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章 从军校挑人
带上公口里会开车的兄弟。
开着刘三爷那辆雪佛兰小汽车,连夜赶路回蓉城。
一路上几乎不眠不休昼夜兼程,到达蓉城仍然是两天后。
先去了一趟礼贤公堂口,刘三爷不在,门房说去省府开会去了。
门房兄弟还告诉他,杨小天来电,他在隆昌已经将土匪刘德忠除掉。
在从永川开过来的川军配合下,打算将藏在土匪中的鬼子神枪手奸细揪出来,以绝后患。
李川并不担心,有范不器荣门那些兄弟协助,杨小天估计能将土匪们的祖宗十八代都查出来。
还怕查不出加入土匪不久的鬼子奸细?
司机开着汽车送李川到百花东路,在酒坊门口停车。
邓婉清看到下车的李川立即两眼放光,一直盯着李川看。
李川凭直觉认为,这丫头有问题。
在后院洗了个澡出来,抬手将小丫头的头发揉乱:“有事儿?”
“男女授受不亲,登徒子...”邓婉清翻白眼,却没有躲闪,才几天没见,都坐上小汽车了。
“说事儿。”李川没心情逗这小丫头。
“我想把店盘回来,你开个价!”邓婉清鼓起勇气。
李川嗤笑一声:“你有那么多钱?”
“暂时不够,过几天慢慢还你。”小丫头眼骨碌转了转。
李川似乎想到了什么,一把抢过小丫头面前的帐本。
小丫头大惊失色,赶紧跳过来抢。
李川直接按住小丫头胳膊,单手拿着帐本看,两眼放光:“我才走不到几天时间,卖出去了一千五百多斤?”
酒坊转给自己的时候货算的四角,陈年高度酒,往外卖七八角,短短几天时间就搛了四五百块大洋
不对劲,卖出去一千多斤,还有自己的本金。
这小丫头手上差不多有一千大洋?
照这样的生意,要是再晚两天回来,她能把转让铺子的钱卖出来!
看到李川看过帐本脸色变了样,小丫头一脸懊恼。
李川瞪着小丫头:“你拿我的酒卖了钱,然后再来换我的铺子?”
“酒坊的酒原本值两千多大洋,姑奶奶盘给你亏大发了...”小姑娘一脸委曲。
“所以,我帮忙救你哥出来,你还坑我?你的良心呢?”
“我哪里坑你了?酒坊盘给你,你又不管,反正,这钱是我搛的。”
“呵呵,你这算盘打得可够响啊。”
邓婉清眼骨碌转了转:“要不这样,店里卖出去的酒,搛的利润咱们五五分帐。”
“三七分,我七你三!!”李川根本不上当。
“你想得可真美!”倔强的小丫头推开李川抓自己胳膊的手:“你啥事不管,全是我一个人操心...”
“呵呵,要是没有礼贤公袍哥罩着,你觉得这样的生意能做几天?”
小丫头顿时语塞。
...
天快黑的时候。
店里来了两个堂口的兄弟,其中一个叫周志柱的李川认识,一直跟在刘三爷身边的护卫。
周志柱神色恭敬:“六爷好,三爷听说你回来了,请你过去小聚。”
李川心想正好,自己也有事想找刘三爷帮忙。
说是小聚,实际上却是在刘三爷的家里。
宽窄巷子四进的院子气派非凡。
刘三爷站在二进堂屋门口迎接。
“三爷,哪能劳你亲自出来呢。”
“都是自家兄弟,以后叫我三哥,吃个家常便饭,顺便跟你几个嫂子、侄女们认识一下。”刘三爷一脸笑意。
李川走进堂屋,在沙发上坐下,佣人过来倒茶。
打量了一下屋里布局,就几副字画,显得有些寒酸,与刘三爷的身份完全不相符。
刘三爷不是那种婆婆妈妈的人,直接掏出一张存单:“这次的事涉及日本人,牵连太大,没法给你在公口宣扬,这一万大洋,略表心意。”
李川推辞“自家兄弟,这钱可不能收。”
“哥哥给你,你就拿着,要不是你,根本不知道有鬼子在背后捣乱,揪出公口中的奸细...”刘三爷心情有些低沉:“更不可能给六弟报仇。”
“六哥的遗体找到没有?”李川提了一嘴。
“找到了,过几天送回来再厚葬...”
