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我们需要从母亲那里得到什么》:母亲的养育
母亲是我们的生命之树,为我们提供庇护,带来滋养。如果我们从母亲那里得到了足够好的养育,我们便能够拥有健康的自信、主动性、修复能力、信任感、合理的力量感、自尊心,以及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上“升级打怪”所必备的许多其他特质。
母亲是生命之树
《人类大家庭》(The Family of Man)是一个图片摄影展,它在全球巡回展出摄影图片,并将其以作品集的形式记录保存下来。我永远记得其中有这样一幅图片:一位瘦高的黑人妇女和两个年幼的孩子站在一起,他们面庞黝黑,身边阴影密布。书的首页上引用了《圣经·旧约》在《箴言篇》(Proverbs)中的一句话:她是他们的生命之树。
生命之树。一棵提供庇护、筑造家园、护你周全的树。一棵你可以爬上去觅食的树。一棵外表壮硕,身形是你数倍的树。那是一棵属于你的树。
世界神秘传统文化认为,生命围绕着生命之树这根纵轴旋转。与之相似,母亲也是家庭及孩子情感生活的轴心。在公元前的漫长历史中,生命之树常被比喻成母亲,而人们也常将伟大母亲或女神的形象描绘成一棵树。
由此可见,树天然具有母性的象征意义。它与自身的花果,还有居于其中、环绕四周的鸟兽,共同扮演着庇护所和补给站的角色。它朝四面八方生长的趋势,尤其是向外扩张时延展出的弧形,使它看起来好似一股丰饶的源泉。在生命之树的原型中,有一部分呈现的就是这种慷慨和给予的感觉。
谢尔·希尔弗斯坦(Sheldon Alan Silverstein)的童书《爱心树》(The Giving Tree)就有这一原型的具体体现。该书最初出版于1964年,被奉为彰显爱与奉献的经典寓言。书中讲述了一个男孩与一棵树的故事,这棵树非常爱这个男孩,并将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个男孩。她允许他在树干上荡秋千,替他遮阳,喂他苹果,用树枝给他盖房子。她甚至砍下自己的枝干为男孩造船。在故事的结尾,起初的男孩已垂垂老矣,而树也以其余下的最后一段树桩,给了他一个休憩之处。
正如许多人明确指出的那样,男孩和树之间的关系就很像是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树总把男孩的需求放在首位。她不断地给予、给予、再给予。这是母性角色的一部分,有时,这会和女性发展自身的需求形成冲突,也就是说,除了母职和与他人的关系之外,女性还有发展独立自我的需要。许多女性都曾慨叹在结婚生子的路上迷失了自我。然而,倘若一个女人还没打定主意去优先照顾他人的需求(至少是在生命中的某段时期),那她就不算为承担母职做好了准备。
女性无法完全承担起养育的重任,的确存在许多合理原因,但不幸的是,女性在这方面往往并没有选择权(或者感觉不到自己有选择权)。她们可能会因为意外怀孕或迫于社会期待而被动成为母亲。通常这类女性自己都还没有完全长大成人,也没有准备好面对眼前的变化。
要在自身难保的时候去奉献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做母亲就是需要不断付出的。好妈妈会在孩子感到寒冷时用体温给他取暖,会在孩子需要营养时为其提供母乳,会不惜给出自己骨骼中的钙质,来哺育腹中的胎儿或是仍在吃奶的婴孩。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奉献。难怪大家都说:母亲啊,你的名字是牺牲!
