挥到极致,每一段的时间跳跃和重叠都很大,有些情节写得很虚,有些又很细致,很多视觉、对白及主题在不同段落中遥相呼应。
人物塑造及表演。《公民凯恩》的人物塑造采用了多种技巧,重头戏当然在凯恩这个人物身上。凯恩年轻时不为巨额家产所动,立志办报,为社会底层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伸张正义。影片中他有两个并不隐蔽的敌人,一个是受他母亲委托把他抚养大的银行家撒切尔,另一个是他竞选纽约州长时的政敌。撒切尔是美国金融界的精英,是一个J.P.摩根式的人物,你瞧那以他命名的图书馆,比总统图书馆还气派;但在凯恩眼里,他就是资本家剥削劳动人民的典型。凯恩那张刚开始毫不起眼、发行量只有几万份的《咨询报》推出了一系列调查报告,揭露了托拉斯滥用公共资金、房地产主拒绝整治贫民窟、华尔街支持铜矿业欺骗股民等事件,其中有些事件牵涉到撒切尔的利益。凯恩的“大义灭亲”不仅损害到自己的监护人,而且直接把火引到妻子甚至自己身上。凯恩对资本主义的痛恨及对劳苦大众的关怀都是真诚的,但也是以居高临下姿态出现的。
神来之镜头。《公民凯恩》中的天才之笔俯拾皆是,如一段两分多钟的早餐戏,表现了凯恩和第一任妻子艾米丽从新婚的陶醉到同床异梦的微妙变化,浓缩了九年的婚姻过程,简洁、独到,拍摄并不难,完全是编导匠心独具的结晶。再比如凯恩的童年戏,凯恩父亲和前来接孩子的银行家撒切尔在远处,刚好处于凯恩母亲的两旁,暗示着父亲和代理父亲的位置及他们在凯恩心目中无法取代母爱这一事实。凯恩知道他将出远门,问妈妈能不能一起去。当他知道母亲不能陪他时,他的脸颊上出现一滴泪水。他用雪橇打(准确说是“推”)撒切尔,父亲说小凯恩欠揍,母亲把他抱在怀里。这时,长镜头才中止,换成母亲的特写,特写移到小凯恩脸上。我们这才明白他童年的创伤对他一生的影响,以及他为什么临终遗言是“玫瑰花蕾”(雪橇名)。多少财富,多高的成就,都无法弥补失去的母爱。接下来,有几段精彩的时空衔接。特写:雪橇跌落在雪地里,被大雪掩盖。一副崭新雪橇的特写,镜头拉出,那是打扮成小贵族似的凯恩从撒切尔那里得到的礼物。但这把雪橇显然不同于“玫瑰花蕾”。凯恩满脸不悦。撒切尔说:“圣诞快乐!”小凯恩回了句:“圣诞快乐!”接着,17年后的撒切尔说道:“新年快乐!”
叙事结构的精巧,在影片《美国往事》里也有充分体现。《美国往事》精巧的时间魔术,来源于时空交错结构的叙事方法,虽然影片中讲述的主要是主角“面条”1921年和1933年主要事件的回忆,并省去了占他人生中大半部分篇幅的青少年时期12年的监狱生活和中年时期35年的颠沛流离,由“面条”青年—老年—少年—中年—老年—青年的几个重要的记忆片段组成的。观众从影片开始就目睹了他被人追杀、几位同伴的死亡、藏在车站储藏柜里的“不知来源”的箱子,这些不明信息增加了悬疑程度,“面条”的一生则由不同的记忆片段缓缓道来,最终在他35年流离的生活后揭示了真相:曾经深爱的女人对他矛盾的感情,挚友则是幕后阴谋的“导演”。“面条”虽无奈于世界和命运的改变,但依旧选择守护曾经真挚的记忆。大部分篇幅的视角都在主角“面条”身上,虽然讲述了一个关于背叛和命运的故事,但依旧赞扬了初心和真义,视角的选择使观众虽然没有看到关于他的全部经历,但依旧能在脑中补全他的一生。这种结构也使得影片首尾相衔接形成一个封闭结构,影片开始时1933年的悲惨雨夜和恐怖的电话铃声,到35年后获得真相的他不仅仅得到了自我救赎(“面条”的“背叛”是无罪的),也得到了自我毁灭(他人生记忆和意义的崩塌),而他选择了保护自己的记忆,所以他的记忆又回到了影片尾声1933年中国戏院里那个讽刺“美国梦”的虚无、饱含留恋的微笑上。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曾经评价:莱昂内用《美国往事》成就了他影片序列的一个高峰,一个为欧洲文化的“悲悼”意味所改写的美国故事。一个好故事:“从前在美国……”一部成人寓言,关于友谊与叛卖,关于成功与失败,关于男人与女人。“美国梦”在展露了它的正反面的同时,展露出这一特定文明的残忍与无情、病态与颓败。以浪漫主义为开始、以英雄主义为高潮、以现实主义为终结,宛如一条漫长的河流沉淀关于时间和生命的全部思考。似乎很少有哪一部影片像《美国往事》那样将电影语言、戏剧特征、导演风格和社会含义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每次只要一想起“美国往事”这四个字,人们心中都会升腾起一种难以言表的奇妙感觉。对于观众而言,《美国往事》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也是大家喜爱电影的一个理由,有时候甚至成为解释这个世界的一份佐证。当人们说“整个的人生都在里面”的时候,人们会莫名羞愧,羞愧于言语的苍白和无能,我们无法用令人满意的文字去表达对于这种“人生”的强烈感受和迷恋,甚至连评述都可能转变为一种危险的不敬。于是,我们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沉浸于那些画面之中,同时想象着暮色中、大桥下那一行缓缓走来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