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美育的实施
对于如何实施美育,多位学者也从各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有的提出理论指导,有的提出具体实践做法,并对不同领域的美育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给出了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的建议。
1919年,《教育学讲义》主要对美育在学校如何开展做出指导,尤其给学科之间的美育实施指明了方向:
引文1
美育之方法,则以直接观察实物为主。与陶冶美感有直接关系者,为图画、手工、唱歌等科。在德育与体育诸方面,亦与美育有密切关系。学校之设备装饰,于美育之关系尤重。
该讲义认为开展美育必须让学生直接观察美术物品,包括天然美和人工美两类物品。天然美即山水、鸟兽、草木、天文地理等自然现象,人工美即雕刻绘画等象形之美、音乐歌唱等声音之美、诗文舞蹈等言语动作之美。在学校的各类学科中,与美育直接相关的学科,如图画、手工、唱歌等除了需要达到固有目的之外,还要注意陶冶学生的美感认知;与美育非直接相关的学科,如语文、数学等,讲授美文及观察物品、标本、图画等也属于直接观察美术物品的方法,亦有启发美感的机会。德育则要求仪容服装端庄整齐、行为举止进退有礼等,也可以陶冶人的审美情操;体育会使身姿端正,产生形态之美和运动之美。这些都是在现实教学中激发美感,通达美育之路的方法。
1920年4月20日,中国第一种美育学术杂志《美育》出版。该杂志要公开发动一场“艺术教育的运动”,第三期刊发了一篇周玲荪的文章《新文化运动和美育》。该文章在参考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6个推行美育运动的办法:
引文2
宜增设公立美术学校;宜设法奖励本土美术家;全国高等专业学校内,宜增设美术科,或于课外组织美术研究会;对于社会上的私立美术学校宜由公家酌量帮助;各地的美术家,宜结合团体,做强有力的美术运动;有志研究美育的学生,也当尽提倡美育的责任。
周玲荪的论述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从国家来说,当时全国只有北京一所公立美术学校,且经费紧张、成绩平平,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升方可取得美术上的发展;同时在其他高等学府大力开展美术课程和美术活动,并效仿英、法、日等国对于美术学科的重视,使政府每年开办全国美术展览,防止美术人才的流失。从社会来说,如私立美术学校经费紧张、规模狭小,地方上的经济实力雄厚者和教育家领袖应尽力辅助;各地的美术家可以通过发行报刊、组织演讲、设立研究会来使民众明白美育与人生的关系,还可以通过举办展览会、音乐会、舞会和创办戏曲社来引发民众对于美育的兴趣。
1922年,吕凤子在《教育杂志》中对如何实施学校美育进行了细致讨论。
引文3
教授上美育的训练、管理上美育的训练、齐务上美育的训练、课外组织上美育的训练、设备上美育的训练。
在教学上发挥美育的作用,如加入实物、图表来教授科学,或以颜色、声音等来说明动植物,使课堂不再枯燥无味,学生也不会兴趣缺乏;在管理上采用美育的方法,管理者不应以严词厉色和权势威严来折服学生,而应因势利导,以“好不好”代替“该不该”“是不是”,从感情上与学生产生共鸣;在齐务上彰显美育的个性,并非所有宿舍都要整齐划一才具美感,白褥单虽可博得清洁无尘的评语,却不利于学生美感的培养;在课外组织上充实美育的训练,由于课内时间短且受规则所限,无法开展充分的美育训练,课外组织则能更自由地发展学生本能,因此越多越好,越丰富越好;在设备上考虑美育的效果,参考欧美国家对于学校建筑和设备的要求,考虑光线、色彩、搭配等要素,应用心理学和美学,使学生置身于更具美感的环境之中。
1922年,周和贵在《学光》杂志发表《美育的研究》,针对儿童的校内美育提出关于环境的建议,提倡教室、校舍等的布置都要尽和于美,运用美术的色彩,使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联系至社会层面,表明学校乃社会的一部分,因此社会美育也必须同时普及,方能取得成效。
引文4
美育之实施,在学校内应使儿童得着美的欣赏和创作的能力。对于社会上,亦应竭力提倡多著述关于通俗的美育的书籍报章,并开美术展览会等使社会有与美术接触的机会,以引起其赏美的观念而陶冶其美的生活。
