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从A点到B点
简单讲完了采购和供应管理,我们来看一下物流管理。
美国原物流管理学会、现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对物流管理的定义如下: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即为满足客户需求,通过计划、实施和控制,促成产品、服务和信息从发源地到消费点的有效流动及储存。
这定义有点长,拗口,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作为美国物流管理方面的权威组织,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的定义有相当的权威性,确定了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在2004年,该协会把名称从物流管理改为供应链管理,也反映了物流管理向供应链管理的延伸。
第二,物流管理的对象是产品、服务、信息的流动与储存。简而言之,就是把产品从A点搬到B点,并处理过程中的服务、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它不负责采购(那是供应管理的任务),也不负责生产(那是生产和运营管理的事)。这个界限表明了物流管理与运营管理、供应管理三分供应链管理的天下。
第三,物流管理不但管理产品、服务、信息的正向流动(从供应商到客户),也管理其反向流动(从客户到供应商,即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日趋重要,是退货、保修、返修等售后服务的重要一环,也更难管理。如果你在美国,到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去看看,节假日过后,退货的队和买货的差不多长,你就知道逆向物流面临的挑战了。[9]
按照上述定义,物流管理的对象包括运输、车队、仓储、物料处理、订单履行、物流网络设计、库存管理,以及第三方物流等。当然,有时候物流管理也会涉及采购、生产、包装和客户服务等,这在有些欧系企业比较普遍。
比如上汽大众设有“计划物流与控制部”,除了管理运输、仓储、场内物流(上线)等传统的物流任务外,还负责产销协同、生产计划、订单、生产控制、零部件的要货,甚至包括工业工程,其实这个部门在履行供应链的大部分职能。
有趣的是,查一下几十年前的定义,物流管理还包括采购,采购被视作入厂物流[10]的一部分。这与当时以垂直整合为主,采购的地位低下不无关系。中国有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与采购网,都是物流在先,采购在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采购与物流的关系。
在美国,采购管理领域的研究者,有很多毕业于物流管理系,这大概跟物流管理先于采购管理发展起来有关。例如美国经典的采购教科书的作者David Burt教授,就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我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教授Lisa Ellram呢,虽然研究方向主要是采购,但博士学位却是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物流管理专业授予的。
在美国,至少20世纪60年代就有物流管理专业的博士,物流成为一个学科就更早。在中国,大学里也是先有物流专业,之后才慢慢有采购、供应链管理专业。
在中国,物流(logistics)早些年被译作后勤学,又称军事物流学。这跟物流与军事联系由来已久不无关系。诸葛亮六出祁山,据说是一人打仗,需要五人做后勤支持,后勤是最大的挑战,输也往往输在后勤上——司马懿坚守不出,诸葛亮的粮草没了自然就退兵了。
左宗棠在西北平叛,哀叹“惟秦陇之事,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而筹转运尤难于筹粮,窘迫情形,为各省所未见”。意思是在陕甘一带作战,筹钱比招兵难,筹粮比筹钱难,而粮草的运转比筹粮更难,说的也是物流后勤之难。[11]
二战后期的诺曼底登陆,表面上是一场战役的成功,不为人所知的是后勤物流的杰作。以前说美军能够在24小时内开赴全球的任何地方;现在呢,在接到任务18小时内,美军第82空降师就可以到达世界的任何地方,拼的还是物流实力。[12]
物流运输能力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这么朴素的物流思想,连老百姓都懂得。而今,电商、新零售在中国飞速发展,也是得益于这些年来物流网络的成熟。一个国家的兴起,也伴随着交通物流的腾飞,就如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和这二十年的中国,二者都是“基建狂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一个国家的衰落,也体现在运输物流上——英国那些年久失修的公路、铁路和地铁都是鲜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