生命源于母亲
“生命源于母亲”这一说法涵盖两个重要的层面:首先,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生物学事实——我们在母体中成形,并经由母体来到人间;其次,在心理层面上,母亲是我们人格、心理及(心理)结构的一部分。这就好像她真的居于我们内心的某一个层面之上。在接下来的几章中,你会对此有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何以整合自身,如何看待自己、我们的自尊心,以及我们对人际关系的无意识信念——这些都带有母亲的深刻烙印。她并非唯一的影响因素,但她本人及她与我们的互动会为这些提供基本的建构素材。
我们会如何判断这些素材——是认为它们能够滋养我们还是毒害我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母亲的互动质量。重要的不是母亲做了什么,而是她与我们相处时是否能量充沛并饱含爱意。她在喂奶的时候有没有生气或是走神?当妈妈怀抱着爱意“在场”时,你会感觉乳汁中也携带着她的心意;而当她实际上已经神游四方时,泌乳过程就会很容易中断。宝宝在吃奶时可能会感觉到别扭,因为他体验不到被慷慨给予的感觉,又或者他在吃奶的过程中捕捉到了令他抗拒的东西。
正如一首童谣所言:互动愉悦,感受就愉悦;互动糟糕,感受就糟糕。当然,相比于实际生活中的常规状况,这种说法有点非黑即白,但是,幼儿对世界的体验就是非常强烈的。你可能会在与母亲的互动中感觉到她是你内在的一个层面,在这里,她对你的爱意与支持是永存的;你也可能会体验到一种死气沉沉或是毒性大发的感觉。这种有毒的感觉可能是在你与母亲的互动中产生的,也可能源于母亲本身。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好妈妈”
虽然我在整本书中使用的都是“母亲”(mother)一词,但这并不表示我会将养育的责任框定在某个生下了孩子的女性身上——尽管这种关系,就算在分娩后没有进一步发展(由于母亲离世或将婴儿送走),也会在人的一生中留下重要印记。当我在本书中问到“你的母亲”时,我所指的是在你成长过程中承担了母职的那个人,而“好妈妈”(good mother)一词指的可以是任何一个在你生活中扮演了照料者、养育者和保护神的角色,是履行了我要在下一章所讲述的那些职能的成年人。
这些人可以是你的养母、祖母或者继母,如果你有个靠谱的父亲,也可以把他算进来。处于家庭圈子外部的其他人也可以帮忙满足孩子的某些需求(甚至在孩子成年后也是如此):老师、姑姑、姨母、朋友的母亲、治疗师或是伴侣。等我们真的长成大人、足够成熟之后,我们甚至可以自给自足,自我疗愈,我们会理解自己:那个缺乏养育的内在小孩依然留存在这个成年人的心中,他仍在渴求那些从儿时起就盼望得到的东西。
虽然并非所有女性都能胜任母职,但大自然已经在进化过程中尽其所能地为生身母亲们创造优势了。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母亲这个群体具备一种本能,这种本能会驱使她们做出婴儿喜欢的举动。瑞典的研究发现:即便在母亲外出工作,父亲才是主要照料者的时候,婴儿对与母亲共处的偏好也更为强烈。[1]
大自然对生身母亲的支持还体现在激素的分泌上(特别是催产素),看起来,母体所分泌出的激素会促使母亲产生某种情绪,来帮助她们建立亲子连接,并直接实施某些与之相关的具体行为。在母乳喂养中,母婴之间会保持一个完美的距离,此时,婴儿刚好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母亲的眼睛上。当然,婴儿早在还是发育中的胚胎时,就已经在子宫中与母亲建立起了关联,在那时,他们就已经能对母亲的心跳、声音、隔着腹壁的抚触,甚至是母亲本身释放出的能量场做出反应。
遗憾的是,这些生物学上的优势并不足以帮助一部分女性克服她们在养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准备不足。从这个角度来说,“除生母之外的人也能承担母职”其实是一件好事。
足够好的妈妈
母亲无须完美,也不可能完美。假使真有这种完美,它也只存在于孩子的眼中——只要母亲能很好地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孩子就会全身心地爱她们。这一点很有用,因为当你全心全意地依赖一个人时,你就会愿意相信这个人能做到这件事。忽略小的疏漏和没能完美同调的时刻,转而强调积极的一面,这既是好的心理策略,也是好的进化策略,因为孩子的良好体验也更能稳固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连接。
“足够好的妈妈”(good-enough mother)这一术语是由著名儿科医生兼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W.Winnicott)所开创的,他以此来形容这样一种母亲:能为孩子提供足够适切的条件,促其拥有良好的人生开端。温尼科特认为,要成为“足够好的妈妈”,首要任务就是适应婴儿。他描述的这种母亲会在一开始几乎百分百地适应婴儿的需求,然后随着婴儿受挫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减少这种适应。要是母亲自始至终都完美、即刻地响应婴儿的所有需求,就会剥夺孩子们学习新行为、发展新技能,提高延迟满足和耐挫能力的需要。
近期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即母亲无须做到百分百的同调与支持,只要能在30%的时间里与孩子保持调谐(意思就是母子双方和谐相处,母亲与孩子保持同调)即可。[2]这个要求应该不过分吧?