1922年,许士骐在《家庭(上海1922)》杂志中对家庭美育提出论述,提醒民众在关注学校、社会美育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家庭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父母不可将美育一事完全交付给学校和社会,自身也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引文5
我的家庭美育观:1.家庭设备宜改良;2.宜摒除不良嗜好。
许士骐提出两点建议。其一是改良家庭设备,即改善家庭环境和布置。旧式家庭中贫苦者家庭环境多简陋且不加注意,富室宦家则四壁张满书画以彰显其富丽堂皇,这对于美育而言都是不可取的。家庭环境应从儿童观感出发,张贴一些制作精美、寓意通俗的教育画来培养儿童的审美观。其二是远离不良嗜好。须知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占据极大比例,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于儿童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所谓上行下效,如若父母整日无所事事、喜好抽烟赌博,那么儿童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形成劣根性。因此,父母须培养高雅爱好,如可以借音乐陶冶性情、娱悦身心的做法,培养高雅爱好,使儿童每日生活于趣味之中。许士骐认为如若以家庭为中心开展美育,美化的家庭占据多数便能成就美化的社会,因此家庭美育十分重要。
1926年,王炽昌在《教育学》一书中重点讨论了实施美育时教育者的责任和方法。
引文6
所谓美育呢,最简单概括地说,就是以艺术(此就广义而言,凡美的自然人事也包含在内)为教育,而期效果于艺术根本态度的贯彻人生。
他认为,在学科方面,虽然开设图画、音乐、美学、美术史等科目有利于美育的推行,但其实美育不应受限于学科,有些学科也不适合在小学阶段开设,因此教师不可依赖于学科的增加,而是要根据儿童的表现和心理,在原有的学科中灵活运用美育的教授方法;不论是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教师的性情、声音、姿态、行动都要注重美感,这些表现与正式教授美育内容所能达到的效果并无两样;在团体之中,如图画会、音乐会、文艺会、戏剧部、美术展览会等各种与美术相关的组织活动,教师应知道其对于美育的作用比课堂教育要大得多,要适当给予物质支持,并与学生共同举办、共同娱乐;在学校中,教育者要营造适合儿童天性的环境,以活泼愉快的风格被儿童所喜爱。
1929年,徐公美在《上海特别市教育局月刊》中对民众美育的实施步骤加以梳理:
引文7
民众美育的实施:我以为实施的步骤,应该是1.调查,2.研究,3.编辑,4.训练,5.实施。
调查,即调查民众娱乐状况。以上海为例,娱乐类型有说书、弹词、申曲、苏滩、魔术、戏法、京戏、新剧、跳舞、电影、大鼓、口技等,根据调查所得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研究,对适用于美育的娱乐类型加以提倡,需要改良的则提出建议。研究,即研究民众美育实施方法。当时我国历经数十年新教育,而社会教育仍然不被关注且毫无系统,民众美育又是社会教育中最为落后的项目。想要进行研究,必须设立专门机构,招罗专门人才,做技术和理论研究,最终得出实施的方法。编辑,即编辑民众美育丛书。针对民众娱乐的类型,如京剧,可收集其剧本,进行整理编撰,使娱乐含有美的成分,顺应时代思潮,合乎民众美育需求。训练,即训练专门人才,由政府设立民众美育学校,培养实施民众美育的专门人才。只有有了这些人才,方能将纸面上的理论应用于实际之中。实施,即实施民众美育运动。可以举行大规模的运动推行民众美育,从而引起民众对于美育的注意和了解,并实现社会美育的发展;还可以由政府开设大规模的民众美育院,增加各种符合美育的娱乐项目,对所有民众开放。这5个步骤并不容易实施。或客观因素,或主观思想,都是推行美育道路上的阻碍,且不仅是过去,当代仍存在不进行调查和研究,直接开始编辑、训练和实施的做法,急于求成。这也是美育流于形式、偏离正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以1946年李开明在《社会评论(长沙)》中对儿童美育的建议作为本节结尾,希望各位美育教育者能够做到铭于心、践于行。
引文8
教授美术就希望孩子个个成画家,成艺术家,艺术的造就就没有这样容易的事,并且对孩子的兴趣,也不要过分强调。我们只有慢慢地引导启示,提起他们爱美的动机,去叩开他们的心灵。
本节思考
1 学校美育活动应如何展开?
2 家庭开展美育活动有哪些困难?应如何应对?
3 社会美育的对象是哪些人群?社会美育与学校美育、家庭美育有何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