“我们弄死了二十几个鬼子,这事可能会麻烦...”
“上海那边都打起来了,还怕他们个球...”刘三爷撇嘴:“占我北三省,又扶持扇动汉奸意图在华北搞自治,这小鬼子就该死...”
“领头的那个田中武夫,是鬼子外务省的人。”
“田中武夫?呵呵,冤家路窄啊,去年,老蒋受不了鬼子压力同意鬼子在蓉城开领事馆,你知道这事闹得有多大吧?”
“嗯,田中武夫一行四个人入住大川饭店,学生娃们有血性,冲进去打死两个...另外两个跑得快,捡回一条命。”
“大舵爷为此赔了三万块大洋...每次喝酒都会笑,说这笔钱是他这辈子赔得最高兴的...因为保护不力,撤换了警备队长跟蓉城警局局长...”刘三爷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压低声音嘀咕:“公里的兄弟也没少煸风点火...”
李川顺着话题提出要求:“小鬼子亡我之心不死,我想招募一批人手,将仍然潜伏在蓉城的鬼子奸细揪出来...”
刘三爷爽快得批爆:“你要是信得过的话,堂口的兄弟你随便挑!”
李川摇头:“都是细活儿,堂口的兄弟干不了!得暗中挑。”
刘三爷愣了一下,老江湖立即会意:“我想想办法...你是想进警备队,还是警局?”
“黄埔蓉城分校!”
“这个,有点难,我托人打听一下...”刘三爷愣了一下:“现在不是蓉城分校招收的时间,分校也没有插班生的说法,而且还得给你弄一个身份...”
学校特务处是老蒋亲信,老六这个红党分子想混进去,难度巨大。
李川去军校挑人,刘三爷并不觉得是异想天开,军校学员差不多有三成是大袍哥手下的兵。
闯过上海滩的李川刚到蓉城没有来拜自己码头,肯定是要干一番大事...
大舵爷跟重庆六爷的关系看似闹翻,却一直没有将六爷的名头革去,更有一种可能,做给外人看的而已。
刘府后院。
刘清微扯着一个年龄大不了她几岁的女子胳膊:“姐,听说大伯在堂屋招呼渝城来的六爷,咱们去看看?”
“公口的事,你少掺和...”刘清涵一把将扯自己胳膊的堂妹刘清微撇开。
“就拜见一下长辈,哪有什么掺和不掺和的...”
刘清涵能理解刘清微的想法,这丫头是红党分子,最近接了给西北送物资的任务。
估计想跟公口重庆堂口的六爷搭上线。
一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高低,能决定在复杂社会环境中所能得到的不同待遇。
以刘家在蓉城这种地位,就算家里有人是红党分子,侦辑队特务知道后也不敢吭一声。
比如,黄埔军校蓉城第一期两千多学员中,有四百多是红党分子,南京的那位也得忍住装看不见。
刘清微留洋耳濡目染学到的东西,是刘清涵一辈子都接触不到的。
人的见识越多,机会越多,成就也越大,自然而然所肩负的责任也越大。
而大多数人,因为故土难离见识不足,一辈子能遇到的命运转折机也就那么一两次,还会白白浪费掉。
旁边的屋里麻将哗哗响。
“老爷刚才让人过来说,今天晚上有贵客,让姐妹们打扮一下,等会陪着一起吃饭。”
“谁那么大面子啊,还要我们作陪?”
“听柱子说,是重庆的六爷。”
“扛...”二十七八岁的少妇摸了个二筒,娇喝一声:“扛上花...清大队...给钱...”
“四妹你手气可真好...”
“不服气?”
“再打最后一圈,打完了再说...”
“打就打,谁怕谁?”