按照心理治疗师及作家戴安娜·福莎(Diana Fosha)的说法:“与天生的同调能力同等重要(如果不是更重要的话)的是能修复不同调从而重建最优连接的能力。”[3]足够好的妈妈需要修复每一段关系中不可避免的断裂。她不用总是表现得恰到好处,但她必须知道如何在出现问题时做出弥补。
研究表明,在这方面,孩子会成为母亲的好帮手。婴儿自打呱呱坠地起就自带一种与母亲保持紧密连接的冲动与能力。他们甚至还能充分利用母亲的修复能力。[4]对孩子而言,修复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中断可以增强自己的力量。相反,如果孩子得不到母亲的关注,或是在关系断裂后无法重建与母亲的连接,那他就会从人际关系中体验到极度的无助,或是因自身需求未被满足而感到气馁。
假如母亲不能对孩子的需求做出足够的同调回应,孩子最终就会转而适应母亲的交往模式,而不是反过来,坚持自己的需求。然而,一旦失去了与其核心体验的关联,孩子就会发展出温尼科特所说的“虚假自体”(false self)。
“好妈妈”传达出的信息
母亲对我们基本需求的回应会告诉我们自己对她有多重要。她在满足我们需求时是表现得慷慨大方(甚至欢天喜地),还是带着一种负担重重、好像在说“你可真烦”的态度?在给我们换尿布和穿衣服的时候,她的抚摸是轻柔慈爱的,还是草草了事并且略显粗鲁的?也有可能她只是凭着肌肉记忆在机械作业。她的眼神如何?她脸上的表情怎样?她的行为和选择传达了什么信息?这些都是母婴沟通的一部分,都会塑造我们与母亲的关系。它们综合到一起,共同构成了我们所接收到的信息的底色。
我们先来看看“好妈妈会传达出的信息”[5],然后再想一想缺乏母爱的人接收到的是哪些相反的内容。
以下是“好妈妈”会传达出的十条基本信息:
● 我很高兴你在这里。
● 我看见你了。
● 你对我来说是特别的。
● 我尊重你。
● 我爱你。
● 你的需求对我很重要。你可以向我寻求帮助。
● 我就在这里。我会抽时间陪你。
● 我会确保你的安全。
● 你可以在我这里休息。
● 我以你为乐。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我很高兴你在这里。
“我很高兴你在这里”是孩子们听到的第一条重要信息。孩子从一些行为中感受到“我有价值,我被需要”,进而接收到这条信息。
许多人认为,这种被需要的基本感觉始于子宫内。当然,孩子会在自己的一生中多次产生被需要或不被需要的感受。我认为这不是一种全有或全无的体验,而是一个程度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只要更多时候孩子体验到的是被重视的感觉,就能抵消那种遭到孤立、不被需要的感觉。
“我很高兴你在这里”这一信息会让我们为自己存在而感到喜悦。它会帮助我们感到待在世上、待在自己的躯体中是舒适的。
我看见你了。
母亲主要通过精确的镜映(mirroring)和同调的回应(参见“作为镜子的母亲”,第34页)来传达这一信息。例如,她知道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她了解我们的兴趣所在,也知道我们对事物的感受。被看见就是被懂得。
你对我来说是特别的。
“你对我来说是特别的”的信息(通常是用非言语形式表达的)会告诉我们,我们是受到珍视的。与其他信息一样,这句话需要与“被看见”的感受结合起来,我们才不会将“特别”与一些肤浅的、外在的品质或是形象关联在一起。
我尊重你。
当母亲支持孩子的独特性,不在非必要的情况下试图控制孩子,接纳孩子的喜好与决定,并表达她重视孩子所呈现出的价值时,她就会传达出“我尊重你”的信息。感受到真正的尊重与爱的孩子,就会允许自己发现和表达独特的自我,而不是成为双亲的翻版或是机械地遵从父母为之规划的蓝图。
我爱你。
“我爱你”往往是通过简单的言语信息传达出来的,但接收者必须要从中体验到诚恳与真心,这句话才会产生意义。很多孩子每天都能从大人那里听到好几次这样的话,也有些人终其一生没被说过“我爱你”。重点在于,不要让孩子从这些话中体验到他人的控制欲,也不要让他们感觉成人说这些话是为了要求孩子做些什么。
爱意在通过非言语手段传递出的时候效果最好,这包括触摸、语调、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专注度。如果环境本身能够传达出一种被安全抱持并受到涵容的感受(比如通过边界和规则来传达),人也会从中体验到爱意。
你的需求对我很重要。你可以向我寻求帮助。
“你的需求对我很重要”表达的是一种优先级。此时的妈妈传达出的不仅是“我得照顾你,因为我不得不这么做”或者“等我能做到再说”,而是“因为这真的很重要”。我们会从中感受到母亲的关注出自爱意与真心的关怀。“你可以向我寻求帮助”会提供一种许可,它会告诉你:不必隐藏自己的需求,也不必强求独自消化。
我就在这里。我会抽时间陪你。
“我就在这里”表达的是:你可以依靠我,我不会离开你。通常这句话关系到某些特定的需求,但除此之外,它也有这层意思——我会成为你生命中始终如一的存在。
与此相关的信息是“我会抽时间陪你”。它表达的是我对你永远有空、你永远排在第一位以及我始终重视你的需求。很遗憾,有太多的孩子都会感觉父母没时间陪伴自己。
我会确保你的安全。
“我会确保你的安全”也可以表述为“我会保护你。我会让你免遭(不必要的)伤害或是打击”。
安全感是孩子能够放松和探索世界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安全感,我们可能永远都无法感觉自己已经为进入这个世界做好了准备。倘若没有监护人的照看,我们唯一的自保措施就只能是停止成长,并在人格中建立起防御机制。
你可以在我这里休息。
“你可以在我这里休息”有几层意思。首先,它象征一个受保护的空间,如果必须保持警惕,你就无法获得真正的休息。它还代表一种易得性(需要母亲在场,孩子才能在此栖息)与接纳。这就像是在说:“有了我,你就有了家。”人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允许我们做自己的地方,在那里,我们可以卸下伪装,并在另一个人的陪伴下体验到平静与安慰。
我以你为乐。
“我以你为乐”是在肯定孩子的珍贵。它向孩子传达出的信息是——“你真是个开心果”“在你身边,我很快乐”。当母亲看到我们眼睛发亮,当她一见我们就笑时——我们就会感受到这一点。
当“好妈妈”缺席时会发生什么
当“好妈妈”缺席时,孩子心中就会留下特定的“漏洞”或是产生匮乏的感受。根据前述列表,他们所接收到的信息可能是这样的:
我很高兴你在这里。
在感觉自己不受欢迎或是不被需要时,我们可能会得出结论:也许我不在这里会更好。这也会导致人们对被遗弃有着极大的恐惧感。有一位女士从小就没体验过被需要的感觉,每次和母亲去餐厅或是自助洗衣店,她都很害怕母亲会离开她,并且会再也不回来。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感觉不被需要,就等于丧失了坚实的根基。
我看见你了。
如果妈妈看不见我们或者不了解我们,那她就无法有的放矢地回应我们。比如,她或许会试图引导,但却会从一开始就找错地方。
倘若我们始终无法被看见,就会感觉自己像个“隐形人”,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存在。这种不真实的感觉可能是微妙且普遍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无处不在且让人迷失方向的。
你对我来说是特别的。
倘若体会不到自己在父母心中的独特性,我们就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值得珍惜的人。我们甚至会想,要是我变成别的什么人,妈妈可能会更喜欢。
我尊重你。
如果我们感觉不到自己有能力、有边界,感觉不到自己的喜好受到尊重,那我们就无法学会尊重自己。我们可能会因此而产生不配感和羞耻感,或是不能实现自己真实的潜能。这也会让我们变得过度讨好他人,而不能坚持自我,为自己说话。
我爱你。
倘若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意,我们可能就会得出结论:真实的自己并不值得被爱。结果就是,我们会扭曲对自己的认知,认为:如果我顺从别人的要求,也许他们就会爱我。
你的需求对我很重要。
如果我们感到母亲并不想要满足我们的需求,就会认为:我的需求是可耻的,我的需求对别人是一种负担。我不该有需求。
我就在这里。
如果感觉不到母亲的在场,我们就会体验到孤独。这会让我们觉得:我只能依靠自己。
我会确保你的安全。
如果没有那种被保护的感觉,我们就会被生活压垮,并就此得出结论:世界是危险的。
你可以在我这里休息。
如果在母亲身边还不能安全地做自己,我们就会错失情感连接的一个重要层面。要是和母亲在一起时还需要保持警惕或是伪装防御,我们就永远无法在她那里体验到舒服自在的感觉。
我以你为乐。
要是我们感觉不到母亲对我们的喜爱,就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是个累赘,没人想要我。我要是消失就好了。我活着也只是白占空间。我们会就此变得畏首畏尾,并学会收起锋芒,掩藏自己的闪光点。
你接收到的是何种信息?
● 逐一阅读这十条“好妈妈信息”,记下你对每条信息的情绪反应。这些信息是否似曾相识(请记住,这些信息更多是通过行为而非言语来传达的)?它们与你曾以为自己接收到的那些信息是否一致?你有哪些身体反应?
● 你可以逐条对照两份清单中的信息,并看看哪种描述更贴合你的实际情况,同时,尽量多关注你的想法、情绪以及身体感觉。
与本书中的任何练习一样,这种觉察可能会让你产生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节奏。如果感到力不从心,可以先放一放,等准备好了再回来,或者在有能帮你的人在场的时候再来做这个练习。
母爱缺席意味着什么
按照“好妈妈”会传达出的信息,结合第二章要讲到的功能、第三章要提及的安全依恋,或是第四章对有滋养功能的抚触、爱和其他建构模块的描述来看,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些内容中所称的“足够好的养育”,那便可以认定,你是“缺乏母爱”的。诚然,你所接收到的养育足以令你存活下来,却不足以为你打下一片江山,使你能够拥有健康的自信、主动性、修复能力、信任感、合理的力量感、自尊心,也不足以为你提供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上“升级打怪”所必备的许多其他特质。
越是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养育过程中有哪些缺失,你就越能积极主动地弥补这些缺陷。让我们来进一步看看自己到底错过了什么。
注释
[1]David J.Wallin,Attachment in Psychotherapy(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7),n.1,p.24.
[2]Diana Fosha,The Transforming Power of Affect:A Model for Accelerated Change(New York:Basic Books/Perseus p,2000),p.64.
[3]出处同前,p.65。
[4]出处同前。
[5]清单中大部分内容均为本书作者原创,但也有部分内容出自以下著作:Jack Lee Rosenburg with Marjorie L.Rand and Diane Asay's book Body,Self&Soul:Sustaining Integration(Atlanta:Humanics,1985),pp.207-14。此外,对本书关于发展阶段研究结果的确认也可见于:Pamela Levin,Cycles of Power:A User's Guide to the Seven Seasons of Life(Deerfield Beach,FL:Health Communications Inc.,1988,后由Nourishing Company自行出版)。其首次认可这一观点是在这本著作中:Pamela Levin,Becoming the Way We Are:An Introduction to Personal Development in Recovery and in Life(Berkeley,CA:self-published,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